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尊重他人 教案

尊重他人 教案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第1课时 尊重他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尊重他人的原因及表现。

2.学会换位思考和欣赏赞美他人。

能力目标1.提高对尊重他人原因的认识,学会尊重他人。

2.学以致用,能主动从身边做起尊重他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对他人人格和尊严的认识,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2.尊重是相互的,受到别人尊重能获得比较好的体验,而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内心的自卑感等也会增强。

3.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还能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4.尊重他人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能使我们获得好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重点1.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2.尊重从我做起难点1.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2.学会换位思考和欣赏他人。

教学过程:头两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因为有了规则,社会才更加和谐,人们的生活才更加稳定和幸福。

但是,现实生活中,更多人依靠的是自身的修养来促进社会和谐,这份修养就是道德,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一、情景导入,场景激趣【故事一 纪晓岚的幽默】纪晓岚有一天去游五台山,走进庙里,方丈把他上下一打量,见他衣履还整洁,仪态也一般,便招呼一声:“坐。

”又叫一声:“茶。

”意思是端一杯一般的茶来。

寒暄几句,知他是京城来的客人,赶忙站起来,面带笑容,把他领进内厅,忙着招呼说:“请坐。

”又吩咐道:“泡茶。

”意思是单独沏一杯茶来。

经过细谈,当得知来者是有名的学者、诗文大家、礼部尚书纪晓岚时,立即恭恭敬敬地站起来,满脸赔笑,请进禅房,连声招呼:“请上坐。

”又大声吆喝:“泡好茶。

”他又很快地拿出纸和笔,一定要请纪晓岚留下墨宝,以光禅院。

纪晓岚提笔,一挥而就,是一副对联: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

方丈看了非常尴尬。

这两个故事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第四课要学习的第一个问题“尊重他人”。

二、问题导读,新知探讨【故事二 女王敲门】一次,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与丈夫吵了架,丈夫独自回到卧室,闭门不出。

女王回卧室时,只好敲门。

丈夫在里边问:“谁?”维多利亚傲然回答:“女王。

”没想到里边既不开门,又无声息。

她只好再次敲门。

里边又问:“谁?”“维多利亚。

”女王回答。

里边还是没有动静。

女王只得再次敲门。

里边再问:“谁?”女王学乖了,柔声回答:“你的妻子。

”这一次,门开了。

问题:1.女王敲了几次门?2.女王的丈夫为什么没有开门?3.最后女王的丈夫又为什么开门了呢?总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

人际交往中,要想与人交往,就应懂得尊重是交往的起点(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1.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思考回答问题:尊重是交往的起点,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那么什么是尊重他人,即尊重他人的含义是什么呢?通过刚才两个故事,你对尊正他人的含义是如何理解的?教师总结: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场景有很多,其中有些场景就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上。

(1)尊重即尊敬、重视。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高低的外在表现。

(2)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2.受人尊重和不受人尊重的心理影响是不一样的。

一个不尊重他人的人,也绝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就如一个人对着空旷的大山大声呼喊,你对它友好,它友好回应。

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也是相互的,尊重他人是否必要呢?【故事拓展】某纽约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鞋子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

他把100元钱丢进卖鞋子人的怀中就走了。

但他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就连忙返回,从卖鞋子人那里取出几支鞋子,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记取笔了,希望不要介意。

最后他说:“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有东西要卖,而且上面有标价。

”几个月过后,在一个社交场合上,一位穿着整齐的推销商迎上这位纽约商人,并自我介绍:“你可能已经忘记了我,我也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永远忘不了你,你就是那个重新给了我自尊的人。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推销鞋子的乞丐,直到你跑来告诉我,我也是一个商人为止。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思考提出的两个问题:(1)从推销员的“自我介绍”中,你能感悟到什么?(2)这位推销员为什么感激买鞋子的商人?教师请学生回答后作出小结。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

相反,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失败感等。

3.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故事拓展】播放课件,就你对乞丐进入图书馆的事件,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你支持谁的观点,为什么?教师展示幻灯片:城市盲道、公共场所残疾人通道、母婴室、公厕等。

教师总结: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尊重他人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非常必要,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人,那么,是他人先尊重我们呢?还是我们先尊重他人呢?现在我就来学习(二)尊重从我做起(二)尊重从我做起【演员招募】分两组表演正面演义被尊重和反面演绎不被尊重问题:通过演绎和观看,我们知道要想尊重他人就要如何?【过渡语】是呀,生活中时时刻刻都需要我们学会尊重。

对自己的同窗不取笑、不打闹、不揭短,以诚相待;回到家时与父母长辈打声招呼是一种对长辈亲人的尊重,是对亲人辛勤养育最珍贵的抚慰;上课专心听讲是对老师辛勤劳动的尊重;在食堂就餐后,把椅子、餐具放好是对食堂师傅的尊重……如果你不尊重别人,有什么资格指望别人来尊重你呢!学生自由发言后,老师作出总结。

教师总结: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尊重他人,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而不冷落、忽视他人。

我们应该重视他人,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

2.平等对待他人【故事拓展】播放小广告视频问题:通过观看视频懂得了什么道理,并请同学回答。

教师总结:平等对待他人。

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3.学会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它即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小故事]妻子正在厨房炒菜。

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

赶快把鱼翻过来、油放太多了!”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

”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4.学会欣赏他人【趣味故事拓展】有一只羊和一只骆驼是好朋友,它们一个高,一个矮。

有一天它们一起去公园里玩,说着说着就谈起高好还是矮好的问题。

骆驼说:“当然是高好,你看,再高的树叶我也能够得着。

”说完,它一抬头就吃了一口树叶,羊伸长脖子却怎么也够不到一片树叶。

羊不服气,走到公园的一个栅栏门口,羊一拱身子就进去了,一边吃起里面的青草一边说:“还是矮好吧,你看,这里的草多嫩啊。

”骆驼爬下身子,使劲往里钻,也没能够吃到里面的青草。

它们互相不服气,后来一起找到了老牛评理。

老牛说:“高有高的好处,矮有矮的好处,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别人的优点。

”羊和骆驼这才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发现别人的长处、优点,才能取长补短,做好事情。

这个道理可能大家都懂,但是有时我们仍会不经意地犯上骆驼和羊的毛病,习惯于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到别人的短处;喜欢拿自己的长处与别人比较,而对于别人的优点和成绩却不太服气。

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不是朋友、同学身上缺少优点,而是我们缺少欣赏和赞美朋友、同学的勇气、胸怀和主动意识。

而一旦我们认识到了,你就会发现,我们的周围有数学大王、英语能手、有体育健将、有科学小博士、小画家,有勤劳负责的班干部,有乐于助人的活雷锋,有懂礼貌的礼仪模范,有爱你关心你的父母师长,有许许多多认识和不认识的,都在为我们付出劳动、付出关怀。

他们的身上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和优点。

既然我们发现了别人的优点,那么,就让我们送上真诚的赞美吧:早晨见到马路边勤劳的清洁工阿姨,说一声“您早,谢谢您为我们付出劳动”;学校里见到认真学习的同学,不妨说“你真认真,我要向你学习”;谁在比赛中获奖了,我们送给他热烈的掌声,告诉他“你真了不起”;谁受到老师表扬了,我们向他翘起大拇指说“祝贺你”;谁战胜了困难或是取得了进步,我们不妨给他热情的拥抱——好样的,我的朋友!一个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人,他会不知不觉地成为一个胸怀宽广的人,一个好学上进的人,一个热忱友善的人,一个受人欢迎拥有许多朋友的人。

同时,他的真诚、宽厚和友善将会感染他的朋友,他将会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多的祝福和赞美。

三、课堂练习四、课堂小结本课主要学习尊重他人的原因和具体做法,尤其是具体做法我们要深入领悟,运用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板书设计:尊重他人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1.尊重他人的含义?2.尊重他人对个体的影响?3.尊重他人对社会的影响?二、尊重从我做起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2.平等对待他人3.学会换位思考4.学会欣赏他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