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水、生活水管道施工方案1

工业水、生活水管道施工方案1

目录1编制依据 (2)2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 (2)3组织机构 (4)4资源配备 (4)5作业程序 (5)7洁净化安装措施 (14)8强制性条文 (14)9安全注意事项 (14)10文明施工 (15)11、附录 (16)附录1:职业健康安全重大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记录表 (16)附录2: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 (18)附录3:作业流程图 (19)附录4场内补给水生活水及工业水管道洁净化安装质量计划 (21)1编制依据1.1《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315:20121.2《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1.4《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DL/T 5210.5—2009)1.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4部分:电厂化学》DL/T 5190.4-20041.6《电力基本建设火电设备维护保管规程》(DL/T855-2004)1.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02)1.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建标[2006]102号1.9《电力基本建设热力设备化学监督导则》(DL/T889-2004)1.10设计院施工图纸2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2.1工程概况本工程厂区工业水系统主要供给主厂房及厂内其他区域的各项工业用水,厂区冲洗及绿化等用水。

本期工程在化水车间内设置 3 台工业水泵,两用一备。

单台水泵参数Q=~280m3/h,H=65m,N=65kW,其中两台变频。

厂区工业给水管道采用焊接钢管,母管管径为DN300。

生活供水系统向全厂各建筑物提供生活用水,分为生活水给水系统(冷水)和生活热水给水系统。

在综合水泵房内设置1 套变频生活供水装置,供给全厂生活水用户(冷水),包括两台水泵及一台稳压罐。

供水装置的设计参数:Q=0~80m3/h,H=60m,N=22kw V=380v。

厂区生活给水管道(冷水)采用钢骨架聚乙烯复合管,母管管径为DN150。

生活热水给水系统采用全日制热水供应系统,供给厂前区职工宿舍及食堂等。

换热站布置在食堂内,系统采用浮动盘管半容积式汽水加热器,水源为生活水系统提供的生活水(冷水),供水水方式为机械全循环方式,设计热水供水温度70℃。

2.2主要工程量2.2.1主要管道及连接件材料依据设计院图纸《场内补给水生活水及工业水平面布置图》、《场内补给水生活水及工业水材料表》,共计工程量统计如下:过路部分设置钢筋混凝土套管,套管防腐为管道打毛一遍,喷涂混凝土专用底漆一遍,喷涂无溶剂环氧黑陶一遍,厚度400微米。

3组织机构施工负责人: 1人班长: 1人技术员: 1人安全员: 1人机械操作人员:挖机司机1人管工10人,电熔工10人,防腐人员5人。

其他配合人员根据现场施工需要进行调配4资源配备4.1技术准备4.1.1施工图纸会审完毕,会审中存在的问题已有明确的处理意见。

4.1.2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并与相关专业讨论确定,已经总工审批。

4.1.3施工材料、设备购置预算编制完成、计划以交物资部门采购。

4.1.4外购、加工件的统计完成,购置计划以交物资部门采购。

4.1.5作业前对参加该项作业的相关人员经行施工技术交底,交底与被交底人员进行双签字。

4.1.6检查该项作业的上道工序应具备的技术条件。

4.2施工机械及工器具配备:安装机械及工器具4.34.3.1现场道路通畅,运输车辆能够通行。

4.3.2施工电源引设到位,满足施工要求。

4.3.3施工场地规划,满足现场管道安装、材料堆放的要求。

4.3.4作业场地清理干净,无杂物、安全围栏、警示牌齐全。

5作业程序5.1 工艺流程管线定位放线→开挖及地基验槽→管道安装→水压试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管沟回填5.2 施工方法及要求5.2.1放线:管位为中线,放出管沟放坡的边线,在保证管沟深度的前提下,以保证不塌方为宜。

5.2.2所用设备及材料:挖掘机、破碎机等。

5.2.3管沟开挖(1)管沟开挖前,按规范和设计图及现场的土质情况确定管沟的边坡比。

(2)开挖时,质量检查员一定要始终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地方(如坡比、挖深等)及时整改,确保各项指标均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

(3)开挖时挖出的土石方应直接运走。

(4)如遇见岩石或硬质土层时,沟底深度应超挖0.3m,以满足细土回填的深度。

(5)挖深超过5米的管沟开挖,应进行坡比试验,否则应采取桩等措施。

(6)遇见地下障碍物时,障碍物两侧3米应进行人工开挖。

重要设施要征得主管部门同意,并在其监督下进行。

5.2.4管道储存及运输(1)工程所使用的钢骨架塑料复合管材与管件应符合钢骨架塑料复合管材、管件的行业标准要求(HG/T3690-2012 CJ/T123-2004)。

(2)工程所用钢骨架塑料复合管材、管件在安装前必须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应包括: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规格数量和包装情况等。

(3)管材、管件存放应避免阳光爆晒,并保证通风良好,堆放地面应平整。

存放时间较长则应放置在温度不超过40℃的棚内。

管材可码垛堆放,码放高度不应超过1.0米。

若管材分层码放,且在适当的层位上加分隔支撑架保护时,堆放高度可以适当增加。

(4)法兰连接的管材堆放时,排与排之间应垫以方木,方木厚度以上下排之间管材接头互不接触为宜。

(5)长6米以内的管材方木垫垫两处即可,6米以上的管材方木垫应不少于三处。

存放时应将不同管径、不同壁厚的管材分别堆放。

(6)管材在搬运过程中,应用非金属绳带梱扎或用金属带加软保护扎梱、吊装、不得抛掷、拖拽、不允许与硬物、利器撞击、不允许与火焰及高温物体接触,电熔接头管材应用保护端盖包装。

对法兰连接的管材与管件应特别注意保护两端面及密封槽,密封端面不得划伤,密封槽棱角不得磕碰划伤,槽内应保持光洁,车辆运输管材时应放置在平底车上:船运时,应放置在平坦的船舱内。

5.2.5管道铺设(1)电熔接头在安装前必须详细检查,看其有无明显变形,测量电阻值是否与出厂卡一致,观察其接线柱是否生锈腐蚀,如有锈蚀,应用纱布将其擦亮。

(2)对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破损,无法修复的管材、管件,应从待用品中挑出,不允许与待用品混放。

有问题的管材、管件必须修复后方可使用。

(3)准备调试好的施工工具,使之处于良好状态。

(焊机、扶正器、切割剧、焊枪、角磨机、划线板、巻尺、小刀、板手、锤子、紧绳器等)。

(4)备足施工所需的辅助材料。

如:木棒、铁管、绳子、汽油、酒精或丙酮、棉纱等。

(5)钢骨架塑料复合管道用不同连接形式时,应采用相对应的专用连接工具,连接时不得使用明火加热。

(6)对钢骨架塑料复合管道进行连接的操作工人上岗前应经过专门培训,并经考试和技术评定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7)钢骨架塑料复合管道连接时,管端应洁净。

每次收工时,管口应临时封堵。

5.2.6管道安装(1)埋地敷设时管道沟槽应按工程设计施工(设计应按行业规范、输送介质、保温、水文地质情况、地面地下构筑物情况等由设计部门进行),开槽施工安装Dn50~Dn150管道时,无设计规定时沟底宽度一般应大于安装管子的外径0.4m,安装Dn200~Dn300管道时,无设计规定时沟底宽度一般应大于安装管子的外径0.5m,Dn350~Dn500管道时,无设计规定时沟底宽度一般应大于安装管子的外径0.8m。

在满足施工条件下,管沟宽度可适当降低。

复合管在埋地铺设时,最小管顶覆土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埋设在车行道下时,不宜小于0.9m,并用大于管径2号的钢筋混凝土管做套管;b. 埋设在非车行道下时,不宜小于0.7m;c. 当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后,上述规定可适当降低。

开挖沟槽时,沟底设计标高以上0.1~0.2m的原状土应予保留,铺管前根据连接找正情况人工清理,一般不宜超挖,若出现超挖应用砂土或素原土填补并夯实。

沟槽内积水应及时排出。

若沟底有不易清除的坚硬物体如岩石、砾石等,应铲除至设计标高以下0.15~0.2m,然后铺上砂土整平夯实至设计标高。

凡可能引起管道不均匀沉降的地段,其地基应进行处理或采取其它防沉降措施。

当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后,上述规定可适当降低。

(2)在沟槽内铺设管道时,如设计来规定其它材料基础,应按照规范铺设在未经扰动的原土上细沙为基础。

管道安装后,铺设管道时所用垫块应及时拆除。

(3)埋地敷设时管道沟槽应按工程设计施工(设计应按行业规范、输送介质、保温、水文地质情况、地面地下构筑物情况等由设计部门进行),开槽施工安装Dn50~Dn150管道时,无设计规定时沟底宽度一般应大于安装管子的外径0.4m,安装Dn200~Dn300管道时,无设计规定时沟底宽度一般应大于安装管子的外径0.5m,Dn350~Dn500管道时,无设计规定时沟底宽度一般应大于安装管子的外径0.8m。

在满足施工条件下,管沟宽度可适当降低。

复合管在埋地铺设时,最小管顶覆土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埋设在车行道下时,不宜小于0.9m,并用大于管径2号的钢筋混凝土管做套管;b. 埋设在非车行道下时,不宜小于0.7m;c. 当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后,上述规定可适当降低。

开挖沟槽时,沟底设计标高以上0.1~0.2m的原状土应予保留,铺管前根据连接找正情况人工清理,一般不宜超挖,若出现超挖应用砂土或素原土填补并夯实。

沟槽内积水应及时排出。

若沟底有不易清除的坚硬物体如岩石、砾石等,应铲除至设计标高以下0.15~0.2m,然后铺上砂土整平夯实至设计标高。

凡可能引起管道不均匀沉降的地段,其地基应进行处理或采取其它防沉降措施。

当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后,上述规定可适当降低。

(4)在沟槽内铺设管道时,如设计来规定其它材料基础,应按照规范铺设在未经扰动的原土上细沙为基础。

管道安装后,铺设管道时所用垫块应及时拆除。

(5)管道不得铺设在冻土上,铺设管道和管道试压过程中,应防止沟底冻结。

(6)在昼夜温差较大地区,应采取防止因温差产生的应力而破坏管道及接口的措施。

(7)管道穿越墙壁、公路、铁路、沟流时应加镀锌钢管套管,套管内若有接头,则必须在试压后方可进行穿越敷设。

(8)管道的一般铺设过程是:管道放入沟槽,接口,部分回填,试压,全部回填。

可将几根管在沟上接好,平稳放入槽内。

(9)管材在吊运及放入沟内时,应采用可靠的软带吊具,平稳下沟,不得与沟壁或沟底激烈碰撞。

(10)沟上连接应将支撑物(木棒、铁管等)水平横放于管沟上。

支撑棒的数量视具体情况而定,以保证管材不因重力作用而明显变形为宜。

(11)将管线放于支撑棒上面或吊在下面,支撑部位选在合适位置上,保证对接管大致保持在同一轴线上,目测应没有明显交角。

(12)为了消除热膨胀所产生的内应力、直管线与管件、阀等连接时应设支墩或支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