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班主任:关雅君张某,学习成绩中下,智力较好,自尊心强,有时又有自卑感,做事很情绪化,好表现自己,。

逆反心理十分严重,自我要求不严,做事随意性。

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

经受不起老师、家长的批评。

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就会激动的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

有一次在家,因外婆说他拿了她的一百元钱而埋怨他,与外婆吵了起来,还骂了外婆,事后母亲知道了又狠狠地批评了他,结果他因此而几天不理母亲,并且在家不好好做功课。

案例分析该生的行为一方面是做事冲动,遇事缺乏理性的思考,另一方面也是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

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家庭原因,怕别人瞧不起他,而经常像刺猬一样竖起身上的刺来保护自己。

而母亲也经常忙于工作,与孩子的沟通较少,遇事缺乏正确的处理方式。

二是小学时得了不少奖,以此很自傲,很自以为是,而且没能正确的对待这些荣誉,助长了他的骄傲气焰。

三是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辅导方法1.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在家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

经常鼓励他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使他在学习上有个明确的目标,特别是初四。

同时也让他感受到亲人的关心,慢慢地消除他的对立情绪。

2.春风化雨,坚持疏导教育,教师要正确对待这类学生,避免直接批评,不要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

当他犯错误时,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

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让他接受你。

张某这种顽固的逆反心理不是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复抓,抓反复,平时多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解决青春期的烦恼3.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

老师的信赖、同学的支持使他的树立起责任心。

学习上的进步更要及时地表扬他,使他有一种成就感的满足,同时此时也趁势指出他的不足,让他迎头赶上。

4.指导张某阅读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的书刊,开阔视野,不断激励自己,使他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把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

辅导效果通过辅导,聂怀江的逆反心理已逐渐消除,遇事不再盲目的顶撞,证以后不再犯。

学习比以往更认真,上课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语文成绩进步很大。

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之二小王是某校初二年级学生,现在除学校正常学习外,请大学生做全科家教辅导。

现辅导已有一个学期,小王成绩没有明显进步,妈妈很着急。

小王妈妈是一位个性极强的职业女性,对孩子抱有很大的希望,希望孩子中考升入本校高中部,将来出国发展。

妈妈总是说孩子很听话,很愿意学习,但不知道为什么成绩总是上不去,因此希望通过心理辅导能对孩子有所帮助。

小王入校时成绩是班级12名,之后成绩下滑,英语成绩一直保持前列。

上学期期末35名。

学生有提高成绩的愿望,希望通过辅导能弥补所缺知识,在安排家教课程时主动做现在的安排。

学生对现任各科辅导老师很满意,认为对自己学习成绩提高有帮助,愿意接受辅导。

咨询师对其学习方法上的建议学生也欣然接受。

但现在感觉时间安排太紧,安全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不能出去玩,也没有时间玩电脑,喜欢待在学校,回家就感觉很无聊。

学生现在作息时间安排较合理,学校作业不多,每天睡眠较充足(学校每天可在宿舍午睡)。

每天下午在学校有蓝球训练,晚上听课略有些疲劳,可以坚持。

平时上课时能认真听讲,科学课所授知识(学校)约20%听不懂。

引导学生思考:之所以老师讲课有听不懂的地方,学习成绩上不去,是因为所学知识点有遗漏,需要加强辅导,弥补所缺知识,成绩就会相应提高。

现在是最艰难的时候,除英语外,三科都需要加强辅导,课时比较多,时间确实很紧,只要坚持一段时间,成绩提高了,听讲效率会提高,学习相应轻松,其他课程会象英语一样,也不必要再象现在这样强化辅导,属于自己的时间会多很多。

学生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也认可,同时说明:即使成绩提高,妈妈还是会安排辅导,不会减少,因为妈妈强调过初三更紧张。

提及此,学生烦燥不安。

对期中考试进入前25名,学生有信心,认为自己有这个能力,而期末进入前15名,学生认为可能性不大,觉得自己与排名前列的学生差距较大。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小王是个表面很听话的孩子,妈妈说的从不反驳,但内心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愿表露。

小王现在正处于第二反抗期,有独立自主的愿望,但从小妈妈的强势使他没有表露的机会,也不敢表露。

小王现在的学习态度是主动+被动。

被动占大半。

主动:有提高成绩的良好愿望,并付诸行动。

被动:只能听从妈妈的安排,不管是否愿意。

目前学生每周七次辅导,加外面两次,尤其周末,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

妈妈很着急,担心孩子成绩上不去,不能升入本校高中部(本班前22名直接升高中)。

妈妈将此压力不断地施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一方面没有把握进入前15名,一方面感觉成绩提高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

目前是在一种无望的心态中学习。

表现为:学习不积极,不在乎,如作业有时没完成,考试时因数字难以计算而放弃做题。

并且说明,咨询师即使给妈妈提建议也不能改变这一切,而且还会给自己带来不良的后果,即妈妈的说教。

这是学生现在极反感的一件事。

与小王妈妈交流心理辅导详情,给家长如下建议: 1. 和孩子平等交流,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

2. 给孩子心理减压,并适当承诺,即成绩提高会减少辅导课程,或者取消辅导。

3. 强化眼前学习目标,即进入前25名。

4. 孩子正处发育高峰期,学校伙食外加强营养。

5. 多看到孩子的优点、长处,及时肯定、鼓励,避免只看到孩子的缺点,一味指责否定。

6. 避免说教。

同时咨询师与各科辅导老师联系,对各科老师提出如下要求: 1. 对小王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辅导;2. 把自己在中学时的好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 3. 将咨询师对学生的引导进行强化;4. 根据学生现在成绩制定出期中考试各科成绩目标,高出学生现在成绩,但不要高出太多,是孩子认为能达到的一个目标。

家长表示感谢,希望能给孩子经常提供心理辅导,家长会尽力配合,共同促进孩子提高。

高中生常见心理辅导高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生理上日趋成熟,而他们的社会阅历浅,心理上比较稚嫩,因而不善于处理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在突然的打击或挫折面前容易心理失常。

因此,我校由我负责组织了一个心理咨询小组,在每周里定时间、定地点,以语言交谈方式矫治和预防学生的心理失调与心理障碍。

自一九九五年以来的心理辅导工作中,帮助了许多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让他们学会了解自我、正确评价自我,认识现实、正视逆境,自信待人、自尊尊人、自助助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劳逸结合,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保持健康的情绪,借助释放、升华、转移、自慰等方式克服不良的心境。

在这里谈谈几年来的心理辅导工作的实践技巧和思考。

案例1:考试焦虑症小张同学是一位高三级同学,有一天她来参加心理咨询时非常苦恼地对我说:"老师,近来我的情绪很反常,终日焦躁不安,有时会无端端地闷闷不乐,近来上课常走神,思绪常不知不觉地飘向别处,且难于收回。

更难受的是晚上睡觉时,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入眠,有时竟眼睁睁到天亮。

对自己这种不争气的状态又急又气,特别是一想到其它同学能专心致志复习,学习成绩日益进步时,更恨自己,恨自己没有办法集中精神,恨自己辜负父母、老师的殷切期望。

" 我边听边用同情与鼓励的眼光注视着她,当她情绪激动、满脸通红地讲完后,我轻轻地问:"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她说:"当升上高三以后,烦躁的心情不知不觉就有了。

" 我接着问:"在哪一种环境下,不安与烦躁的情绪特别厉害?" 她想了一下回答说:"一般在模拟考试前后容易焦躁不安,或者心里面稍为想一下高考后的计划和打算,思绪就会象脱缰的野马,易发难收,弄得睡眠不好,第二天情绪低落,身困体乏。

"从上面的谈话中,我意识到小张同学已出现了考试焦虑症。

于是,我用平静的语调对她说:"小张,你这种情绪是考试焦虑症的表现,但你不用太过紧张,这种症状许多同学都曾经体验过,只不过,有了它之后,必须重视,应及时调整。

"接着,我把考试焦虑症产生的原因、对学习带来的影响和危害,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介绍了走出焦虑怪圈的有效办法──调整自我认识法。

首先,必须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考试不过是展示和检验自己才能与所学知识的有利机会,即使是高考,也非就此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就算万一失败了也没什么,有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

"何况,失败是成功之母,而且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呢。

其次,要对自己的实力有正确的估计,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再次,当心里面出现类似"要是我这次考试考砸了,我的前途不就完了"的消极暗示时,应及时地告诫自己:"这种担心会松懈自己的斗志,转移自己的注意目标,扰乱当前的精神状态,应及早排除。

当前最紧要的是有条不紊地搞好复习。

"尽量把消极暗示转化为积极暗示。

两周之后,小张同学愉快地告诉我,接受了老师的建议之后,不断积极暗示自己,努力调整情绪,精神状态有了明显好转,变得乐观而自信。

案例2:自卑有位小庄同学向我哭诉了这样的一件事:今天早上,在自己的课桌上放着一封简易的贺卡,上面写着"八字腿走路的丑小鸭"收。

她确实无法忍受了,要求老师换班。

原来,小庄由于幼时得了小儿麻痹症,所以现在走路时脚比常人张得更开,姿势有点不美观,在班里经常被别的同学取笑。

因此,小庄自幼自卑。

今天恰恰是自己十七岁生日,当她看到那张贺卡时,眼泪夺眶而出。

我把纸巾递给小庄,等她慢慢平静下来之后,我用坚定的眼光望着她说:"那些搞恶作剧的同学伤害了你的自尊心,行为是极端错误的,老师一定会批评教育他们。

但是,你对别人的取笑,要勇敢地与之斗争。

因为闲话只会欺侮懦弱者,你愈懦弱,它就愈肆无忌惮地伤害你;只要你能勇敢地站出来,它就像面对光明的蝙蝠一样隐匿逃遁了。

"然后我举了古今中外许多名人的例子来鼓励她。

如古代的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宫刑之后,以极大的毅力写成《史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