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学试卷学校管理学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910年,清政府学部曾审定__________等人所著____________一书,作为初级师范学堂正式教材。
2、学校管理规律有客观性、普遍性、特殊性、三个特点。
3、办学要依靠学校全体成员,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依靠教师。
4、计划是指对未来的工作作出规定和安排。
5、学校领导体制反映学校内部的领导的结构方式以及校长的地位和权限范围。
6、校长作为学校的主要领导管理人员,其职责概括地说,对外代表学校,对内负责全面行政工作。
7、新的学校领导管理人员的产生主要有三种方式,即任命制、选举制、招聘制。
8、学校管理学是科学________与________发展趋势的产物。
9、学校目标的确立必然具有________,学校组织的方向反映着________的要求。
10、制定计划的依据有来自上面的、来自理论的和来自理论的。
11、在研究或在实际工作中选用管理方法时,不能不考虑工作________和管理________的特点。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就学校而言,目标管理中的目标是指( ),以完成育人任务为核心。
A.教育目标B.管理目标C.培养目标D.学校工作目标2、我国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精神中,( )是体现育人质量管理的总体要求。
A.实现全面发展B.注重全面要求C.面向全体学生D.培养“四有”人才3、我国学校理想状态的管理方式应该是实行( )管理方式A.封闭式B.开放式C.独裁式D.民主集中制4、目标管理的概念被引进教育领域的时间是( )。
A.60年代末B.70年代末C.70年代初D.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5、以下模式中,目标达成度较大的一种状态是(65)。
6、学校管理工作中的教学为主,学校工作整体性原则,其主要作用范围是( )。
A.指导人们端正办学方向B.指导处理校内平行工作关系C.指导对人的管理工作D.指导对内处事及其过程7、学生入学后,在校学习期间的管理工作内容主要有( )。
A.学籍管理B.生活管理C.社团管理D.以上都是8、以下信息沟通网络形式中,反映在组织中以某一主管人员为中心的人际关系的是( )。
A.链式B.轮式C.全通道式D.都不是9、学校中对人的管理是指( )。
A.对教职工和管理B.对学生的管理C.对教职工和学生的管理D.都不是10、对不明确工作方向者给予及时指点,使这些人员进一步明确为什么干、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以避免继续盲目行动,这是实行环节中的( )。
A.教育B.指导C.组织D.协调11、检查的方式有多种,以时间为标准,可分为( )。
A.平时的分散检查和阶段性集中检查B.专题检查和全面检查C.短期检查和长期检查D.自检、互检和专检12、学校管理活动一个周期过程的终结环节是( )。
A.计划B.实行C.检查D.总结13、学校管理工作内容是多方面的,对不同内容的管理对象需要用不同的管理方法,这体现了学校管理方法具有( )。
A.目的性B.多样性C.灵活性D.针对性14、实行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具体做法包括( )。
A.“以点带面”B.“区别对待”C.“突出重点”D.ABC都包括15、对于“校长负责制”,以下哪种理解是正确的( )。
A.就是“校长负责”B.就是校长个人包揽学校一切事务C.“校长”加“负责”的一种制度D.学校在上级宏观领导下,以校长全面负责为核心,并同支部监督、教工民主管理相结合的学校领导关系结构体系16、学校组织按活动的内容性质可分为( )。
A.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B.固定性组织和临时性组织C.政治组织、行政组织、群众组织、学习组织、学术性组织D.直线式组织和功能式组织17、我国中小学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系统、基本框架形成于( )。
A.50年代初B.50年代末C.60年代初D.60年代末18、学校行政组织系统中,实施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组织机构是( )。
A.校务委员会B.教导处C.行政会议D.教职工代表会19、我国中小学行政的最高负责人是( )。
A.校长B.书记C.教导主任D.总务主任20、在目前新的学校领导管理人员产生的主要方式中,比较合乎国情和可行的是( )。
A.任命制B.选举制C.招聘制D.都不是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学校管理原则:学校管理原则:是学校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为实现预定的目标进行共同活动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管理者采取有效手段管人管物理财等各项育人事宜必须依循的行动准则。
2、学校领导体制:即学校领导管理体制,是学校组织制度的核心,学校领导体制的基本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反映学校内部的领导结构方式以及校长地位的权限和范围,二是反映学校的上属领导关系3、计划性观点:是学校管理工作要有预测,有目标,有相互联系的内容安排和有序的进程步骤,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指导行动的方案。
4、专检::是由由学校领导专门组织的一种检查方式,这种检查方式有比较明确的目的和比较统一的标准,有集中进行的时间和专门人员。
5、领导素质:是指领导人员为履行工作职责,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和修养,它是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的保证,对于提高管理的整体效益有重要的意义。
6领导能力:是指那些影响管理活动效率,使管理活动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个别特性。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何谓目标?它具有哪些特征?目标: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和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个人,群体或组织以预测为基础,按一定的价值观,对自身所确立并争取到最终结果的标准规格或状态。
其特性:指向性,社会性,可行性,层次性。
2、思想领先、学校工作方向性原则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一、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要思想领先,实质就在于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去指导学校工作,去观察和分析学校内外的各种现象,解决各种思想和实际问题。
二、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要思想领先,应在学校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和宣传党与国家的方针政策,各级管理者一定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以提三,在学校管理工作是要思想领先,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加强教育思想的领导,学校管理者要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去教育和引导学校成员,要善于把这种思想体现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
四,在学校管理工作是要思想领先,就应加强思想荛和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是教育单位,决定着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具有教育性,不仅是教育活动,而且管理活动及各项管理措施都要体现和发挥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3、简述实现学校经济效益的主要表现。
一、在教职工的人力资源方面,既要克服和消除人浮于事的现象,在定员定编范围内完成学校工作任务,使人员工作满负荷,又要考虑各人的条件,合理安排,充分发挥他们的了聪明才智和潜在能量,做更多更好的事。
二、在物质资源方面,要合理使用,尽可能地延长使用期,提高利用率,杜绝浪费和防范不应有的损坏,三,在财力资源上,要精打细算,用于急需之需,把钱用在要用的地方,此外,还有时间等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等。
4、简述学校目标管理的活动程序。
学校目标管理的程序可分为三个阶段:目标的确定,目标的实施,成果的测评。
目标的确定:这是学校目标管理的第一步,学校是有自主权的独立体,确立目标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目标的提出:一是上级的命令,二由学校领导管理者的设想,三是学校师生员工的建议,通过上下沟通,学校领导管理者同学校成员共商,形成各方可接受的工作指向。
目标的实施:目标实施是通过学校管理工作过程及其各环节体现的,这个阶段的中心是促使目标达成度逐步扩大,关键是激励人的精神和心理状态的不断完善。
成果的测评:经过目标的实施,学校目标分解为各部门和成员个体间的具体目标,最后成果形式是不同的,根据目标管理的要求,还应对目标本身进行评定,成果与目标之间一致或基本接近,可能是目标要求过低,成果与目标距离较大,也可能是目标要求过高,因此要评定目标,进而改进目标。
5、学校管理过程中运用教育方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作为学校管理方法的教育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各有独特的作用,教育方法贯穿于学校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各项活动过程的始终。
2说服教育行政措施是相辅相成的两种管理手段,教育方法的核心是通过各种说服教育,对学校成员进行教育,行政措施应以说服教育为基础,执行行政命令时也就继续进行说服教育。
3是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是相互联系的两种激励手段。
精神鼓励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要,是运用教育方法时要考虑的问题,而物质方面也是为了满足成员间物质的需要,是管理中运用经济的方法。
五、论述题(10分)举例说明办学如何依靠教师?一要依靠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和实际承认教师的崇高地位,学校育人,需要各类人员的共同努力,而主要的直接的工作则由教师进行的,一所学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的思想和业务水平决定的,学生质量的高低,主要是受教师工作质量制约的,教师在学校总体工作中占有的特殊崇高的地位,发挥着突出的作用,要加强对尊敬教师的宣传,使人们正确认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不仅是理论问题,而是突出的现实问题。
二要依靠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和切实掌握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是劳动者,教师从事的是教育劳动,是一种与其它劳动有相同之处而又有不少异同之处的劳动,教师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其特点是为教师是复杂性劳动,教师是是创造性劳动,教师是示范性劳动,教师是个体性劳动,教师工作是一种集体协作劳动,教师工作是一种具有较长周期的劳动。
三要依靠教师必须逐步改善和不断创造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必要条件。
改善和创造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条件,是学校领导真心真意依靠教师的表现,重视教师的地位,不是一句空话,发挥教师的作用,也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关心教师的工作,是党和国家一贯主张,也反映在学校管理工作的成功经验之中,学校管理者要极大地动地关心教师,而努力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要从教师的实际需要和困难的最大问题抓起,学校领导者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解决教师的问题。
六、分析题(10分)×学校的王校长同校总支部书记、副校长、教导主任和总务主任等人商议,作了明确的分工,要求各司其职。
王校长尽可能地到各年级组走走,同老师谈谈,了解情况听取意见;有时,也到课堂听课……。
但是他对教职工、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和意见,很少直接表态。
一次,有位物理教研组组长提出,实验器材不足,要求学校解决;有位班主任反映,学生课外作业负担过重,希望学校采取协调措施;……对于这一切,王校长总是说:“我知道,这个问题是副校长主管的,你去问他”;“这个问题是总务主任管的,请他帮助解决。
”这样,隔了一段时间,教职工中产生一种议论:“王校长有职无权”。
王校长却说:“不!我是有权的,学校里重大事情都在行政会议上讨论决定。
但我们有分工、负责执行的,该谁具体管,就谁具体管,不能大事小事都我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