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在客观事物的研究中,从总体出发对其全部单位或足够多数的单位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的方法是()。
A.大量观察法B.统计模型法C.综合指标法D.统计推断法2.统计指标的两个主要特点是()。
A.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B.同质性和差异性C.同质事物的可量性和量的综合性D.数量性和总体性3.下列选项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A.人口密度B.国内生产总值C.资金利润率D.单位产品成本4.对下述情况需要进行经常性调查的是()。
A.农产品产量B.人口数量C.农机具拥有量D.耕地面积5.某地为推广先进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对效益最好的几个企业进行调查,此种调查属于()。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普查D.抽样调查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第 1 页(共13页)6.对农作物产量进行调查时,应该运用()。
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统计报表D.抽样调查7.次数分布数列中的频率是指()。
A.各组分布次数相互之比B.各组的频数相互之比C.各组分布次数与总次数之比D.各组分布次数与比重之比8.次数分布数列各组频率之和应()。
A.等于100% B.大于100%C.小于100% D.视情况而定9.某组距式分组,起始组是开口组,上限为100,又知相邻组的组距为50,则起始组的组距可以视为()。
A.50 B.80C.90 D.10010.下列指标中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是()。
A.产值资金占用率B.产值计划完成程度C.男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D.男性人口数对女性人口数之比11.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主要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而与各组次数的多少无关B.主要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而与各组标志值的大小无关C.既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又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D.既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无关,又与各组次数多少无关12.变量数列中的某项变量值为0时,则无法计算()。
A.简单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标志变异指标D.调和平均数13.时间数列中,每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数时间数列B.时期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点数列14.下列指标和时间构成的数列中,属于平均数时间数列的是()。
A.年末总人口B.出勤率C.工人劳动生产率D.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第 2 页(共13页)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 第 3 页 (共13页)15.某公司三月末职工人数为2510人,四月末为2590人,五月末为2614人,六月末为2608人。
则该公司第二季度平均人数为( )。
A .2608人 B .2614人 C .2590人D .2588人16.累计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的关系表现为( )。
A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B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个逐期增长量之积C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差D .累计增长量等于逐期发展水平减100% 17.如果已掌握了各种产品产量的个体指数(10q q k q =)和基期各种产品的实际产值(00q p )资料,编制产品产量总指数适合采用的公式是( )。
A .100qp qp ∑∑ B .1101qp qp ∑∑C .00qk q pq p∑∑ D .1111qk q p q p∑∑18.粮食亩产量报告期比基期增长5%,其总产量却减产5.5%,粮食播种面积比基期( )。
A .扩大5% B .扩大10% C .缩小5%D .缩小10%19.某商场某种商品的销售价格报告期比基期下降了5%,销售量增加5%,在这种条件下,该种商品的销售额( )。
A .增加 B .减少 C .没有变化D .不能确定20.重复抽样的特点是( )。
A .每次抽样的总体单位数都是不同的B .各次抽选相互影响C .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都在逐渐减少D .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始终不变21.抽样误差的大小()。
A.既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B.无法避免,但可以控制C.既无法避免,也无法控制D.可以避免,但无法控制22.当抽样单位数是原抽样单位数的4倍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随机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比原来()。
A.减少1/2 B.增加1/2C.减少1/3 D.增加1/32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由()制定或修改通过的。
A.国务院B.国家统计局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4.统计法以人们在统计活动中所形成的()为调整对象。
A.社会关系B.协调与被协调关系C.服务与被服务关系D.管理与被管理关系25.下列职能中,()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
A.信息B.咨询C.分析D.监督26.根据《统计法》的规定,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公报由()定期发布。
A.统计机构B.国务院C.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D.国家统计局27.部门统计机构或者统计负责人执行本部门()的职能。
A.统计调查B.综合统计C.统计组织领导D.专业统计28.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实行()。
A.岗位负责制B.岗位责任制C.工作负责制D.工作责任制29.调查对象属于国务院有关部门管辖系统内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由()审批。
A.国务院B.国家统计局C.本部门统计机构D.本部门领导30.《统计法》规定,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地方统计调查必须明确分工,互相衔接,不得()。
A.交叉B.重复C.矛盾D.抵触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第 4 页(共13页)31.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属于()。
A.统计规章B.统计制度C.统计标准D.统计行业规范32.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组织、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统计调查活动,须事先依照规定()。
A.报请审批B.报请备案C.取得涉外调查许可证D.征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同意33.各部门、各企业事业组织提供的统计资料,由本部门、本单位()审核、签署或者盖章后上报。
A.统计人员B.领导人C.统计负责人D.领导人或者统计负责人34.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部门统计调查,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报送()。
A.综合统计资料B.基本统计资料C.单项统计资料D.基本统计资料或者综合统计资料35.属于(),非经本人同意,不得泄露。
A.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B.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C.个人隐私的调查资料D.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的统计资料36.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有保密义务。
A.单项调查资料B.综合统计资料C.基本统计资料D.商业秘密37.《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应当将国家统计信息工程建设列入发展计划。
A.国务院B.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C.国家统计局D.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38.国家机关违反统计法的规定,未报经审查或者备案,擅自制发统计调查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予以()。
A.通报批评B.警告C.罚款D.废止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第 5 页(共13页)39.下列各项不属于统计行政处罚法定原则要求的是()。
A.实施统计行政处罚的主体及其职权是法定的B.统计行政处罚的依据是法定的C.统计行政处罚的程序是法定的D.统计行政处罚的情节是法定的40.以下关于统计执法检查基本特征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它是由国家依法授权的机关进行的B.它是一种行政执法活动,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和国家强制性C.它是依照一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进行的D.它是一种事后的检查,仅对已经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进行查处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
多选或错选不得分,也不倒扣分。
在无多选和错选的情况下,每选对一项得0.5分。
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41.为了解下述情况,适宜于进行一次性调查的是()。
A.工厂的产品生产B.原材料的投入C.能源的消耗D.生产设备拥有量E.工厂占地面积42.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A.工资总额B.牛奶消费量C.商业网点密度D.人均国民收入E.物资库存量43.计算和应用平均数时,受数据中极端数值影响的平均数是()。
A.调和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众数D.中位数E.算术平均数44.下列指标和时间构成的数列中,属于绝对数时间数列的是()。
A.年末总人口B.出勤率C.人口自然增长率D.工人劳动生产率E.工资总额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第 6 页(共13页)45.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A.累计增长量除以基期水平B.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C.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减1(或100%)D.定基发展速度减1(或100%)E.逐期增长量分别除以基期水平46.三种商品的价格指数为109%,其分子与分母之差为500元,则结果表明()。
A.三种商品的价格平均上涨9%B.由于价格上涨使销售额增长了9%C.由于价格上涨使居民在维持一定生活水准的情况下,多支出500元D.由于价格上涨使商店在一定销售量条件下,多收入500元E.商品价格报告期比基期的绝对差额为500元47.在指数体系中,总量指数与各因素指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表现为()。
A.从相对量来看,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乘积B.从相对量来看,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和C.从绝对量来看,总量的变动差额等于各因素指数变动差额之和D.从绝对量来看,总量的变动差额等于各因素指数变动差额的乘积E.从绝对量来看,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差额之和48.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按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来抽选样本单位的抽样方式称为()。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E.机械抽样49.要提高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A.降低概率度B.提高概率度C.扩大估计值的误差范围D.缩小估计值的误差范围E.增加样本容量50.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行政法规。
A.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B.统计执法检查规定C.全国经济普查条例D.涉外调查管理办法E.统计法实施细则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第7 页(共13页)51.我国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由()组成。
A.政府统计系统B.政府综合统计系统C.部门统计系统D.企业事业统计组织E.民间统计组织52.为了保障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统计职权,《统计法》规定,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人()。
A.对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依照统计法和统计制度提供的统计资料,不得自行修改B.不得干涉正常的统计工作C.不得强令或者授意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D.发现数据计算或者来源有错误,可以进行核实订正E.不得对拒绝、抵制篡改统计资料或者对拒绝、抵制编造虚假数据行为的统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53.部门统计调查项目中,调查对象属于本部门管辖系统内的情形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