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力资源调研及分析报告

人力资源调研及分析报告


规划必须适应政治、法律、经济
(2)企业的人力资源特征 年龄、资历、文化、技术、管理等结构 (3)企业的文化特征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4)企业的发展战略 服务于企业战略 (5)工作的组织分布 空间分布、隐私、技能要求、业绩肯定 工作流程的可塑性等
3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3)组织机构
分析
公司目前采用的是职能 性组织机构。 优点: 能发挥职能机构的专业 管理作用,对下级工作的指导 更细,减轻了直线主管的负担, 管理者实行职能分工,使对管 理者的选用和培养变得容易。 缺点: 职能型机构妨碍了必要的集中 领导和统一指挥,形成多头领 导,可能造成管理混乱 不利于明确划分直线人员与 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容易造 成争夺权力、推卸责任。
10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三、招聘与选拔系统(选人) 1、人员招聘实施内容 1) 招聘需求分析; 2) 岗位能力胜任分析; 3) 招聘程序与策略、渠道分析; 4) 招聘 5) 岗位管理和特殊要求、应对方案;
企业招聘未落实以下相关要 求: 制订岗位人员任职说明书, 明确岗位能力需求。 招聘环节对于重要岗位和 管理岗位人员必须由专业部门 主持面试 岗位选拨和竞聘必须制订的 相关的规则要求。 员工流失措施方案主要考虑 组织的文化、福利、成长方面 的要求。
5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5) 建立员工发展规划基制
员工 发展:员工在认同企业价值理念,遵守各项规 章制度的基础上,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发 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最佳业绩。 (1)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根据企业经营发展的实 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新的激励措施办法,鼓励员工自 我发展,自我提高。 ( 2)建立后备人才库。根据经营发展的实际情况, 在对员工进行全面考核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员工发展 方向建立后备人才库,保证企业经营管理顺利发展。 (3)强化对员工的培训。通过为员工提供针对性的 分析
对人员的流失应建立沟通和分析机 制,制订企业留人机制。
14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四、人员配置和使用系统(用人)
1、岗位设置 岗位能力的确定可根据分析法和 经验得出,岗位专业能力要求对口的 人员经历。 岗位应形成明确的职责说明书和 岗位能力要求。 2、人员配置 对配置的人员根据岗位要求的能力 进行适岗能力评价。 对不能胜任岗位能力的人员进行调 整。 3、人员使用
职权
3. 4. 5.
工 作 内 容
3. 4. 5. 6. 7. 8. 9.
1. 主要目标 2. 3.
实现本公司的年生产经营计划和利润目标; 完善企业制度,减少人为因素,规范企业管理,塑造企业文化; 理顺企业内部管理关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与岗位分析现状及改善思路
7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二、素质测评与岗位分析系统(识人)
1、人员素质测评 对人的能力水平及倾向、个性特点、行为 特征等进行系统客观和衡量评价。 1)测评内容: (1)能力 (2)风格 (3)行为 2)测评方法 (1)笔试和面试 (2)心理测试 (3)调查法 (4)行为模拟和观察 企业目前未建立人员测 评标准,对人员的能力和素 质的测评停留在感观; 目前对人员素质的测评 主要以面试为主。
分析
员工使用应从员工试用、调岗、考 核方面进行。
招聘根据内部需求进行,解 决目前现实中人员的短缺,在 人才市场上招聘熟练相关人员, 对人员的特性要求没有要求, 倾向于有一定专业能力,听说 的人员; 目前没有内部招聘制订,企 业没有考虑内部人员,不能给 予内部员工晋级机会; 没有进行员工智商及情商的 选择,主要从岗位实践中进行 人员能力的评价; 员工离职制度已进行规定, 但对员工离职没有进行分析, 目前没有相关的留人机制,薪 酬制度
有多少事要用多少人去做。
(2)人与事结构配置分析。根据不同性 质和特点的事,选拨有相应专长的人。 (3)人与事质量配置分析。合理使用人
力资源,根据员工身体状况、教育程度、
实践经验等因素,将员工安排在相应能级 的岗位上,使每个员工工作能力水平与岗 位要求相适应。 (4)人与工作负荷是否合理状况分析。 合理设计员工工作负荷量,保证员工身心 健康。
16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五、培训和开发管理系统(育人)
1、培训规划的主要内容(六项)
1)针对企业意识、理念、技能,确定的 培训项目。 2)针对企业人员的适应需求、突出能力, 开发培训内容,内容具有超前性。 3)对培训进度表,教学方式,培训环境 进行设计。 4)考核培训成败,评估学习效果,考察 工作中运用情况等进行评估。 5)培训资源的筹备,企业内训、外部委 托方式、与外部机构合作培训等。 6)确定经费来源,分配与使用,进行培 训成本——收益计算,制定培训预算计划。 分析
4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4) 人员配置需求分析
(1) 人与事总量配置分析。人与事总量 配置涉及人与事的数 量关系是否对应,即 分析
企业目前没有对具体的 岗位进行设置,没有三定 (定岗、定人、定责)要求 的实施; 岗位能力需求也未进行 明确,因此无法选用合适和 专长的人员; 没有进行人员能力评估, 无法确定人员的适岗能力要 求; 岗位工作强度没有进行 测试,生产节拍没有进行核 算,因此无法测定岗位劳动 强度。
15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人员配置和使用分析和改善思路
■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组织机构设定和组织
职能设定、调整具体的工作岗位,附予明确的
职责并进行确定具体的岗位人数,根据岗位需 求确定岗位能力需求;
岗位设置 人员配置 人员使用
■根据岗位需求配置相关人员,确定岗位人员
的工作目标;
■新员工试用期满后,因其岗位技能、工作态 度等暂达不到所在岗位要求,需延长试用期, 延迟转正,在试用期间因表现不能满足企业规 定、技能及要求经考核后予以陶汰,对员工技 能及表现不适合在岗位继续工作,但有其他适 合岗位时可调岗。 3)人员考核,根据企业的绩效管理要求对人员 的使用进行有效管理。
企业建立完善的人员素质和岗位分析管 理,以确定企业需要的人员,能力、风格、 行为方面进行评估; 对人员的测评不光以面试和笔试,还应 测试心里,关注人员的情伤,背景调查以 了解专业背景; 建立具体岗位的职能要求,从教育、经
人员素质测评
岗位分析和职务确定方法
历、经验、专业方面进行确定;
明确岗位横向和纵向的交流要求; 岗位的职能、明确的目标要求。
分析
3)人员职业能力评估
8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分析 2、岗位分析和职务确定方法
1)岗位能力要求分析
2)岗位职能确定 3)岗位描述
XXXX 有限公司
岗位描述书
岗位名称 学历要求 职称 /技能 等级要求 直属上级 直属下级 职责范围 总经理 大学以上 XX 类专业、 中级以上职称 董事会 部长、管理者代表 相关 协调部门 企业各部门 岗位定员 性别要求 经历要求 1 不限 岗位编码 年龄要求 40 下
是 否
通知录用,并 组织体检 初步录用及 岗前培训
否 试用期评估 是
签定正式录用合同
1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2、招聘
1)招聘需求分析
内、外部环境分析
2)岗位分析及胜任力 (1)基础性胜任特征 (2)鉴别性胜任特征 3)内、外部招聘 (1)渠道 (2)优点和缺点 4)人员甄选 (1)简历筛选、笔试或面试、心理测 试、情景模拟或评价 (2)人员录用 5)员工离职 (1)原因分析 (2)留人机制
构建企业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实践企
业的运营管理; 建立企业稳定的管理模式, 疏理企业人 员定位和核心职能,实现企业良好的职能 管理; 解决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岗位、职能、人 员的关系问题,选择合适的人员,让其在 合适的位置,发挥应用的效益; 建立员工激励机制和成长平台,让员工 在企业有归宿感、成就感。
企业目前激励机制不健 全,没有让员工在生产工作 中获得成熟感; 企业未把员工当作资源, 更不谈人才; 员工在企业成了干活的 机器,没有成长,没有培训, 员工没有归宿感; 企业以人为本,没有很 好的用人机制,谈不上企业 良好的管理和发展。
培训,开发员工的潜能,搭建个性化的发展空间,提
高员工的业务技能,更新员工的知识观念,帮助和促 进员工不断发展、提高,使其能力不断和企业发展的 要求相符合。
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一、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1)人员供给分析
公司目前人员380名,管理人员39名,后 勤保障人员20名,员工160名。 (1)供给渠道: ①大中专应届毕业生; ②复员转业军人; ③失业人员等; (2)影响因素: ①员工流失较大; ②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不够; ③人员能力不符合企业要求
分析
公司目前采用的人力供应系统。 优点: 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人员 容易招收。 人员 缺点: 企业没有制订人员能力需求 标准,造成人员要求低; 人员能力不足,企业需要花 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人员培 养; 企业成长机制不成熟容易造 成人员的流失。
五年以上 XX 行业管理经验
企业目前未建立从事岗 位的工作经验要求或有适合 岗位的个性要求、能力、技 巧及专业背景需求; 岗位未设定需要解决的 业务内容和要点、横向(部 门)交流和纵向(上下级) 交流的要求。 未形成企业的岗位描述 文件,为后续的工作指导、 人员编制、招聘提供规范。
全面管理本公司产品的生产、经营、销售、企业内部管理及对外重大事务处理 1. 2. 对本公司发展规划、投资计划、研发有决策权; 对本公司文件有审批权或否决权; 对各职能部门的总体经费支出有审批权否决权; 对直隶下级有监督、指导权; 对中层管理干部有任免权和本公司章程赋予的其他权利; 工作项目 1. 2. 根据国家政策、 市场发展及董事会决议, 全面规划本公司发展战略与投资方向; 制定和实施本公司的总体发展战略; 负责审核本公司投资项目计划、管理方案、业务操作流程; 确定本公司整体经营管理工作思路; 组织制定本公司年度生产经营计划; 监督各部门执行本公司各项制度、完成工作计划; 确定本公司的组织结构,规定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内部沟通; 建立健全本公司统一、高效的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 领导、协调、激励各部门的工作; 备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