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
01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咳嗽.(sou) 间.(jiàn)断弄.堂(lòng)
调羹.(gēng) 校.对(jiào) 深恶.痛绝(wù)
疙瘩
..(gē da) 轻jié(捷) jiǎo(绞)肉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
A.不经过查看就抺杀别人的见解是不对的。
B.她开始无精打采地收拾房间,叠被子,洗碗碟,又扫又擦。
C.为了每月十元的新金,许先生往往要冒着严寒从西城跑到东城去给别人上课。
D.若是你在梦中也会欢快地笑起来,那是我分咐过月亮,让她给你捎去了我的祝福。
(解析:A项“抺”应写为“抹”;C项“新”应写为“薪”;D项“分”应写为“吩”。
) 3.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做到有耐心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一些年轻人,虽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也不缺乏“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抱负,但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就会失去耐心,变得不冷静。
不冷静就会冲动,冲动之后难免会犯错误,使实现雄心的道路变得艰难。
如何才能做到遇事有耐心呢?我想,冷静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是至关重要的。
冷静的心态能让你对事物有最理性的认识,它能帮助你在正确的时间里做出正确的决定,而坚定的信念能将你所有的力量集中到一个方向,能让你目标恒定,坚定自己的步伐,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4.(徐州中考改编)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人人都需要有生活的乐趣,并从中得到欢娱。
我们需要和寻求的是高尚的、有积极意义的乐趣。
因为这种乐趣有利于成长、有利于进步、有利于健康。
千万不要被俗艳的欢娱之花所迷。
当你为各种各样的乐趣而心花怒放的时候,得多想一想花朵的种子,并且预见到将要结成的是什么样的果实才好。
修改:因为这种乐趣有利于健康、有利于成长、有利于进步。
5.在大家的印象中,鲁迅先生一直是冷峻的,但是读了这篇文章,我们感悟到了不一样的鲁迅先生。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中的鲁迅先生是怎样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明朗。
特别是鲁迅先生的笑,很与众不同,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笑得“咳嗽起来”。
(2)耐心、温和。
他总是耐心地陪客人聊天,理解海婴的各种行为并引导。
(3)负责。
认真阅读每一个青年人寄来的信等。
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以及对鲁迅先生辛苦写作的同情。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
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特别能展现中国书画艺术特有的魅力。
宣纸韧而润,光而不滑,吸水性强,着墨容易,用于书画则墨韵清晰,层次分明。
徽墨选用麝香、犀角、珍珠等名贵材料,香味浓郁,坚而有光,质细而润。
湖笔、宣笔则柔软而富有弹性,提而不散,铺下不软,笔锋尖锐,刚柔兼备。
用端砚磨的墨经久耐冻。
材料二:在第十三届文博会上,“文房四宝”酷炫化身国学导师闪亮现身,分别为“笔妞”“墨妮”“纸娃”“砚宝”,成为展会聚焦热点之一。
(1)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笔”“墨”“纸”“砚”的优点。
宣纸韧而润,光而不滑,吸水性强,容易着墨,书画时墨韵清晰,层次分明;徽墨香味浓郁,坚而有光,质细而润;湖笔、宣笔则柔软而富有弹性,提而不散,铺下不软,笔锋尖锐,刚柔兼备;用端砚磨的墨经久耐冻。
(2)材料二中的图片为四个可爱的“萌娃”,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片内容及设计意图。
图片中有四个可爱的“萌娃”,第一个是一个扎着毛笔形状辫子的“笔妞”,第二个是一个手里拿着墨汁的“墨妮”,第三个是一个背着卷纸的“纸娃”,第四个是一个头顶砚台的“砚宝”。
将“文房四宝”人形化,呈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结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符合文化传承的宗旨。
(意思对即可)
02拓展阅读
(河北中考改编)
至深至纯师生情
——与周有光先生二三事
①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时,系里曾邀请周有光先生给我们讲授文字改革课程,这样,我便有幸成了先生的学生。
后来,我和先生的来往增多。
②我曾一直努力要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本的文集,为此也和几家
出版社联系过,但都未能成功。
2000年2月初,我向上海文艺出版
社郝铭鉴先生提及为周先生出版文集的事,郝先生对周先生素来敬
仰,很爽快地同意出版四卷本《周有光语文论集》,并由他自己担任
责编,不过要我大力协助,我把这件事报告给周先生,他也很高兴。
周先生在和出版社签订合同时,特别注明主编是“苏培成”。
我拿到这份合同稿把它转交给出版社时,删去了这句话,因为这些文章是周先生的著作,我很愿意做一点编辑加工,谈不到什么名利。
这部论集出版时没有具体署名由谁主编,只在《出版说明》里提到“论集的编选工作主要由北京大学苏培成同志承担”,这就足够了。
③我和周先生很快就开始了论集的编选。
周先生极为认真,经过多次商讨,最后取得一致意见:前三卷收录单行本著作,第四卷收单篇论文。
每一卷文稿先由我复印做编辑加工,整理好后由先生审定。
周先生同意后,再寄到出版社。
我、周先生和出版社三方面合作愉快,工作进展顺利。
论集出版后,郝先生亲自带着样书来京,我们一齐到周先生家。
周先生专注地翻看样书,表示满意。
至此,我终于了却了这桩心事。
④2007年5月,吴玉章基金委员会开展人文社会科学奖的评奖活动。
我看到征集评奖作品公告后,按要求买了三部《周有光语文论集》,亲自送到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申请参评。
事有凑巧,过了不久,我收到吴玉章基金会的聘书,聘请我为这次评奖的评委。
我被分在语言学著作评选小组,组长是胡明扬先生。
8月份,评选开始。
我所在的小组专门召开专家座谈会听取意见。
座谈会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郭锡良说:“我认为,在语言学类参评的图书中,只有《周有光语文论集》够得上特等奖!”他的意见得到了其他专家的响应,这部书最后被评为特等奖。
⑤在那次评选活动中,有一部参评图书是《图画文字说与人类文字的起源》,胡明扬先生要我仔细看看这部书,提出初步的意见供各位评委参考。
我认真读了这部书,可是有的地方自己也拿不准,就想起了周先生,他是这方面的专家。
我把书转给周先生,没几天就收到了先生写来的读后意见,指出:“把汉字说成是表意文字,不妥。
这种旧说法,不符合事实。
汉字中有假借字和形声字,都表音,而且数量大。
汉字是表意和表音的意音文字。
”“书中胡乱混淆语言学和文字学,不妥。
文字学在逻辑分类上属于语言学,但是语言学的理论不能胡乱用于文字学。
”
⑥虽然这部作品最后未能获奖,但书中引用的美国学者D.S白瑟拉托《文字以前》中的话引起了周先生的注意。
周先生没有读过这本书,很想读一读。
他对我说,你看看北大图书
馆有没有。
我到北大图书馆一查,还真有,于是借出来给周先生送去。
那时周先生已经102岁了,正在生病住院,我到医院把书交给他。
这是本很厚的英文书,不到半个月,周先生就把书读完了。
这令我十分敬佩。
⑦今年6月,周有光先生和我的通信集《语文书简》出版。
书中收入我们之间往来的信件118封。
《语文书简》出版后,语言学界一位有影响的专家给我发来邮件,谈了他的读后感。
他说:“昨天一口气读完了《语文书简》,才知道您和周先生之间的师生情有多深、多纯,多么珍贵。
我也从中获得做人、做学问的许多教益。
”我受了他的鼓励,就写了这篇文章,用以自慰。
7.将本文标题改为《与周有光先生二三事》好不好?为什么?(4分)
不好。
(1分)本文主标题“至深至纯师生情”直接表明了文章的中心,并且抒发了作者对这份师生情的珍惜。
(2分)如果只用文章的副标题作为标题,只能高度概括本文的内容,不能体现作者的感情。
(1分)
8.选文第③段“我终于了却了这桩心事”一句中,“这桩心事”具体指什么?(3分) 要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本的文集。
(3分)
9.从选文第⑥段看,周有光先生的哪些精神品质令人敬佩?(3分)
活到老,学到老;治学严谨;求知欲强。
(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3分)
10.选文第⑦段引用语言学界一位有影响的专家的话,有哪些作用?(3分)
点明中心(揭示主题);照应题目(点题)。
(意思对即可。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
11.你认为选文中哪件事能够正面体现“至深至纯师生情”?(4分)
示例一:“我”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本的文集,不计名利。
周先生在和出版社签订合同时,特别注明“主编是苏培成”,而“我”删去了这句话。
示例二:“我”看到征集评奖作品公告后,购买了三部周先生的文集,亲自申请参评,最终被评为特等奖。
示例三:“我”担任评委时,对一参评书有拿不准的地方,请周先生帮助审阅,很快就收到周先生的读后意见。
示例四:周先生和“我”的通信集《语文书简》出版,书中收入我们之间往来的信件118封。
(任答一点,意思对即可,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