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一个魔比斯环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本书一开始,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便用一句“在我们睡大觉的时候,世界正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
地球是圆的,但世界是平的”道出了他独特的观点,深深地吸引住了我,给了我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托马斯·弗里德曼说道:“当今世界的竞技场已经被夷为平地。
”作者从印度班加罗尔的外包产业开始讲述现代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带给世界的深刻变化。
这些变化使得人与人之间有了更多的合作与竞争,使得跨国公司有了新的经营方式,使得社会产生了新的高收益的产业。
书中,作者将全球化分成了三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全球化1.0)是从1492年持续到1800年,哥伦布远航和欧洲的地理大发现开始,世界被发现是圆的;第二个“版本”(全球化2.0)从1800年左右一直持续到2000年,跨国公司不断扩张,世界变小了;第三个“版本”(全球化3.0)将这个世界从小号进一步缩小到微型,并且将竞争场夷为平地,世界变成微型的。
书中作者认为世界是平的,理由是人们的机会将越来越平等,因为他们同处一个平面,这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但是读完此书,我没有完全认同作者的观点:作者认为世界是平的,是一个平面,但我认为世界是一个曲面,一个特殊的曲面——魔比斯环。
为什么我认为世界是一个魔比斯环呢?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由。
我认为将世界形容成一个魔比斯环比形容成平面更加能概括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
1.当今世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正像一个魔比斯环。
当你将一张纸条的一端转过180度再与另一端接合的时候,原本纸条两端相隔最远的点重合在了一起,并且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本拥有两个面(正面和反面)的纸条打破了空间隔离形成了一个面,一个曲面,一个神奇的魔比斯环。
这不正是超越时空限制的现代科技的作用吗?
2.这个世界是三维立体的,将它形容成一个二维平面是不恰当的。
3.跨国公司整合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资源为其服务,就如同魔比斯环将纸条的正反面结合到一起一样。
4.全球化使得人们不必去美国就能够在家里为美国当地的公司工作,就像魔比斯环上的虫子——可以爬遍整个曲面而不必跨过它的边缘。
这比世界是平的贴切得多。
虽然我与本书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对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形容观点不同,但我们都有一个初衷——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并为即将到来的变革做准备。
全球化3.0中,创新能力极为重要,中国制造如何转变为中国创造,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就如公元1858年,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发现了魔比斯环进而引出了拓扑学一样,中国创造需要顶尖的学术人才来引发和推动,进而推动和激发全民之创新。
全球化3.0中,个人的影响力因为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而越来越大。
这是一个好事,它能让每一个微不足道的点子都能平等地得到重视,都有可能被无限放大成巨大的创意;这也是一个坏事,它给了网络谣言、恐怖主义、犯罪分子极大地生存空间,阻碍着世界发展。
全球化3.0中,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能够引进投资发展自身。
但是产业链低端,技术落后的我们依然只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消耗资源获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失去了碧水蓝天。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当你在睡觉的时候,世界已截然不同。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为了赶上这个时代,学生们应该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