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调试及流程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调试及流程

EH 工艺污水处理调试方法及微生物培养流程(一)、活性污泥的培养流程1. 向瀑汽池(好氧池)注入清水同时引入(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至一定水位,并注意水温。

2. 按风机操作规程启动风机,鼓风或开动液下瀑汽机。

3. 向好氧池投加经过滤的浓粪便水(当粪便水不充足时,可用化粪池和排水沟内的污泥补充。

),使得污泥浓度不小于1000mg/L ,BOD 达到一定数值。

4. 有条件时可投加活性污泥的菌种,加快培养速度。

5. 按照活性污泥培养运行工艺对反应池进行曝气、搅拌、沉降、排水。

6. 通过镜检及测定沉降比、污泥浓度,注意观察活性污泥的增长情况。

并注意观察在线PH 值、DO 的数值变化,及时对工艺进行调整。

7. 测定初期水质及排水阶段上清液的水质,根据进出水NH3-N 、BOD、COD、NO3-、NO2- 等浓度数值的变化,判断出活性污泥的活性及优势菌种的情况,并由此调节进水量、置换量、粪水、NH4Cl 、H3PO4、CH3OH 的投加量及周期内时间分布情况。

8. 注意观察活性污泥增长情况,当通过镜检观察到菌胶团大量密实出现,并能观察到原生动物(如钟虫),且数量由少迅速增多时,说明污泥培养成熟,可以进生产废水,进行驯化。

二、活性污泥的驯化流程;1. 通过分析确认进水各项指标在允许范围内,准备进水。

2. 开始进入少量生活污水或废水,进入量不超过驯化前处理能力的20%。

同时补充新鲜水、粪便水及NH4Cl 。

3. 达到较好处理后,可增加生活污水或生产废水投加量,每次增加不超过10〜20%,同时减少NH4C1 投加量。

且待微生物适应巩固后再继续增污水或生产废水,直至完全停加NH4Cl 。

同步监测出水CODcr 浓度等指标,并观察混合液污泥性状。

在污泥驯化期还要适时排放代谢产物, 即泥水分离后上清液。

4. 继续增加生产废水投加量,直至满负荷。

满负荷运行阶段, 由于池中已培养和保持了高浓度、高活性的足够数量的活性污泥,池中曝气后混合液的MLSS 达到5000mg/L, 此过程同步监测溶解氧,控制曝气机的运行,并进行污泥的生物相镜检。

三、调试期间的监测和控制在调试及运行过程有许多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主要有进水CODcr 浓度、pH 值、温度、溶解氧等,所以对整个系统通过感官判断和化学分析方法进行监测是必不可少的。

根据监测分析的结果对影响因素进行调整,使处理达到最佳效果。

1 、温度温度是影响整个工艺处理的主要环境因素,各种微生物都在特定范围的温度内生长。

生化处理的温度范围在10〜40C ,最佳温度在20〜30C。

任何微生物只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生存,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可大量生长繁殖。

在污泥培养时, 要将它们置于最适宜温度条件下, 使微生物以最快的生长速率生长, 过低或过高的温度会使代谢速率缓慢、生长速率也缓慢, 过高的温度对微生物有致死作用。

2、p H 值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物质代谢与pH值密切相关。

大多数细菌、原生动物的最适pH值为6.5〜7.5,在此环境中生长繁殖最好,它们对pH值的适应范围在4〜10。

而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曝气系统中,作为活性污泥的主体,菌胶团细菌在 6.5〜8.5的pH值条件下可产生较多粘性物质,形成良好的絮状物。

3、营养物质污水中的微生物要不断地摄取营养物质,经过分解代谢(异化作用)使复杂的高分子物质或高能化合物降解为简单的低分子物质或低能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通过合成代谢(同化作用)利用分解代谢所提供的能量和物质,转化成自身的细胞物质;同时将产生的代谢废物排泄到体外。

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素为微生物生长的条件。

废水中应按BOD5 : N : P=100 : 4 : 1的比例补充氮源、含磷无机盐,为活性污泥的培养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

4、悬浮物质SS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通过预处理悬浮物已大部分去除,但也有部分不能降解,曝气时会形成浮渣层,但不影响系统对污水的处理。

5、溶解氧量DO好养的生化细菌属于好氧性的。

氧对好氧微生物有两个作用:①在呼吸作用中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②在醇类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中需要氧。

且只有溶于水的氧(称溶解氧)微生物才能利用。

在活性污泥的培养中,DO 的供给量要根据活性污泥的结构状况、浓度及废水的浓度综合考虑。

具体说来,也就是通过观察显微镜下活性污泥的结构即成熟程度,测量曝气池混合液的浓度、监测曝气池上清液中CODCr 的变化来确定。

根据经验,在培养初期DO 控制在1〜2mg/l,这是因为菌胶团此时尚未形成絮状结构,氧供应过多,使微生物代谢活动增强,营养供应不上而使污泥自身产生氧化,促使污泥老化。

在污泥培养成熟期,要将DO 提高到3〜4mg/l左右,这样可使污泥絮体内部微生物也能得到充足的DO ,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

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要根据污泥培养情况逐步提高DO。

特别注意DO 不能过低,DO 不足,好氧微生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正常的生长规律将受到影响,新陈代谢能力降低,而同时对DO 要求较低的微生物将应运而生,这样正常的生化细菌培养过程将被破坏。

6、混合液MLSS 浓度微生物是生物污泥中有活性的部分,也是有机物代谢的主体,在生物处理工艺中起主要作用, 而混合液污泥MLSS 的数值即大概能表示活性部分的多少。

对高浓度有机污水的生物处理一般均需保持较高的污泥浓度,本工程调试运行期间MLSS范围在44〜5.6g/l 之间,最佳值为 4.8g/l 左右。

7、进水CODcr 浓度,进水中有机物浓度对处理影响很大。

8、污泥的生物相镜检活性污泥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各类微生物也呈现出不同的比例。

细菌承担着分解有机物的基本和基础的代谢作用,而原生动物〈也包括后生动物〉则吞食游离细菌。

污水调试运行期间出现的微生物种类繁多,有细菌、绿藻等藻类、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原生动物有太阳虫、盖纤虫、累校虫等,后生动物出现了线虫。

调试运行后期混合液中固着型纤毛虫,如累校虫的大量存在,说明处理系统有良好的出水水质。

9、污泥指数SVI,正常运行时污泥指数在80L/mg 左右。

以上适合(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活性污泥培养:(三)、固体微生物菌团的培养流程:微生物制剂-废水处理微生物的培养(分两个阶段)1、第一阶段:从我公司发的微生物菌团中取出一半,根据实际情况分批投加,投加方法如下:⑴将原水用热水配制成22C左右稀释水,按1: 20的比例将微生物菌团用稀释水稀释(可在塑料桶中进行),并搅拌数分钟,然后用小空气泵进行曝气,时间为12小时左右,使微生物菌团恢复活性。

⑵将恢复活性的微生物菌团倒入EH曝气池(好氧池)内,进行闷曝(即切断进水和出水,保持池内装满污水),时间约为1昼夜左右。

⑶然后按以上方法将第一阶段的微生物菌团全部投入曝气池中。

⑷投完后的第二个工作日,注入1-2个小时的原水,然后继续闷曝。

⑸每天注入水量逐渐增加,并观察微生物的挂膜情况,所有污水进行处理后便可以正常运行。

(6 )第二阶段:正常运行一星期后,可根据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或经过处理后的出水水质情况将剩余的微生物菌团按第一阶段的方法将剩下的微生物菌团投入到曝气池中。

一般第一阶段投加后就有明显效果,第二阶段为巩固效果作用。

投加时间最好为上午气温较高时,以保证效果。

(7)微生物制剂(BI-CHEM DC 2010XL )也能直接加到进水或曝气池中。

对有毒废水或水力停留时间短的系统,建议加入系统前进行30-90分钟的水合,每磅产品用2加仑水。

为达最好效果,混合水的温度应在21 C -31 C之间。

(四)、液体微生物菌团的培养流程:(1)为方便应用,微生物制剂(BI-CHEM DC 2010XL )也有用Solupaks包装的预水溶液。

(液体)最佳使用条件微生物制剂(BI-CHEM DC 2010XL )中的细菌功效pH范围为6.0-9.0 , PH接近7.0时活性最佳。

废水温度亦影响微生物活性,温度每升高10C最大生长速率约增加一倍,最高温度限于40C。

5C以下时活力消失。

【控制参数】1•好氧处理效果稳定的情况下再加入硝化菌;原则上要求出水BOD5<25ppm ; 2.好氧池溶解氧要大于2.0mg/L ;3. 碳酸盐碱度满足要求,启动的第一周保证出水碱度大于50mg/L减少到,第二周可以30mg/L ;4. 最佳启动pH 7.8若小于6.7,要临时调整至7.5,加快恢复;5. 每次使用前摇均匀,注意产品要低温保存,建议温度控制在4〜10C。

【运转参数】6. 在CODcr处理稳定和污泥性能稳定的情况下使用1010N才能获得较理想的效果。

7. 碱度调整使用连续投加方式,避免瞬时碱度过高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转。

碱度的用量可以参照除去1kg氨氮需要7.14kgCaCO3核算。

【测定参数】每天测定并记录好氧池及进水和出水质:12、建议提供曝气池进水的水质和水量后由诺维信核算3、1kg 1010N 约1L【投加量】一般7天左右效果会比较明显,但为了取得较好的效果,建议投加3周。

【投加量】1、或按处理池的有效容量x 50g/天(第一天);2、连续3周按处理池的有效容量x 20g/天计算:【使用注意事项】•1、使用前注意摇匀2、直接加入曝气池;如果停留时间较长,可以考虑投加到曝气池2/3处;•3、强烈建议第一天能采用闷曝;第2~7天,建议均分2次投加。

投加1小时后闷曝2小时最终目的是防止接种的硝化菌流失,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投加方式。

(五八BI-CHEM 2000GL (除油菌团)产品使用量第1、2周BiO-Sock (500g/袋)4袋倜保持BiO-Sock (500g/袋)1袋/周或按处理池面积 1 袋BiO-Sock (500g/ 袋)/ 讥1、安装方法;直接采用吊挂的形式;2、该浮产油品的主全要面是清减除。

少油脂的富集,如果油脂含量高,短时间不可能实现表面刘建事编制:2007-12-2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