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及仪表工程施工工艺

电气及仪表工程施工工艺

电气及仪表工程施工工艺罗红宇2005-9-22、八前本电气工艺指导书是我在京东方和海德汉项目电气施工后,参照《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栗田公司的《电气施工要领书》编辑而成.适用于一般低压电气和自控仪表的安装工程,不包括防爆电气部分和照明部分,待日后完善。

1.主要工序2.盘柜的安装3•桥架的安装4.配管工程5.配线工程6 •仪表的安装1主要工序2 盘柜的安装2.1 总则2.1.1 本工法适用于各类配电盘、保护盘、控制盘、屏、台、箱和成套柜等。

2.1.2 盘、柜装置及二次回路结线的安装工程要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2.1.3 盘、柜等在搬运和安装时要采取防震、防潮、防止框架变形和漆面受损等安全措施,必要时可将装置性设备和易损元件拆下单独包装运输。

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尚要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2.1.4 盘、柜要存放在室内或能避雨、雪、风、沙的干燥场所。

对有特殊保管要求的装置性设备和电气元件,要按规定保管。

2.1.5 采用的设备和器材,必须是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合格产品,并有合格证件。

设备要有铭牌。

2.1.6 设备和器材到达现场后,要在规定期限内作验收检查,并要符合下列要求:2.1.6.1 包装及密封良好。

2.1.6.2 开箱检查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设备无损伤,附件、备件齐全。

2.1.6.3 产品的技术文件齐全。

2.1.6.4 外观检查合格。

2.1.7 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要符合本工法和国家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

2.1.8 与盘、柜装置安装工程有关的建筑工程的施工,要符合下列要求。

2.1.8.1 设备安装前建筑工程要具备下列条件:2.1.8.1.1 屋顶、楼板施工完毕,不得渗漏。

2.1.8.1.2 结束室内地面工作,室内沟道无积水、杂物。

2.1.8.1.3 预埋件及预留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要牢固。

2.1.8.1.4 门窗安装完毕。

2.1.8.1.5 进行装饰工作时有可能损坏已安装设备或设备安装后不能再进行施工的装饰工作全部结束。

2.1.8.2 对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安装调试前建筑工程要具备下列条件。

2.1.8.2.1 有装饰工作完毕,清扫干净。

2.1.8.2.2 装有空调或通风装置等特殊设施的,要安装完毕,投入运行。

2.1.8.3 设备安装用的紧固件,要用镀锌制品,并宜采用标准件。

2.1.8.4 盘、柜内接线的颜色:低压(380V)相线采用黄、绿、红;零线采用蓝色;PE线采用黄绿双色。

2.1.8.5 安装调试完毕后,建筑物中的预留孔洞及电缆管口,要做好封堵。

2.1.8.6 安装调试完毕后,盘柜的进线口和盘柜内桥架口、电线管口,要做好封堵。

2.2 盘、柜的运输2.2.1 地面运输地囲潇方或2.2.2 通过吊装口的运输\直拓On的钢曾飆木2.3盘、柜的安装2.3.1 盘、柜,基础型钢的制作安装要使用水平尺进行调整,直到符合下列要求:注:环形布置按设计要求。

232 基础型钢安装后,其顶部要高出抹平地面10cm;手车式成套柜按产品技术要求执行。

基础型钢要有明显的可靠接地。

2.3.3 盘、柜单独或成列安装时,其垂直度、水平偏差以及盘、柜面偏差和盘、柜间接缝的允许偏差要符合下列要求。

2.3.4 端子箱安装要牢固,封闭良好,并要能防潮、防尘。

安装的位置要便于检查;成列安装时,要排列整齐。

2.3.5 盘、柜、台、箱的接地要牢固良好。

装有电器的可开启的门,要以裸铜软线与接地的金属构架可靠地连接。

2.3.6 成套柜要装有供检修用的接地装置。

2.3.7 成套柜的安装要符合下列要求:2.3.7.1 机械闭锁、电气闭锁要动作准确、可靠。

2.3.7.2 动触头与静触头的中心线要一致,触头接触紧密。

2.3.7.3 二次回路辅助开关的切换接点要动作准确,接触可靠。

2.3.7.4 柜内照明齐全。

2.3.8 抽屉式配电柜的安装尚要符合下列要求:2.3.8.1 抽屉推拉要灵活轻便,无卡阻、碰撞现象,抽屉要能互换。

2.3.8.2 抽屉的机械联锁或电气联锁装置要动作正确可靠,断路器分闸后,隔离触头才能分开。

2.3.8.3 抽屉与柜体间的二次回路连接插件要接触良好。

2.3.8.4 抽屉与柜体间的接触及柜体、框架的接地要良好。

2.3.9 手车式柜的安装尚要符合下列要求:2.3.9.1 检查防止电气误操作的“五防”装置齐全,并动作灵活可靠。

2.3.9.2 手车推拉要灵活轻便,无卡阻、碰撞现象,相同型号的手车要能互换。

2.3.9.3 手车推入工作位置后,动触头顶部与静触头底部的间隙要符合产品要求。

2.3.9.4 手车和柜体间的二次回路连接插件要接触良好。

2.3.9.5 安全隔离板要开启灵活,随手车的进出而相要动作。

2.3.9.6 柜内控制电缆的位置不要妨碍手车的进出,并要牢固。

2.3.9.7 手车与柜体间的接地触头要接触紧密,当手车推入柜内时,其接地触头要比主触头先接触,拉出时接地触头比主触头后断开。

2.3.10 盘、柜的漆层要完整,无损伤。

固定电器的支架等要刷漆。

安装于同一室内且经常监视的盘、柜,其盘面颜色宜和谐一致。

■■□□ □O O Q O O □ □ O n o□ OU Q□ QO O O O O □ □ C1H H2.3.11 仪表盘、柜、箱的安装还要有以下要求2.3.11.1 仪表盘、柜、操作台的安装位置和平面布置,应按设计文件施工。

就地仪表箱、保温箱和保护箱的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且应选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和操作维修方便的地方。

2.3.11.2 仪表盘、柜、操作台的型钢底座的制作尺寸,应与盘、柜、操作台相符,其直线度允许偏差为1mm/m当型钢底座长度大于5m时,全长允许偏差为5mm2.3.11.3 仪表盘、柜、操作台的型钢底座安装时,上表面应保持水平,其水平度允许偏差为lmm/m,当型钢底座长度大于5m时,全长允许偏差为5mm2.3.11.4 仪表盘、柜、操作台的型钢底座应在地面施工完成前安装找正。

其上表面宜高出地面。

型钢底座应进行防腐处理。

2.3.11.5 仪表盘、柜、操作台安装在振动场所,应按设计文件要求采取防振措施。

2.3.11.6 仪表盘、柜、箱安装在多尘、潮湿、有腐蚀性气体或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应按设计文件要求选型并采取密封措施。

2.3.11.7 仪表盘、柜、操作台之间及盘、柜、操作台内各设备构件之间的连接应牢固,安装用的紧固件应为防锈材料。

安装固定不应采用焊接方式。

2.3.11.8 单独的仪表盘、柜、操作台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2.3.11.8.1 固定牢固;2.3.11.8.2 垂直度允许偏差为m;2.3.11.8.3 水平度允许偏差为lmm/m。

2.3.11.9 成排的仪表盘、柜、操作台的安装,除应符合上一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2.3.11.9.1 同一系列规格相邻两盘、柜、台的顶部高度允许偏差为2mmm2.3.11.9.2 当同一系列规格盘、柜、台间的连接处超过2 处时,顶部高度允许偏差为5mm;2.3.11.9.3 相邻两盘、柜、台接缝处正面的平面度允许偏差为1mm;2.3.11.9.4 当盘、柜、台问的连接处超过5 处时,正面的平面度允许偏差为5mm;2.3.11.9.5 相邻两盘、柜、台之间的接缝的间隙,不大于2mm。

2.3.11.10 仪表箱、保温箱、保护箱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2.3.11.10.1 固定牢固;2.3.11.10.2 垂直度允许偏差为3mm当箱的高度大于时,垂直度允许偏差为4mm2.3.11.10.3 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3mm;2.3.11.10.4 成排安装时应整齐美观。

2.3.11.11 仪表盘、柜、台、箱在搬运和安装过程中,应防止变形和表面油漆损伤。

安装及加工中严禁使用气焊方法。

2.3.11.12 就地接线箱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2.3.11.12.1 周围环境温度不宜高于45C;2.3.11.12.2 到各检测点的距离应适当,箱体中心距操作地面的高度宜为〜;2.3.11.12.3 不应影响操作、通行和设备维修;接线箱应密封并标明编号,箱内接线应标明线号。

2.4 盘、柜上的电器安装2.4.1 电器的安装要符合下列要求:2.4.1.1 电器元件质量良好,型号、规格要符合设计要求,外观要完好,且附件齐全,排列整齐,固定牢固,密封良好。

2.4.1.2 各电器要能单独拆装更换而不要影响其它电器及导线束的固定。

2.4.1.3 发热元件宜安装在散热良好的地方;两个发热元件之间的连线要采用耐热导线或裸铜线套瓷管。

2.4.1.4 熔断器的熔体规格、自动开关的整定值要符合设计要求。

2.4.1.5 切换压板要接触良好,相邻压板间要有足够安全距离,切换时不要碰及相邻的压板;对于一端带电的切换压板,要使在压板断开情况下,活动端不带电。

2.4.1.6 信号回路的信号灯、光字牌、电铃、电笛、事故电钟等要显示准确,工作可靠。

2.4.1.7 盘上装有装置性设备或其它有接地要求的电器,其外壳要可靠接地。

2.4.1.8 带有照明的封闭式盘、柜要保证照明完好。

2.4.2 端子排的安装要符合下列要求:2.4.2.1 端子排要无损坏,固定牢固,绝缘良好。

2.4.2.2 端子要有序号,端子排要便于更换且接线方便;离地高度宜大于350mm。

2.4.2.3 回路电压超过400V者,端子板要有足够的绝缘并涂以红色标志。

2.4.2.4 强、弱电端子宜分开布置;当有困难时,要有明显标志并设空端子隔开或设加强绝缘的隔板。

2.4.2.5 正、负电源之间以及经常带电的正电源与合闸或跳闸回路之间,宜以一个空端子隔开。

2.4.2.6 电流回路要经过试验端子,其它需断开的回路宜经特殊端子或试验端子。

试验端子要接触良好。

2.4.2.7 潮湿环境宜采用防潮端子。

2.4.2.8 接线端子要与导线截面匹配,不要使用小端子配大截面导线。

2.4.3 二次回路的连接件均要采用铜质制品;绝缘件要采用自熄性阻燃材料。

2.4.3.1 盘、柜的正面及背面各电器、端子牌等要标明编号、名称、用途及操作位置,其标明的字迹要清晰、工整,且不易脱色。

2.4.3.2 盘、柜上的小母线要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铜棒或铜管,小母线两侧要有标明其代号或名称的绝缘标志牌,字迹要清晰、工整,且不易脱色。

2.4.4 二次回路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要符合下列要求:2.4.4.1 盘、柜内两导体间,导电体与裸露的不带电的导体间,要符下列要求。

2.4.4.2 屏顶上小母线不同相或不同极的裸露载流部分之间,裸露载流部分与未经绝缘的金属体之间,电气间隙不得小于12mm爬电距离不得小于20mm2.5 二次回路结线2.5.1 二次回路接线要符合下列要求:2.5.1.1 按图施工,接线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