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人成功的背后事例

名人成功的背后事例

名人成功的背后事例导读:本文是关于名人成功的背后事例,希望能帮助到您!名人成功的背后事例篇1:安格拉在德国,有一名叫安格拉的小姑娘,从小身体协调性就很差,学走路、跑步都比同龄的孩子晚得多。

5岁的时候,她下坡还会经常摔倒,甚至一度对下楼梯都有恐惧心理,根本没有生活的自信。

上小学后,安格拉最怕上体育课了,她总担心自己笨拙的动作会被同学讥笑,于是经常逃课。

老师发现后,对她说:“你这样长期逃避,只会导致你更差啊!”安格拉没法,只好硬着头皮练习,可是她总是拖延到快下课的时候再练。

因为她认为,这个时间来练,同学们就很少有机会看她的笑话了。

12岁那年,体育老师教跳水。

老师讲完跳水的动作要领后,同学们都急不可耐地冲上跳板,往泳池里跳。

安格拉磨蹭地跟在最后,眼看着同学们一个个完美入池,心里越发惶恐。

身旁不断有同学擦肩而过,他们已往返跳板数次。

有同学嘲讽她:“你怎么还不跳?准是被跳板吓破了胆吧!”安格拉故作平静地回答:“我正在努力领悟。

”她足足站了45分钟,大家都以为她要放弃时,她径直冲上跳板,果敢地跃起,纵身跳入泳池深处。

她的动作虽然算不上十分优美,但她的压轴一跳,还是吸引了众人,赢得了喝彩。

这一跳,让安格拉找回了自信。

她这才明白,拖延到最后,其实能给自己留下足够的时间来平缓心情,并从他人身上汲取经验。

谁也想不到的是,安格拉大学毕业后,选择了从政,后来竟然成了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也就是现在的安格拉·默克尔。

默克尔接受媒体采访,回忆起这个童年小插曲时说:“我就在那一刻有了勇气,后来遇到什么事都没有畏缩过。

”她说自己是那种“需要很多准备时间,尽量想得多一些的人,而不是天生勇敢的人”。

默克尔成为德国后,仍告诫自己,办事要沉稳。

即使面对国内外的各种危机,默克尔也一次次地选择了慢半拍再决策,多次力挽狂澜。

她曾坦言,自己并非无所不能的女强人,所以需要更多的时间思考,在慢中取胜。

现在的默克尔身材有些微胖,她称自己是“一个行动迟缓的笨瓜”,甚至有人批评她胆小和不够鼓舞人。

但是默克尔已经从一个普通物理学家,变身为令人生畏的“政治黑豹”,成为了深受德国民众爱戴的“德国人的妈咪”。

默克尔的经历表明,内心的胆怯是每个人都有的障碍,鼓足勇气,突破自我,你的人生就会大放异彩。

还有就是:慢,并不是一种缺陷。

相反,如果你能理智冷静地对待慢,你将会从慢中收获良多。

名人成功的背后事例篇2:达利娅.格里5岁那年,她上幼儿园。

小朋友们喜欢聚在一起嬉戏,她却总是一声不响坐在角落里。

有时,仅仅是一张小纸片,也可以被她折叠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一副乐此不疲的模样。

9岁时,她读小学三年级,成绩一塌糊涂,唯一能考及格的,只有手工课。

老师来家访,忧心忡忡地说:“也许孩子的智力有问题。

”她的父亲坚决地摇着头说:“能在手工课上做这么漂亮的环保袋和笔筒,证明她非常聪明。

”看到老师失望地离开,她难过得掉下眼泪。

父亲却笑着说:“宝贝,你一点儿也不笨。

”父亲从书架上拿出一本书,翻到其中一页说:“还记得我给你讲过蓝鲸的故事吗?它可是动物界的‘巨人’,别看它粗枝大叶、肥肥壮壮的样子,可它的喉咙却非常狭窄,只能吞下5厘米以下的小鱼。

蓝鲸这样的生理结构,非常有利于鱼类的繁衍,因为,如果成年的鱼也能被吃掉。

那么,海洋中的鱼类也许都会面临灭绝了!”“上帝并不会偏爱谁,连蓝鲸这样的庞然大物也不例外。

”父亲又给她讲了一个故事,“好莱坞着名影星奥黛丽?赫本童年时,由于家庭贫困,经常忍饥挨饿,甚至一度只能依靠郁金香球茎及由烘草做成的‘绿色面包’充饥,并喝大量的水填饱肚子。

长期的营养不良,使她身材特别瘦削。

虽然如此,赫本仍然不断练习她最爱的芭蕾舞。

听说她梦想要当一个电影明星时,所有的同学都嘲笑她白日做梦,说一阵风就可以把她刮走。

面对大家的冷嘲热讽,赫本从不气馁,终于成功扮演了《罗马假日》中楚楚动人的安妮公主。

假如,她当初因为自己过于消瘦而放弃理想,就不可能成为世界级的影星。

”父亲鼓励她说:“你看,无论是一头巨鲸,还是国际影星,都有不完美的一面。

这就好像你数学功课差一点儿,手工却是最棒的,说明你心灵手巧。

做自己喜欢的事,坚持下去。

”也许正因为有了父亲的鼓励,从此以后,她不但喜欢做手工,还常常动手搞些小发明。

几块木板钉在一起,加上铁丝和螺丝钉,就是一个小巧的板凳。

听到母亲抱怨衣架不好用,她略加改造,让它可以自由变换长度,成了一个“万能衣架”,简单又实用。

甚至,在父亲的帮助下,她还将家里的两辆旧自行车拼到一起,变成了一辆双人自行车。

伴随着这些小小的发明,她快乐成长着。

20xx年,她已是美国波斯顿市麻省理工大学的一名大学生。

一个周末,她出去购物,在超市门前,听到有两位顾客在抱怨:“想要找到空车位,简直比彩票中奖还要难!”“如果谁能发明一种折叠汽车,那该有多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她立刻忽发奇想:“为什么不试一下呢,说不定真的可以。

”回到学校,她开始搜集关于汽车构造方面的知识,单是资料就抄了厚厚的几大本。

接下来,一次次思考,反复画图。

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设计出了折叠汽车的图纸。

看她一副欣喜若狂的样子,有同学泼冷水说:“你懂得如何生产吗?说不定图纸只能变成废纸。

”她想起父亲当年讲的一头鲸的故事,笑着说:“我的确不懂生产汽车,但可以寻找合作伙伴。

”于是,她在网上发布帖子,寻求可以合作的商家。

不久,西班牙一家汽车制造商联系到她,双方很快签下合约。

20xx年2月,世界上第一款可以折叠的汽车面世了。

这款汽车有着时尚的圆弧造型,全长不过1.5米,电动机位于车轮中,可以在原地转圈,只要充一次电,就可行驶120公里,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在30秒之内,神奇般地完成折叠动作,让车主再也不用担心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停车。

折叠汽车刚刚亮相,就受到众多车迷们的追捧,还没等正式批量生产,就收到了很多订单。

她就是来自美国的达利娅.格里。

面对记者的采访,她有些害羞地说:“我从小就不是个聪明的孩子,但我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用刻苦和勤奋来弥补缺陷,才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

”名人成功的背后事例篇3:刘翔20xx年7月28日,伦敦奥运会拉开帷幕。

奥运赛场上,产生了一枚又一枚金牌,一个又一个奥运冠军。

每一个冠军站在领奖台上,都引发人们无数的艳羡和感慨。

然而鲜花和光环的背后,不仅仅是他们的汗水和泪水,更有一个个默默无闻坚定支持他们的父亲母亲。

当别的孩子依偎在父母身边撒娇时,他们的父母却要忍着长年无法见面的想念之苦;当他们的父母忍受病痛折磨时,却仍要瞒着孩子,不愿他们为自己担心;而当他们身处非议与指责的风口浪尖时,仍是父母坚定地站在他们身后,为他们疗伤,成为他们安歇的港湾。

这就是奥运英雄的父母,他们比一般的父母付出更多,舍弃更多,唯一希望得到的,就是孩子能够健康、开心地生活。

本期,我们特别搜集和整理了多位奥运英雄和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让我们看看,到底是怎样的付出与割舍,才成就了一个个优秀的运动员……“他努力了,如果有一天他不再优秀,希望大家可以原谅他”起跑—跨越—摔倒,伦敦碗110米栏比赛现场突然发生的一切,让刘学根夫妇有些措手不及。

“翔翔……”妻子吉粉花情不自禁唤出儿子刘翔的小名,随即,眼泪汹涌而出。

而刘学根指间的香烟掉在了地上……这一天是20xx年8月7日,上午10点45分,身在伦敦的刘学根夫妇正在观看儿子的比赛,但儿子却又出“状况”了。

4年前,同样是在110米栏的比赛现场,儿子因伤退赛。

后面的故事,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错愕、同情、口水、质疑和谩骂久久未能平息。

儿子退赛后的第12小时,刘学根见到了他,他正趴在一张平板椅上做治疗,表情痛苦。

刘学根走上去,拍拍他的后背,儿子回头看了父亲一眼,又把头深埋下去,仿佛在抽泣。

没有交流,但刘学根知道,这将是他们一家人难眠的夜晚。

如今,4年过去了,刘翔竟然摔倒在比赛现场。

想想上次儿子埋头哭泣的情景,刘学根突然有些害怕去面对。

可这么多年,儿子其实已经很努力了,刘学根觉得,于心来说,该是无愧的。

北京奥运会退赛后,有一段时间,刘翔曾对自己的运动生涯有过重新的思考,他与刘学根进行过一次长谈:“爸,我不想练了,退役算了。

”少顷,他又开始分析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利弊。

看在眼里的刘学根明白儿子承受的压力和他心里的苦闷,这让做父亲的他心里沉甸甸的。

最终,刘翔还是选择了“一条压力更大的路,他没有回头”,从来不愿挨刀的他给教练孙海平打了个电话:“师傅,我想彻底治好这个伤,我决定手术。

”那一刻,刘学根看到了儿子眼神中的坚定,同时又有些心酸:“我只是个平凡的父亲,想给孩子最好的呵护,让他不受伤害。

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我却做不到。

”经过伤后107天漫长等待,刘翔前往休斯敦进行手术。

“小家伙特别开心,他知道自己会完全康复,所以他刚才还抱拳谢谢所有人。

”刘学根和所有前往送行的人一样,期待手术能够让儿子的伤病彻底治愈,也能够去除他心里的阴影。

母亲吉粉花怕是最高兴的人,“我盼望这天已经很久了。

终于可以天天和儿子在一起了……”号称和儿子穿的是母子装的吉粉花,将赴美全程陪同儿子。

手术时间定得匆忙,决定让吉粉花陪同前往是一周前才决定的,“为了陪儿子,再大困难、再多的事情我都能扔下。

”吉粉花的箱子里有不少东西是为儿子准备的,八角、桂皮、各种煲汤的中药材以及瓶瓶罐罐的调料……为了当好“大厨”,吉粉花很是下了一番苦心。

她心疼儿子,更珍惜这朝夕相处的日子。

吉粉花疼爱儿子,当年,就是因为心疼,她不赞同儿子练体育。

“翔翔的成绩一直是班里前三名,我觉得今后考个名牌大学没什么问题。

”作为传统的上海女子,平平安安地同家人过一生,曾是吉粉花最大的幸福。

最初,高难度和高运动量的训练让小刘翔经常练到吐,晚上躺在床上,膝盖内侧被栏架磕破的伤口总会隐隐作痛。

一次比赛中的意外扭伤,令吉粉花下定决心让儿子做回“正常人”。

不久后,刘翔背着书包,离开了训练基地。

但教练孙海平不忍心看到刘翔这样一名大有前途的运动员,半途而废。

“那天雨很大,我领着翔翔到孙海平教练给联系的华山医院去看膝伤。

刚一下车,就看到孙教练打着伞在车站接我们,他还忙着帮我们办复查手续……”就这样,孙海平用他的真心唤回了一颗明日之星。

就像当年父母给刘翔取名的寓意,刘翔真的“展翅高飞”了,20xx年,他在釜山亚运会中拿到金牌。

那时,刘翔和父母还住在上海真北路的弄堂里,老邻居们张罗着在居委会摆了两桌庆功酒。

每家出一个菜,懂电工的还在门口拉上两盏小灯,二三十个人在一块儿喝着老酒、吃着小菜、谈论着刘翔。

“现在,要见到刘翔,难啊!从小看着他长大,那时候我们就觉得他是个懂事又有出息的孩子,老刘真是好福气。

”那场面,仍令刘学根和吉粉花难以忘怀。

老刘的确是“好福气”,刘翔之后多次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不俗的成绩。

可外人看到的都是刘翔给刘学根夫妇带来的荣耀,谁又能真正体会到,夫妇俩这些年对儿子的牵肠挂肚,还有那种荣誉里夹杂着的担忧与心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