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运动基本知识
1、成年赛 2、少年赛 3、儿童赛 (三)、按性别分为:
1、男子赛 2、女子赛 (四)、按比赛成绩分为:
1、甲级赛 2、乙级赛 (五)、每一次的竞赛性质由竞赛规程确定
二、竞赛项目
1、长拳 2、太极拳 3、南拳 4、剑术 5、刀术 6、枪术 7、棍术 8、其它拳术:除规则规定的自选拳术内 容 以外的拳术。 9、其它器械:除规则规定的自选器械项目内 容以外的器械项目。 10、对练项目: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 器械对练。 11、集体项目
(一) 器械
• 器械分长、短、双、软器械。 • 枪、棍是长器械的代表,刀、剑是
短器械的代表。
• 棍法主要以劈、扫、戳、挑、撩、 拨等组成。
(二)对练
• 是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 上在预定的条件下进行的攻防的 假设性实战练习。其中包括徒手 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 练等。
(三)集体表演
• 是以六人以上的徒手或器械集体 演练,可变换队形与图案,并采 用音乐作伴奏,要求队形整齐, 动作协调一致。
• 5、65kg 第一名:格日乐图 Geri Letu(中国CHN) 第二名:冯英俊 Phung Anh Tuan(越南VIE) 第三名:埃瑞克凯利 Eric Kelly (菲律 宾PHI) 布拉特 Murgaev Bulat (白俄罗斯BLR)
• 6、70kg 第一名:李 杰 Li Jie(中国CHN) 第二名:比力妥夫 Beletov Janhuvat(俄罗斯RUS) 第三名:麦克尔 Michael Norman(美国USA) 曼苏尔 Mansour Norouzi (伊朗IRN)
2秒以上。 (五)三种不同组别的跳跃。
二、完成套路的时间
(一)长拳、南拳和刀、剑、枪、棍的自 选套路,不得少于1分20秒(成人组)。
(二)太极拳自选套路3~4分钟(到3分 钟时,裁判长鸣哨示意)。
规定套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6分钟(到5分钟时, 裁判长鸣哨示意)。
(三)太极剑、集体项目3~4分钟(到3 分钟时,裁判长鸣哨示意)。
• 近代有明末清初由陈王廷所创的太极拳 (陈式)为现代人最为热衷的健身方式 之一。
、周秦以来的武术运动
1. 商周时期的武舞,庠序中的射御、习舞干戈。 2. 春秋战国后的“角试”。 3. 吴、越时期的制剑术,盛行配剑。 4. 秦汉盛行手搏、击剑等。 5. 唐朝实行武举制。 6. 宋元时期的对练,民间练武活动蓬勃兴起。 7. 明清时期是武术发展时期,流派林立,拳种纷呈。 8. 近代,冷兵器的出现,武术运动着重于强身自卫。 9. 民国时期出现了许多拳社、武士会、体育会等。 10. 新中国武术发展的“五次浪潮”。
• 9、85kg 第一名:贾法瑞 Mohammadreza Jafari(伊朗 IRN) 第二名: 阿希斯 Assis Andre(巴西BRA) 第三名: 巴塞尔 Basel El Kenang (埃及EGY) 克塞克 Kesek Krzystof (波兰POL)
• 10、90kg 第一名:沙巴尼 Ali Asghar Shabani(伊朗IRN) 第二名:卡木塔夫 Kamutaev Timur(俄罗斯RUS) 第三名: 拉萨夫 Mehdiyev Rasaf (阿塞拜疆AZE) 威 尔 Wael Moursi (埃及EGY)
(三)、儿童组:不满12周岁
五、进场、退场、起势、收势、 套路计时、配乐与礼节
第三章 评分方法与标准
一、长拳、太极拳、南拳、剑、刀、枪、棍的评分方法 与标准
(一)评分裁判员的组成:
由评判动作规格的裁判员3~5名和评判演练水平 的裁判员3~5名组成。
(二)裁判员评分:
各项比赛的满分为10分,其中动作规格分值(完 成分)为6.8分,演练水平分值为3分,创新难度分值 为0.2分。
三、名次评定
1、个人单项名次 2、个人全能名次 3、集体项目名次 4、团体名次 5、得分相等的处理 (1)个人单项得分相等时 (2)个人全能得分相等时 (3)集体项目得分相等时 (4)团体总分相等时
四、运动员年龄组别
(一)、成人组:18周岁以上 (含18周岁)
(二)、少年组:12周岁至17周 岁
四周内沿应标明5cm宽的边线,其四周至少有 2m宽的安全区,在场地的两长边中间各做一条 长30cm、宽5m的中线标记。
集体项目的场地为长16m、宽14m,1m宽的 安全区,四周内沿应标明5cm宽的边线。
比赛场地上空从地面量起,至少有8m的无 障碍空间。
两个比赛场地之间的距离6m以上。
(四)搏击运动
• 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 规则进行斗智较力的对抗练习形 式。分为散手、推手、短兵三项。
第三节 武术的特点和作用
一 、特点
1. 既有搏斗运动,更有套路运动。 2. 具有攻防技击性。 3. 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
(“内”指心、神、意、气等内在的 心志活动和气息运行。“外”指手、 眼、身、步等外在的形体活动。) 4. 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 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 劈打推压得进步,搬撂横采也难敌。 钩掤逼揽人人晓,闪惊取巧有谁知。 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 滚栓搭扫灵微妙,横直劈砍奇更奇。 截进遮拦穿心肘,迎风接步红炮捶。 二换扫压挂面脚,左右边簪桩根腿。 截前押后无缝锁,声东击西要熟识。 上笼下提君须记,进攻退闪莫迟疑。 藏头盖面天下有,攒心剁肋世间稀。 教师不识此中理,难将武艺论高低。
武术运动基本知识
武术:是以踢、打、摔、拿、击、刺 等动作为素材,按攻守进退、动静 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的相互变化 的规律编成套路,或两人斗智较力, 形成搏斗。
第一节 武术的产生和发展
一、武术起源于生产劳动
•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为了 生存,必须靠群体力量同自然界 搏斗。狩猎中逐渐形成了武术套 路中劈、砍、刺的技能,这就是 今天武术技术的物质基础。
1、动作规格分的评定
2、演练水平的评定
3、裁判员的示分
4、应得分的示分
5、最后得分的确定
(三)总裁判长对最后得分的调整
第四章 自选套路的有关规定
一、长拳套路的内容规定 (一)弓步不得少于4次,仆步与虚步不得少于2次。 (二)五种拳法中冲拳不得少于5次,五种拳法和两种肘法,
必须有一种进攻性肘法。 (三)曲伸、直摆、扫转、击响四种不同组别的腿法。 (四)三种不同组别的平衡,其中必须有一种持久性平衡,达
• 3、56kg 第一名:李必金 Li Bijing(中国CHN) 第二名: 叶保明 Diep Bao Minh(越南VIE) 第三名:约琴夫 Joseph L.Pasiwat(菲律宾PHI) 高伯斯 Gombos Attila (罗马尼亚ROM)
• 4、60kg 第一名:金贵钟 Kim Guee Jong(韩国KOR) 第二名:杜 玉玳 Dongocdai(越南VIE) 第三名:阿尔伯特 Pope Albert (美国 USA) 提慕尔 Magomedov Timur(俄罗斯RUS)
二、原始社会的出现,促进武术向军 事战斗技能发展
1. 氏族公社时代的部落战争 2. 奴隶社会的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斗
争 3. 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的戚家拳 4. 现代军队中特种兵的搏斗术
三、强身除病的客观要求使武术成为体 育的一种手段
• 原始社会的猿猴舞、雀鸟舞、熊舞等。 《尚书》称之为“百兽舞”。由之后创 的有“五禽戏”、“象形拳”。(五禽 是指:虎、鹿、熊、猿、鸟。)
1、总裁判长1人,副总裁判长1~2人。 2、裁判组设裁判长1人,技术检查员1 人,评分裁判6~10人。 3、编排记录长1人,编排记录员3~5人。 4、检录长1人。检录员3~5人。 五、执行裁判的职责
第二章 竞赛通则
一、竞赛性质 (一)、竞赛类型分:
1、个人赛 2、团体赛 3、个人及团体赛 (二)、按年龄分为:
• 11、90kg+ 第一名:阿塔夫 Ataev Bozigit(俄罗斯RUS) 第二名:任艳兵 Ren Yanbing(中国CHN) 第三名:阿 森 Khaled Assem(埃及EGY) 萨叶达力 Sayedali Mirmiran
武术竞赛规则裁判 法
第一章 竞赛组织机构
一、竞赛委员会 二、竞赛监督委员会 三、仲裁委员会 四、执行裁判的组成
、作用
1. 改善和增强体质 2. 提高防身自卫的能力 3. 磨练意志,培养道德情操 4. 娱乐欣赏,丰富文化生活
少林寺
少林寺在1500多年的历史里,除了禅 学少林武功也闻名于天下,故有天下武 功出自少林的说法。棍是少林寺武憎使 用最早也是最广泛的器械。少林棍法讲 究;稳、准、狠。用臂膀之力,气要下 沉,出棍有力四两拨千斤,声东击西, 首尾呼应,大抢大劈,充分体现棍打一 大片的棍法特点。
太极拳 太极拳起源于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
创始人陈王廷,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 史。三百多年来已形成了陈、杨、武、 吴、孙五大派系。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 ,刚柔相济,是既可技击防身,又能增 强体质、防治疾病的传统拳术。今天表 演的为二十四式太极拳,是在1956年以 杨式太极拳架为基础而改编的简式太极 拳,堪称练习人数最多,适宜人群最广 的太极拳。
• 7、75kg 第一名:侯塞因 Hosein Ojaghi(伊朗IRN) 第二名:苑玉 宝 Yuan Yubao (中国CHN) 第三名:爱默生 Almeida Emerson(巴 西BRA) 佛拉扬 Eduard folayang (菲律宾PHI)
• 8、80kg 第一名:柳海龙 Liu Hailong(中国CHN) 第二名: 甘 能 Gamal Ghanem(埃及EGY) 第三名:阿土尔 Porsukov Artur(俄罗斯RUS) 吴志鸿 Wu Chin-Hung(中 国台北TPE)
第一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成绩表
• 1、48kg 第一名:石旭飞 Shi Xufei (中国CHN) 第二名: 拉 比 Rabie Gamil (埃及EGY) 第三名:游辉平 Yu Vi Ping (中国台北TPE) 潘国荣 Phan Cuoc Vinh (越南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