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工作实务主要领域

社会工作实务主要领域

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一、儿童行为问题的原因1、个人因素2、家庭环境因素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父母不良的育儿态度3、学习环境因素4、社会经济环境城乡差别、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别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1、间接的儿童社会工作主要表现在宏观层面上,包括参与有关各项保障和维护儿童基本权利的福利政策、制度及相关法律的制定与完善,参与保障并推动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参与保障并推动儿童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和完善等。

2、直接的儿童社会工作儿童养育和保健、儿童照顾和教育、儿童救助和保护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1、解决青少年问题,具体表现为学业辅导、生活照料、偏差及越轨行为的预防和矫正、人际交往障碍训练等。

2、推动青少年发展,具体表现为健康成长指导、就业辅导、生活方式辅导、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训练、自我发展训练等。

3、协助制定青少年政策老年社会工作一、人口老龄化与老年问题1、老年人的界定在中国,由于社会习惯及退休制度的安排,一般将60周岁及以上的称之为老年人,75周岁或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称之为高龄老年人。

2、人口老龄化和老年问题老龄化社会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及以上,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及以上。

老年问题指个人和群体的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

主要变现:一是个体老龄化所带来的老年人某些特殊需要和问题,二是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以及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方面的问题。

二、老年社会工作的定义广义上,老年社会工作通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和方法,为满足老年人个人及群体社会安全的需要而推行相关的老年社会福利政策及措施。

狭义上,老年社会工作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助人过程帮助老年人个人或群体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三、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一)脱离理论人的能力将不可避免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随着老年人活动能力的下降和生活中各种角色的逐渐丧失,他们希望能够摆脱要求其具有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社会期待,而愿意扮演比较次要的社会角色,自愿地脱离社会。

从老年人角度看,老年人可以关注内心的生命体验,带来平静的生活;从社会角度看,有助于社会权力有序地实现交换,而不至于社会因老年人的死亡而功能受损。

(二)活动理论。

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对生活感到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

老年人应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中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否定老年期的来临,以新角色取代因丧偶或退休而失去的家庭或职业角色,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

社会工作鼓励并为其创造参与社会的条件。

(三)角色理论。

个体通过角色形成自我概念,获取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回报;社会则通过角色赋予个人相应的权力、义务、责任和社会期望。

老年人适应衰老的途径有两条:一是正确认识角色变换的客观必要性;二是积极参与社会,寻求新的次一级角色。

(四)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互动是一种双方交换的行为,在交换过程中双方都考虑各自的利益,企图根据他们在某些方面的利益来选择相互作用,当互动双方都达不到自我的目的时,社会互动就会趋向停止。

由于老年人普遍缺乏可供交换的资源,或大多数老年人掌握的权力资源比年轻人少,所以他们的社会地位便相应下降,在社会中只能扮演屈从和依赖的角色。

完善和发展与老年人有关的政策和社会服务的原则就应当是力求最大限度地增加老年人的权力资源,以保持老年人在社会互动中的互惠性、活动性和独立性。

(五)符号互动理论。

人们是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判、态度来思考自身的。

如果整个社会对老年人都有歧视的认知和态度,必然会对老年人的自我概念和认知产生不良影响。

(农村老人自杀频发)四、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一)老年人日常生活方面需求的满足1、老年人生活照顾服务家庭照顾是指将需要照顾的老年人留在家中或呆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所得到的生活上的照顾。

机构照顾是在一定的专门机构内为老年人提供护理、食宿、生活服务的照顾社区照顾是按照“属地养老”的原则,在充分利用社区自身所有的资源和条件的前提下,使需要得到照顾的老人尽可能在社区内接受照顾。

2、老年人生活救助服务从经济方面为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帮助3、老年家庭关系及其他人际关系的调试4、老年人及其家庭人员的心理辅导(二)老年人社会生活发展方面的满足帮助老年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五、老年社会工作的方法(一)老年个案工作是以生活适应不良的老年人及其家庭为服务对象,运用相关的各种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通过专业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在了解其个人内在心理特征和问题的基础上,针对老年人的特殊情况和需求,适当调整其所处的内在和外在的生活环境,并运用社会资源来维持或改善其社会功能,以解决问题、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工作过程。

协助老年案主正确认识并接受老年期的来临帮助老年案主重新整合过去生活的意义改善老年人与家人的关系支持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为老年人积极寻找各种社会资源帮助老年人建立科学、健康的晚年生活辅导老年人正确认识死亡及接受死亡的来临(二)老年小组工作是老年社会工作者针对社区内或机构内的老年案主的心理、生理及社会适应等问题,通过提供娱乐性、职业性、教育性等服务所进行的小组辅导与小组治疗,是一个增进案主社会生活功能的过程。

(三)老年社区工作是老年社会工作者通过运用各种工作方法,改善老年人与社区的关系,提高老年人的自助、互助能力,促进老年人的社区参与,并通过老年人的集体参与来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一种服务活动和服务过程。

残疾人社会工作一、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定义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吧社会工作原理、方法和技巧运用到残疾人工作中,通过专业化的程序和技巧对生理的、心理的、行为的残疾人实施再教育和再塑造,协助残疾人康复并发展他们的潜能,实现其现代生活中的社会适应功能。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一)关于残疾现象产生原因的理论个人责任论认为残疾是一种个别的、特殊的现象,是由个人或家庭原因造成的,责任在于个人或家庭。

社会责任论认为一个人的残疾,无论是先天性或后天性残疾,主要是由社会因素造成的。

(二)关于如何看待残疾现象的理论1、标签理论无意加标签使得那些并不属于偏差的行为成为“偏差行为”,导致弱势群体偏差行为的后果。

2、正常化理论为残疾人提供与平常人相似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

(三)关于残疾人工作方法的理论1、供养理论对于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最好的办法是把他们养起来,一般这种供养大多限于经济或物质方面。

社会的发展及人类需求的多样化,要求残疾人供养的多元化。

2、回归社会论将残疾人封闭起来进行供养以及照顾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对残疾人消极、冷漠的态度和严格管制,往往不利于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好转,反而可能会加重病情。

因此,应该帮助精神病患者置身于积极的社会关系中,走出封闭,回归社会。

三、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一)社会康复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帮助残疾人补偿自身缺陷,克服环境障碍,促使他们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专业活动。

1、机构内康复社工扮演协调者的角色2、社区康复具体的康复设施和服务,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动员社区的资源(二)职业康复是指通过帮助残疾人就业来促进他们康复和发展的方法。

包括残疾人就业前的咨询和评估、残疾人的治疗和训练、就业后的随访和持续支持。

妇女社会工作一、妇女社会工作的定义妇女社会工作是针对妇女在自我成长过程中,在参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家庭生活中遇到的群体或个体问题而开展的社会服务性工作,其目的是为妇女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

二、女权主义视角下的妇女社会工作观1、承认女性是独立的个体,有她们独特的生活经验。

2、承认社会上权利分配不均及资源不足的现象,这些现象常使妇女处于不利的境况。

3、将妇女的困境提到社会改革层面,视妇女问题为个人与社会运作失调的结果,而不应该将问题个人化。

三、妇女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1、微观层面,帮助妇女个体或群体解决困难、谋取发展、挖掘潜能和提升能力。

具体包括:①为一般妇女提供个别自我调适辅导;②对特殊妇女提供特殊的服务;③就业、婚姻、健康保健和社会参与的教育与辅导。

2、宏观方面:在社区及社会等各种环境中倡导男女平等、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领域中的全面参与,并通过参与有关妇女政策的制定来为妇女争取更多的权利和发展机会。

药物滥用社会工作的家庭治疗方法1、增进家庭成员与吸毒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2、针对吸毒者的家庭进行治疗。

3、建立吸毒者家庭的支持体系。

4、协助家人帮助戒毒者端正、坚定其治疗康复的决心。

医务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1、个案工作。

2、小组工作。

3、社区工作。

矫治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1、司法审判前的工作。

司法审判前,社工针对犯罪嫌疑人个人、家庭的情况及其社会生活环境进行调查和评估,为法庭的审判及决定对他的处置方式提供参考。

2、机构处置服务。

社工提供一对一的个案服务、参与小组治疗或任务取向的小组活动、提供监察服务、协助改善犯罪者与管理人员的关系、倡导机构采用人性化的服务方式。

3、社区矫正服务。

(1)缓刑、假释人员的观察保护。

(2)中途宿舍和寄养家庭。

(3)教养院和感化院的矫正。

(4)刑满释放人员的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