专题专项限时练(四)文言文翻译1.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
或营利以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托姻属,宴馈征逐,通室无禁,以致动相掣肘,威无所施。
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欢,民则日怨。
由是而坐败辱者,盖骈首骊,踵也。
呜呼!使为妻妾而为之,则妻妾不能我救也;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使为朋友而为之,则朋友不能我救也。
妻妾、子孙、朋友皆不能我救也,曷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愈也哉!(1)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5 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
(5 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句:关键实词有“居”“清白”“喜奢好侈”;关键虚词有“所以”“率”“由”“然”;文言句式有“⋯⋯者,⋯⋯也”(判断句)。
第( 2)句:关键实词有“为”(第2 个)“救” ;关键虚词有“为”(第1 个)“而”“之”“则”,文言句式有“不能我救”(宾语前置句)。
【答案】(1)(有的人)担任官职之所以不能保持清廉,大都是由于(他的)家人喜好奢侈造成的。
(2)如果为了子孙来做这些事,那么子孙是救不了我的。
【参考译文】(有的人)担任官职之所以不能保持清廉,大都是由于(他的)家人喜好奢侈造成的。
朝廷(的俸禄)既然不能满足家人的欲望,(他们)必然要向他人索取。
有的谋取利益侵扰百姓,有的趁着打官司收受贿赂,有的名义上借贷,有的请托亲戚,宴请、馈赠、索取、竞争,整个家族没人禁止,以至于在做事时动辄互相从旁牵制,威严没法施行。
自己虽然一天比一天过得好,百姓却一天比一天劳苦;自己虽然一天比一天快乐,百姓却一天比一天抱怨。
因为这而犯罪进监狱受羞辱的,多得比肩接踵。
唉!如果为了妻妾来做这些事,那么妻妾是救不了我的;如果为了子孙来做这些事,那么子孙是救不了我的;如果为了朋友来做这些事,那么朋友是救不了我的。
妻妾、子孙、朋友都不能救我,哪比上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廉洁勤政,并自己做自己喜欢的更好呢!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鲁般者,肃州燉煌人,莫详年代,巧侔造化。
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
无何,其妻有妊,父母诘之,妻具说其故。
父后伺得鸢,击楔十余下,乘之遂至吴会。
吴人以为妖,遂杀之。
般又为木鸢乘之,遂获父尸。
怨吴人杀其父,于肃州城南作一木仙人,举手指东南,吴地大旱三年。
卜曰:“般所为也。
”赍物具千数谢之。
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
国初,土人尚祈祷其木仙。
(1)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翻译时,地名(凉州)、事物名(木鸢)不用翻译,“浮图”可译为现代名称。
“击楔三下”虽为定语后置,但不作语序调整仍文意通顺。
“以”为连词,表修饰关系,可不译。
(2)人名、事物名、地名可保留不译。
句中省略的内容应补译出来。
“大雨”,名词作动词,下大雨。
【答案】(1)他在凉州建造佛塔时,造了一只木鸢,敲击机关三下,木鸢就可以飞,他就乘着木鸢飞回家。
(2)鲁般为他们砍断(木仙人)一只手,那天吴中就下了大雨。
【参考译文】鲁般,肃州燉煌人,生卒年月不详,他心思精巧,善于创造。
他在凉州建造佛塔时,造了一只木鸢,敲击机关三下,木鸢就可以飞,他就乘着木鸢飞回家。
不久,他的妻子怀孕,父母再三追问,他的妻子才说出了这一切。
后来,他的父亲伺机得到木鸢,敲击机关十多下,乘上它,一直飞到了吴会。
吴人以为鲁般的父亲是妖怪,就杀了他。
鲁般又造了一只木鸢,乘上它飞到吴会,找到了父亲的尸体。
鲁般怨恨吴人杀了他的父亲,回来后在肃州城南造了一个木仙人,让他的手指向东南吴地方向,吴地大旱三年。
占卜术士说:“吴地大旱,是鲁般干的。
” 吴人带着许许多多的物品来向鲁般谢罪。
鲁般为他们砍断(木仙人)一只手,那天吴中就下了大雨。
大唐初年,当地人还祈祷过这个木仙人。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宦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吾以之名吾亭。
(苏轼《喜雨亭记》)(1)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吾以之名吾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重点是把“是”“ 岁”“雨”“阳”“占”“有”等词解释为“ 这”“ 年”“ 下雨”“ 南面”“ 占卜”“ 丰” 。
(2) 重点是把“以”“适”“名”解释为“因而”“刚好”“命名”。
【答案】(1)这年的春天,在岐山的南面随雨落下了麦子,经过占卜,那卦辞说是丰年。
(2)愁闷的人因而喜悦,患病的人因而痊愈,我的亭子也刚好在这个时候落成,我就用它(喜雨)命名我的亭子。
【参考译文】我到扶风上任的第二年,才修建了一座地方官居住的房屋,并且在厅堂的北面建造了一座亭子,还在它的南面开凿了一个池塘,引导流水进来,种植树木,把它作为休息的场所。
这年的春天,在岐山的南面随雨落下了麦子,经过占卜,那卦辞说是丰年。
后来整月不降雨水,百姓正为此忧心。
过了三个月,到乙卯日才有雨,到甲子日又下雨,老百姓认为还不够;丁卯日下大雨,下了三天方才停止。
官吏在衙院里一道庆贺,商人在市场上一道欢歌,农民在田野中共同欢庆,愁闷的人因而喜悦,患病的人因而痊愈,我的亭子也刚好在这个时候落成,我就用它(喜雨)命名我的亭子。
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齐晋相与战。
平阿之余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
谓路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戟亦兵也,矛亦兵也,去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 去行,心犹不自快,遇高唐之孤叔无孙,当其马前,曰:“今者战,亡戟得矛,可以归乎?”叔无孙曰:“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也哉?”平阿之余子曰:“嘻!”还反战。
趋,尚及之。
遂战而死。
叔无孙曰:“吾闻之,君子济人于患,必离其难。
”疾驱而从之,亦死而不反。
令此将众,亦必不北矣。
令此处人主之旁,亦必死义矣。
今死矣而无大功,其任小也。
(1)戟亦兵也,矛亦兵也,去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叔无孙曰:“吾闻之,君子济人于患,必离其难。
”疾驱而从之,亦死而不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句翻译时注意句式的调整:“何为不可以归”为宾语前置句,应该调整为“为何不可以归”。
(2)句翻译时注意句式的调整:“ 君子济人于患”为状语后置句,应该调整为“君子于患济人”。
【答案】(1)戟是兵器,矛也是兵器,丢失兵器又捡到兵器,有什么不可以回家的?(2)叔无孙说:“我听说,君子在患难中救人,必须使他脱离灾难。
”(于是)扬鞭策马追赶他,和他一起参加战斗,结果也死在战场上,没能回去。
【参考译文】齐国和晋国互相征战。
平阿的余子丢失了戟捡到支矛,退下战场离去,心里不痛快。
问路上的陌生人说:“丢失了戟捡到支矛,可以回家吗?”路人说:“戟是兵器,矛也是兵器,丢失兵器又捡到兵器,有什么不可以回家的?”往回家的路走着,心里还是不痛快,碰到高唐的孤叔无孙,就挡在他的马前,说:“今天打仗,丢失了戟捡到支矛,可以回家吗?”叔无孙说:“矛不是戟,戟不是矛,丢失了戟捡到支矛,它们难道可以相抵吗?”平阿的余子说:“是啊!”反身回去参战。
跑步,才赶上了战斗。
终于战死了。
叔无孙说:“我听说,君子在患难中救人,必须使他脱离灾难。
”(于是)扬鞭策马追赶他,和他一起参加战斗,结果也死在战场上,没能回去。
要是让他(叔无孙)领兵,肯定不会打败仗的。
让他成为国王的左右,也必然是为义而死。
这次的死没有什么大的功绩,是因为他的官职(或权力)小啊。
5.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导学号:76082051】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
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
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
”民皆罢。
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1)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
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楚厉王喝酒喝醉后,错误地敲响了军鼓,民众都非常惊慌。
楚厉王派人安抚大家说:“我是醉酒后和近侍开玩笑,才错误地击了鼓。
”(2)过了几个月,楚国又遇到军情警报,楚厉王击鼓,民众却不去备战,于是楚厉王更改命令,明确信号,这样民众才信从了。
【参考译文】楚厉王遇到军情警报,就用敲鼓的方式来集合民众参与防守。
(有一次)楚厉王喝酒喝醉后,错误地敲响了军鼓,民众都非常惊慌。
楚厉王派人安抚大家说:“我是醉酒后和近侍开玩笑,才错误地击了鼓。
”于是民众都松懈了下来。
过了几个月,楚国又遇到军情警报,楚厉王击鼓,民众却不去备战,于是楚厉王更改命令,明确信号,这样民众才信从了。
6.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张丞相好书而不工。
当时流辈皆讥笑之。
丞相自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