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转包和违法分包现象与对策
摘要:如今,水利工程转包和分包的现在普遍存在,而中央也对此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
本文阐述了产生转包和违法分包的现象、原因及相应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转包;违法分包;对策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水利水电项目的开发力度,在建工程项目越来越多。
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依然的存在,那就是转包和违法分包。
他们的危害是相当的严重的,杜绝这样现象的发生是刻不容缓的。
非法转包和违法分包的理解
违法分包和非法转包都是我国法律和行政法规所禁止的。
违法分包主要有以下4 种情况:1、总承包人将建设工程分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
2、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未有约定,又未经发包方同意,承包人擅自将部分工程交由其他单位完成。
3、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发包给其他单位。
4、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建设工程再分包。
非法转包是指工程主承包方不履行合同约定义务,将其承包的工程全部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非法转包人仍需承担工程相关的经济和法律责任。
在合法分包的合同履行过程中,合法分包的发包人仍在正确地履行合同约定和法定的总包管理义务; 而非法转包的发包人在合同
履行过程中已实际脱离了当事人地位。
从法律责任角度划分,无论是合法分包还是非法转包,发包人均与分包人或转包的承包人承担连带的经济和法律责任。
产生转包和违法分包的原因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施工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必然会大量参与市场投标,中标后时常会出现施工单位自有资源(人员、设备、资金、专业技术等)无法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
如企业采取临时增加人员,存在经验、业务技能、安全意识等方面的缺陷;如增加机械设备,会使企业面临资金周转的困难及机械设备的再次利用的问题。
在施工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时候,实力专业较强的分包队伍还可缓解施工企业的资金压力。
因此具有专项施工资质的操作层的专业分包队伍也自然应运而生,下游的施工分包队伍已是水电企业不可缺少的资源补充方式。
特别是工程量大、工期紧、有特殊施工工艺要求的项目,施工分包就更加不可缺少。
选择合适的专业队伍分包,不仅可以解决技术缺乏问题,而且更能保证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等满足工程施工要求。
如水利水电工程的围堰施工工程,往往要求工期短,见效快,而在围堰填筑时往往也因为要求工期较紧,围堰的补漏工作也较大,即使工程的投入较高,也不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最终影响工程施工。
若将这类工程分包给具有“高效、快速防渗技术”的专业施工队伍,不但能保障施工安全、保证工程质量、满足工程进度还能最大可能的节约成本支出。
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的缺陷
在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招标投标法》、《建筑法》、《合同法》和《建筑工程管理条例》构成了我国建筑市场管理的基本法律法规。
他们曾对规范建筑市场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有效的遏制了建筑领域的不正之风。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不足之处逐渐的凸现出来了,缺乏对分包工程的规定就是其中之一。
非法转包和违法分包是禁止性条款,但对于他们的界定性的描述不多,因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难的进行违法的判定。
对于水利建筑市场的行政监督,许多部门都负了相关的责任,但各部门之间确实沟通与协调,导致他们各自为政,监管力量没有真正的形成。
加上转包与违法分包存在隐蔽性,给监管部门带来了困难,并且他们注重形式,存在着重书面轻现场资料的现象,缺乏管理水利建筑市场和约束市场主体行为的有效管理机制。
转包和违法分包的控制对策
规范各责任主体行为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勘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督单位是影响工程质量的责任主体。
要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必须建立有效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落实质量责任制,规范各责任主体的行为;进一步完善建设单位项目法人责任制,加强设计、施工单位的资质管理,严格的规范监理市场管理,重点加强对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资格管理。
2、加强工程合同管理
作为工程建设、管理和承建单位,应遵守法律法规,坚守“诚信”
原则,严格履行合同义务。
(1)工程建设和监理单位应按照合同内相关分包规定和条款的要求,对施工合同分包情况进行严格监管,严格控制工程允许分包范围和主承包商管理人员投入比例; 制定分包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分包合同审批制度,谁审批谁负责,并建立必要的分包管理台账( 机械设备、人员、工程计量台账) 。
(2)主承包商应严格分包合同条款,编制并完善分包合同范本并强制推行; 建立完善的分包合同、设备和人员管理台账,定期对分包合同结算及支付进行对比分析,以此加强项目部成本管理; 建立并完善项目分包单价库,严格分包单价的测算和审批程序; 对分包商的选用应市场化、公开化。
(3)建议积极推行劳务分包,施工所需机械和大型工具仍由主承包方提供并进行管理,限制工程分包和租赁分包,禁止“提点式”的转包。
一方面有利于主承包方的管理,增强对项目的掌控,确保正常履约; 另一方面主承包方易控制分包单价,通过精细管理增创效益,同时也大大降低了项目的法律、经营和履约风险。
3、建立合格分包商数据库和公开选择分包商
好的合作单位是非常重要的,施工单位可根据自身的施工范围及工作要求,建立合格分包商库,选择有实力、信誉好、能长期合作的分包队伍。
首先要严格审查其营业执照、资质等级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等有效证件等;其次,根据以往类似完成工程情况考察其施工能力和信誉情况;最后可根据各分包队伍在合作过
程中的履约情况,定期进行评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工程发包方和主承包方应按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的要求,明确分包商入场资质要求,建立分包商入场审批和履约资信再审查制度。
选定分包商时应市场化,在对分包队伍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税务登记证、资质登记证审查的同时,应加强市场调查,对其实力、业绩、信誉、人员组成和结构等信息进行详细调查和落实,对发生劳务纠纷、拖欠工资、施工能力差的队伍一律不予采用。
选取信誉好、实力强的队伍。
各主承包方应建立自己的分包队伍信息档案,同时做好分包队伍履约过程中的考察和资信再评价工作,对于列入“黑名单”的队伍,严禁使用。
4、规范管理,健全科学、规范、有序的分包管理机制
主承包应以合同和法规为依据,中标后及时编制项目分包策划,确定可分包项目和合理的分包模式,制定详细的分包计划并报承建方审批后方能实施。
主承包方必须正确的履行约定和法定的管理义务,根据发包方要求和工程实际特点加大自有管理人员投入量,建立自己的管理机制和相关制度,发送各分包方并要求分包方建立对应的管理制度和办法,有效行使分包商履约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职责。
主承包方应从分包风险( 安全、质量、进度和投资风险) 识别入手,有针对性的制定各风险防范措施和风险控制预案,并认真落实风险防范措施,高度关注各分包商履约和各分包项目的进展情况,并根据需要及时实施风险控制预案。
5、加强质量管理和分包过程中的进度监控制
制定合理的质量目标,尽最大的能力降低质量成本,确保工程的质量,向业主提供满意的产品。
分包队伍为了追求最大利润,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偷工减料,在管理过程中,确保“三检制”的落实,特别是对隐蔽工程,并且要在合同中明确质量标准。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分包协议中应对分包商的总进度目标明文规定作详细说明,明确保证总进度目标得以实现的人员、设备投入计划及数量。
鉴于工程的进度监控一般按月为基本控制单元,每月必须对分包单位进行进度考核,考核情况和经济效益挂钩,明确改进措施及拟需增加的施工资源要求。
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考核及奖惩制度
发包方和监理单位应针对主承包方和各分包商的人员设备投入、材料使用建立各台账,及时对照合同和工程实际要求,督促承包商进行调整,增加自有技术和管理人员比例,确保有效履约。
针对各承包商建立安全、质量、进度、投资考核台账,如实、准确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比对分析。
“老大难”分包队伍应及时予以清退,有效做好分包商履约过程中的监督、检查、评定等管理工作。
主承包方应建立对分包方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因自身原因造成的处罚和亏损不能简单转嫁到各分包方。
同时树立分包履约先进、示范队伍对先进工程和示范队伍应及时、合理予以奖励。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分包队伍履约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有效促进工程建设。
目前,水利工程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它面对着严峻的挑战,
因此加强对水利建设市场的管理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只有杜绝了转包和非法分包的现象,我们的水利工程建设才能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嘉良,江莉.如何加强工程项目分包合同管理. 水电工程造价,2008.
[2] 王爱篷.浅谈工程分包的管理.青海水力发电,2006.
[3] 石小强.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水利水电技术,2000.
[4] 王爱篷.浅谈工程分包的管理[j].青海水力发电,2006. [[5] 张振涛.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