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技术
微机接口技术
1.2.1 1.2.2 1.2.3 1.2.4
CPU和I/O设备之间的交换信息 CPU和I/O设备之间的交换信息 I/O接口的组成 I/O接口的组成 CPU与I/O接口之间的数据通信方式 CPU与I/O接口之间的数据通信方式 CPU与I/O接口之间的数据交换方式 CPU与I/O接口之间的数据交换方式
CU
D CU D
D
D
I/O通道控制在输入输出系统中的位置 I/O通道控制在输入输出系统中的位置
34
1.3 接口电路分析与设计的 基本方法
分析接口两侧情况
微机系统侧 外设侧
微机接口技术
实现系统总线与外设之间的信号转换 合理选用接口芯片 接口驱动程序分析与设计
35
信号转换
微机接口技术
CPU 信息类型 数字量
微机接口技术
程序控制方式(Programed 程序控制方式(Programed direct control) 无条件传送 条件传送(查询传送) 条件传送(查询传送) 中断(Interrupt transfer)方式 中断(Interrupt transfer)方式 access)方式 DMA (Direct memory access)方式 通道方式(I/O 通道方式(I/O channel control) 外围处理机方式(Peripheral 外围处理机方式(Peripheral processor unit)
8
微机系统结构示意图
中央 处理器 CPU
微机接口技术
数据总线(DB) 控制部线(CB) 地址总线(AB) 内存储器 I/O接口 I/O接口
I/O设备
I/O设备
返回本节
9
1.1.2
接口的功能
微机接口技术
I/O接口要解决的问题 / 接口要解决的问题 速度匹配问题 信号电平和驱动能力问题 信号形式匹配问题 信息格式问题 时序匹配问题
专用接口通常制造成接口卡,插在主板总线插槽上使用。 专用接口通常制造成接口卡,插在主板总线插槽上使用。
17
接口的功能分类
微机接口技术
18
CPU和I/O设备之间交换信息 1.2.1 CPU和I/O设备之间交换信息
微机接口技术
数据信息( 数据信息(Data) ) 状态信息( 状态信息(Status) ) 控制信息( 控制信息(Control) )
微机接口技术
采用传统的中 小规模的标准 采用传统的中、小规模的标准TTL、CMOS系列 、 系列 集成电路、 器件及传统的数字逻辑系统 器件及传统的数字逻辑系统的设计 集成电路、IC器件及传统的数字逻辑系统的设计 方法进行接口电路设计。 方法进行接口电路设计。 利用现有的各种用途的通用或专用的可编程大规 利用现有的各种用途的通用或专用的可编程大规 模集成电路接口芯片,并结合少量的中、 模集成电路接口芯片,并结合少量的中、小规模 进行接口电路设计。 的IC进行接口电路设计。 进行接口电路设计 利用PLD器件等各类可编程逻辑芯片,并借助 器件等各类可编程逻辑芯片 利用 器件等各类可编程逻辑芯片, VHDL或众多的 或众多的EDA工具进行相应的接口设计。 工具进行相应的接口设计。 或众多的 工具进行相应的接口设计
数 端 写 据 口 CP 状 端 读 态 口 U2 U3 D7
74LS273
M R
接 统 据 线 D0 系 数 总
27
CPU与I/O接口之间的 1.2.3 CPU与I/O接口之间的 数据通信方式
微机接口技术
并行传送方式 串行传送方式
28
CPU与I/O接口之间的 1.2.4 CPU与I/O接口之间的 数据交换方式
29
无条件输入接口电路
微机接口技术
PC 总 线
D7 ~ D0
数据 线
三 态 缓冲器
输入 设备
A15 地址线 ~ A0 IOR
地址 200H 译码 0 与 0 0 非
注意: 注意:
表示对信号求反。 在逻辑门前输入信号的 ,表示对信号求反。 与锁存器、三态门等控制端的意义不同。 与锁存器、三态门等控制端的意义不同。
接口作用 数转换( / ) 模/数转换(A/D) 数转换 模转换( / ) 数/模转换(D/A) 模转换 三态缓冲、锁存 三态缓冲、 解决传送方式 串/并转换 并转换 串转换 并/串转换 三态缓冲、 三态缓冲、锁存
外设 模拟量 数字量 慢 串行 并行
36
工作速度 通信方式
快 并行
接口芯片的选择途径
15
IBM-PC中的通用接口 芯片组) 中的通用接口( IBM-PC中的通用接口(芯片组)
微机接口技术
16
专用接口
专用接口: 专用接口:
微机接口技术
为某种用途或某类外设而专门设计的接口电路, 为某种用途或某类外设而专门设计的接口电路,目的 专门设计的接口电路 在于扩充微机系统的功能。 在于扩充微机系统的功能。
可编程接口芯片的功能可以由指令来控制
13
微机接口技术
按功能分 功能分 输入接口 输出接口 外存接口 过程控制接口 通信接口 智能仪器接口
14
通用接口
通用接口: 通用接口:
微机接口技术
可供多种外部设备使用的标准接口, 可供多种外部设备使用的标准接口,目的是使微机正 标准接口 常工作,通用接口通常制造成集成电路芯片, 常工作,通用接口通常制造成集成电路芯片,称为接口芯 片。 最初的IBM-PC使用了6块接口芯片:8284、8288、 最初的IBM-PC使用了6 接口芯片:8284、8288、 IBM 使用了 8255、8259、8237、8253 8255、8259、8237、 82430TX芯片组, 两片芯片组成: 82430TX芯片组,由两片芯片组成: 芯片组 芯片组成 北桥: 北桥:82439TX 南桥: 南桥:82371AB
4
本章要点
微机接口技术
微机接口的概念 微机接口与CPU的组成和数据交换方式 微机接口与 的组成和数据交换方式 微机接口电路的基本分析设计方法
5
本章学习目标
微机接口技术
了解微机接口的功能和分类 掌握微机接口的组成 掌握微机接口和CPU之间的几种数据交换方式 掌握微机接口和 之间的几种数据交换方式 了解微机接口电路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
微机接口技术
74LS273的示意图和真值表 74LS273的示意图和真值表
25
数据锁存器
74 LS 373 74 Q0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LF OE Q1 Q2 Q3 Q4 Q5 Q6 Q7 OE 0 0 0 1 LF 1 1 0
X X
微机接口技术
D XX 1 0
X
X QO
微机接口技术
接口技术 :
是研究CPU如何与外部世界进行最佳耦合与匹配, 如何与外部世界进行最佳耦合与匹配, 是研究 如何与外部世界进行最佳耦合与匹配 实现双方高效、可靠地交换信息的一门技术, 实现双方高效、可靠地交换信息的一门技术, 是软件、硬件结合的体现,是微机应用的关键。 是软件、硬件结合的体现,是微机应用的关键。
数据缓冲器
微机接口技术
74LS245三态缓冲器示意图 74LS245三态缓冲器示意图
22
数据缓冲器
微机接口技术
74LS244三态缓冲器示意图 74LS244三态缓冲器示意图
23
I/O端口的读操作控制电路和缓冲器 I/O端口的读操作控制电路和缓冲器
微机接口技术
24
数据锁存器
74LS 273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CP MR Q0 Q1 MR Q2 Q3 Q4 Q5 Q6 Q7 0 1 1 CP X DX X 1 0 QX 0 1 0
1
0 X
X
1 0 QX O 0XZ Z
74LS373的示意图和真值表 74LS373的示意图和真值表
26
I/O端口的写操作控制电路和锁存器 I/O端口的写操作控制电路和锁存器
微机接口技术
输 完 出 成 自 出 备 (来 输 设 )
数 到 据 (送 出 备 输 设)
R1 U1 CP
Q D +5V
BUSY Q7 接 出 备 据 Q0 输 设 数 线
19
1.2.2
I/O接口的组成 I/O接口的组成
接口电路 数据线 数据缓冲器 数据端口
微机接口技术
外部 读/写/中断 控制逻辑 数 据总 线 控 制总 线 地 址总 线 端口 地址 译码 控制线 控制端口 设备 状态线 状态端口
I/O接口的基本结构 接口的基本结构
20
I/O端口 端口
AB
微机接口技术
10
I/O接口的功能
I/O地址译码与设备选择 信息的输入输出 命令、 命令、数据和状态的缓冲与锁存 信息转换 联络功能 中断管理功能 可编程功能 其他功能
微机接口技术
11
1.1.3 接口电路的分类
微机接口技术
按通用性分为两类:通用接口 通用性分为两类: 分为两类
专用接口
12
微机接口技术
按照可编程性分类, 按照可编程性分类,分成 可编程性分类 硬布线逻辑接口芯片 可编程接口芯片
C P U
DB
地址 译码 数据 缓冲 控制 电路
1001 0101 (状态端口) 状态端口 状态端口 0110 1010 (数据端口 数据端口) 数据端口 1100 0110 (控制端口 控制端口) 控制端口
外
CB
设
按存放信息的不同,I/O端口可分为三种类型 按存放信息的不同,I/O端口可分为三种类型 数据端口:用于存放CPU CPU与外设间传送的数据信息 数据端口:用于存放CPU与外设间传送的数据信息 状态端口: 状态端口:用于暂存外设的状态信息 21 控制端口:用于存放CPU对外设或接口的控制信息,控制外设或接口的工作方式。 CPU对外设或接口的控制信息 控制端口:用于存放CPU对外设或接口的控制信息,控制外设或接口的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