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也需要礼仪

家庭也需要礼仪

家庭也需要礼仪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家庭也需要礼仪大冶电大社区教育讲师团程丽果中国是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声教远播于海外。

相传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周公制礼作乐,就提出了礼治的纲领。

其后经过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

良好礼仪的关键,离不开家庭。

家庭是一切思想与行为产生的源头,包括礼仪、教养、价值观、道德规范、社会伦理等等。

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学会如何孝敬父母和亲人,人们在家庭中寻求舒适与支撑,从而自然而然的帮助其他家庭成员,反过来,也帮助自己。

良好的礼仪和对他人的关心是家庭和谐的粘合剂,对婚姻关系来说尤其如此。

婚姻不和谐的一个主要原因产生于一方开始把另一方的爱看成是理所当然。

那么夫妻之间怎么相处呢话说东汉时期有个叫梁鸿的,他很有学问,是一方名士,可是不愿意做官,和妻子两个人隐居在霸岭山中,以耕织为生,后来梁鸿就到了吴国,就是现在无锡那一带,以给别人舂米为生,妻子孟光依然全心全意侍奉着丈夫,每当梁鸿归来的时候,这个妻子总是把做好的饭放在小木盘上,然后把这个小木盘向上举到眉毛上面一点,和眉毛相齐,所谓齐眉,送到梁鸿的面前以示敬爱。

后来有一次,梁鸿的雇主一看,这个舂米的人真的不得了,能够让自己的妻子这么尊重自己,赶紧对他以礼相待,这就是举案齐眉的故事的由来。

举案齐眉以外,叫相敬如宾。

这个故事是什么时候呢,比东汉要早,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大夫叫臼季,奉命出使,结果到了一个乡下的地方,看到一个柳树下,有一对百姓一样的普通人,夫妻两人,在那里你谦我让,相待如宾,他就感到很奇怪,在一个农村的地方,怎么这两个人这么讲究礼数,后来一了解,那人叫郤缺,然后把他推荐给晋国的国君,后来这个郤缺就做了官,这个故事后来留下来,我们叫相敬如宾。

红楼梦里面王熙凤她看到贾宝玉和林黛玉他们在一起,她说你们怎么相敬如宾,结果搞得林黛玉脸一下子红了,因为什么道理呢,王熙凤她不学无术,她不知道这是一个讲究夫妻礼仪的一个专用词。

相敬如宾和举案齐眉我个人感到我更希望夫妻之间是相敬如宾,家庭平等,我认为举案齐眉的主人公梁鸿他当时可能就没有听说这个相敬如宾,我觉得定位梁鸿应该叫“超男”,超级大男子主义,我们现在还是相敬如宾比较好。

另外我记得在东汉的时候,还有一个有名的儒士他叫樊英,他算是比较早的推出男女平等的这样一个人吧。

根据这个后汉书记载,樊英有一次生病,结果他的妻子派丫鬟来问病,就说你身体怎么样了,那么樊英就起来给她还了一个礼,照理说在家里我是老爷,你是丫头,我怎么能够还礼呢,结果樊英说,在家庭当中,妻与夫齐等,地位平等的,今天丫鬟来是代表着我的妻子来看我的,我应该还之以礼,所以这个呢是引为美谈,你看当时就已经说了,夫与妻齐等,那时候男女平等的观念已经显现出来了,以前如果说这个人惧内,总是让人感觉这个人不咋地,我记得《笑林广记》当中说的很多笑话就是耻笑那些惧内的人,现在不太一样了,惧内好像已经成为男士的一种美德了,过去妻子要是强了厉害了那叫悍妇、泼妇,是为人所鄙夷的,现在好像倒过来了,如果说女士比较强,女强人,男士害怕你,还引以为光荣,讲到这就会想到上海男人,但是我感到上海的男人并不丢脸,虽然我们讲到围裙丈夫,讲到妻管严,实际上他们用这种方法表达了家庭夫妻之间讲究礼仪、恩爱,我觉得不管是女强男强,夫妻互相尊重、生活和美,夫妻和谐如琴瑟调和就可以了。

说到夫妻关系的时候特别容易说到古代一个词,动不动叫休妻,也叫出妻,在荀子一篇当中有这么一句话,叫“孟子恶败而出妻”,后来郭沫若因为这个写了一篇很长的小说,叫《孟夫子出妻》,这个小说是怎么回事呢,说是孟子要沿孔子的衣钵,要胸襟博大,要做圣贤,那就不能够败坏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养吾浩然之气,恰恰孟子的妻子特别漂亮,所以孟子在她身边的时候往往就会心襟动摇啊,他就矛盾了,一方面是孔子,先师在那儿,一方面是他心中的心魔,看到妻子他动心呢,两边斗争非常厉害,到最后没办法,就把妻子休掉,但是还没等他说出这个话,她妻子懂事,自己先走了,这是郭沫若的一个小说,他是有戏说成分的,在儒家留下来的书当中,确实有孟子休妻这样一件事,就是孟子有一次回家,回到卧房,看到自己妻子骑居,骑居是什么呢,就是两个腿放在前面,就是坐没有坐相,不雅观,结果孟子回去告诉自己妈妈,我妻子不礼貌,在家里不礼貌,我要把他休掉,他妈妈,就是孟母啊,孟母三迁的孟母,就骂儿子了,她说,圣人有云,家庭要讲礼制,你到了卧房应该先敲门,卧房你怎么不敲门就进去了呢,这才看到随便的东西,你应该是先招呼,妻子这样在自己的卧房当中,她不叫失礼,是你不对,结果骂了儿子一通,没有休妻成功。

●夫妻相处的礼仪下面是一些有助于婚姻和谐的行为忠告:★无论大事还是小事,都要学会妥协。

特别是在言语上,其实谈话礼仪有四个不准,不打断对方,不补充对方,不纠正对方,不质疑对方。

★确保配偶在家庭成员面前享有一定的地位,不要贬低对方。

★即使没有特殊的理由,也不时的赠送对方一份意外的小礼物。

★为对方的职业感到骄傲,并与之进行讨论。

★涉及孩子的任何问题,多和对方平等的协商,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平等的爱与关怀。

刚才孟子那个故事当中,孟子的母亲,实际上是孟子妻子的婆婆,她们两是婆媳关系,由此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家庭当中另外一个由姻亲引起来的关系,那就是婆媳关系。

好像婆媳关系是现在所有关系当中最难处的,超过了翁婿这些同样对等的关系,大家觉得为什么研究家庭学,社会学,婚姻学的,对这个问题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包括母亲和儿子之间,是一种情人关系,心理学上叫俄狄浦斯情结,还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这样的种种说法,但是我想这里面不管哪一种说法,无论是婆婆,无论是媳妇,我感到这里面都要讲究自己在家庭中的身份和地位,婆婆你是长者,媳妇你是小辈,长对小怎么样,小辈对长怎么样,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作为儿子,既要处理好和母亲的关系,又要处理好和自己妻子的关系,我们通俗来讲,就叫三夹板,三夹板能做好,那么就能保持婆媳关系好。

我觉得做好三夹板特别不容易,经常有丈夫被妻子提问,我要是跟你妈两个人一起掉进河里,你先救谁,你得说。

这可能是所有男人碰到的最难最难的一道题目了。

我觉得这个问题,提的方式本身就不对,如果要我回答,我会两个人同时救,什么道理呢,我感到在这个里面,尽管一个是血缘关系,一个是姻亲关系,但是在家庭生活当中,我们不能认为血缘关系一定高于姻亲关系,如果有这个观念的话,这个家庭不会和睦的,不管是血缘还是姻缘,都是亲人,天下的妻子们注意一点,千万不要提这个问题了,注意,爱情和亲情,血缘姻缘是同样的重要。

转回头我们再说婆媳之间相处,古代典籍当中就有相关的礼仪规定,《礼记》中就有记载,丈夫对妻子很好,丈夫对妻子好,但是婆婆如果说不愿意的话,你就要把她休掉,丈夫和妻子不好,但是媳妇对婆婆很好,婆婆要她的话,你要一直陪伴着她,这么看来最后的决定权主要在婆婆,也有教我们去处婆媳关系的,在《左传》中,有句叫“姑慈而从”,姑就是婆婆,“妇听而婉”,教你们怎么去相处,我觉得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如果婆婆是慈的,应该听,如果说讲的不对的,你婉言的表示出婆婆这样做不对,但是说话的方式很重要,到了东汉,汉书作者班固的妹妹班昭写了一个《女诫》,开始提出了一个词,叫“曲从”,就是婆婆哪怕是不对的,恶婆婆,你也要委曲自己听从,这样就导致了后来有许多家庭悲剧,一个是孔雀东南飞,主要写刘兰芝嫁到焦仲卿家,为婆婆所不容而被休回娘家,后刘兰芝的哥哥又逼其改嫁,最后刘焦两人相继自尽。

刘兰芝的事情,现在想起来,我们仍然为刘兰芝打抱不平,但是又埋怨焦仲卿,他没有做好两者之间的工作,没做好沟通工作,所以儿子也有责任。

另外一个就是宋代大诗人陆游,他和自己的妻子唐琬,夫妻关系很好,但是婆婆不接纳唐琬,婆婆老是在儿子面前说她坏话,陆游因母命被迫与妻子离异。

后来二人曾在沈园相遇,发现唐琬已经嫁人了,陆游在壁上题了一首《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园春色宫墙柳,唐琬就和了这首词,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不久唐琬便抑郁而死。

●与父母相处的礼仪结婚以后,配偶的父母将成为家庭的一部分,并理应享受到相应的待遇。

因此,从结婚之初你就应当给予他们爱和尊敬,这样做不仅会为你赢得他们回馈的爱和尊敬,也有利于增强你和配偶之间的关系。

★欢迎父母的造访,不要表现出勉强之意。

★尽量多的安排孩子与父母见面。

★不要把照看孩子看成是父母理所应当的责任。

体谅他们也会为自己的问题而操心,不要滥用父母的关心。

★不要在孩子面前批评父母,提及他们的时候永远都要充满爱和尊敬。

★如果父母的行为超越了可接受的范围(比如在批评你和孩子的时候),你应当有技巧的、温和的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保持冷静,控制情绪,积极主动将有助于事态向好的方向发展(记住,无论你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僵持到怎样的程度,都不要因此断绝祖孙之间的来往)。

在中国,我们许多家庭都有一个传统,就是祖父母与子孙同住,虽然社会上对这种现象多有争论,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几代人共同生活的家庭团结得更为紧密,孩子们也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爱和智慧。

接纳父母同住,意味着你必须“一直保持宽容”。

你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你爱他们,而他们爱护你的时间也一定远远的超出了你的记忆。

让我们来看看与父母同住的有利方面吧:祖父母对于孙辈的成长和教育将做出超乎想象的贡献。

如果几代人都能够有效的自我控制,学会合作和牺牲,宽容彼此的不同,新生活就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

★给父母留出个人空间。

父母在他们自己的房间里感觉更轻松自在,另外,他们也需要空间存放私人财物。

子女不应翻看老人的信件、个人财物、抽屉和衣橱,除非老人没有行动能力。

如果由于健康、法律或者经济因素必须了解某些信息,你应当直接向他们询问,而不是背着他们做什么。

要知道,互相信任对于两代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十分重要。

★不要因为父母在,就为他们分派太多的家务或者看孩子的工作。

毕竟父母不是保姆。

尽管他们很可能愿意多做一些事情,来回报你在住所或者经济上的帮助,但他们也不应该被看成是保姆或者小时工。

如果父母身体健康,他们也许会在你工作、外出或者旅游的时候帮忙照看孩子,但你不应该滥用他们的劳动。

无论父母对于家庭支出能否提供经济上的支援,你都不应根据他们财产的多少来决定自己对待他们的方式。

作为父母,理所应当得到你的爱和尊敬,因为没有他们,就不可能有你。

★让父母的房间充满欢乐,如果有可能,为他们准备电视机。

父母的房间应该是温馨的、整洁的、舒适的。

在他们的房间里摆放一些珍贵的纪念物、照片,或者几件他们用过的家具。

这样会让父母从独立生活到依靠子女的调整过程变得更容易些。

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将使他们得到一种必需的尊严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