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冬至日 南回归线 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缩记: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 90°,每年有两次太阳 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值
回归线 之间
回归 线上
4.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季节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




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



6 22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南半球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12 22

至 日 (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


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

正午太阳高度
4.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C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①
B.② C.③
D.④
5.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
是A.( D①)
B.② C.③ D.④
(2013·福建高考)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
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 理,据此回答(1)~(2)题。
直 射 H
6、正午太阳高度相关知识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 当地地方时为12时。
(2)判断所在地区的纬度 【练习】夏至日某地的正午H=66.5°,则该地的地理纬度是多少?
(3)确定房屋朝向 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线,确定该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
阳所在位置有关。 【规律】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

达到一年中 最大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北半球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3.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空间变化规律(纬度变化规律)
节气
太阳直射点 位置
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分布规律
春秋分
赤道
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从 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夏至日 北回归线 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装高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D)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2)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
做的调整是 ( A )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
考点三 ——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考点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的含义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太阳 高度小于0°,晨昏线太阳高度等于0°
2.正午太阳高度的含义
头顶
一天内最
正午
大的太阳
高度角,
地方时为
12点时太
阳最高。
傍晚 H
早晨
3.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距 太阳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同一纬线 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为对称轴南北对称的 两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α和影长(L,也即楼间距离)。
楼间距离L=H ÷ tan α

αL
(6)计算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读右图,观察、思考、理解。 要想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 就必须通过对集热面与地面夹角 (a)的调整,使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始终垂直。由于太 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H即当地的太阳高度角 ,故夹角a 与H互为余角。
7.该地经度为( A.30°E
A
) B.30°W
C.60°E
D.60°W
8A..该10地°纬N度可能为B.( 1C0°) S
C.50°N
D.50°S
(2016·高考江苏卷)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 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 观设计示意图。读图回答 4~5 题。
(2017·保定模拟)读某地全年正午日影长短和朝向变化示意图,回 答12~13题。
B 12.该地可能位于( )
A.20°N B.20°S C.30°N D.30°S
D 13.该地正午日影最短时,郑州( )
A.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B.昼夜平分 C.正值高温多雨季节 D.正值寒冷干燥季节
(5)计算楼距: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为例 ----解题的关键是计算出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安装角度a=90°--H(正午太阳高度角) =纬度差(即太阳直射点与热水器所在地纬度差)
6.(2015·高考浙江卷)如图为某地地方时 12 时的太阳周年位置 轨迹示意图。若甲、乙两个位置的太阳高度之和为 90°,则乙 位置太阳高度为( D )
A.47° C.23.5°
B.43° D.21.5°
(高考海南卷)某纬度 φ 的正午太阳高度 H=90°-|φ-δ|,其 中 δ 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下图 示意某地北京时间 18 时的太阳位置。据此完成 7~8 题。
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4)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1.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长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 越短;反之,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2.日影朝向与太阳照射方向相反,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 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日影最短;南回归 线以南地区,正午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 最短。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 90°,一年中只有一次 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太阳高 度最大值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 90°,一年中只有一 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回归线 至极点
之间
5.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H=90°-两点纬度差 两点指观测点和太阳直射点。若两点同在北
(南)半球,两点纬度差为大数减去小数; 若两点分别属于南北不同半球,两点纬度 差为两点的纬度之和(同减异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