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概论复习(1)
漠化 水资源问题:淡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 酸雨 光化学烟雾 温室效应 O3层空洞 生物多样性危机 海洋污染
第三节 环境科学概述
二、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环境科学定义—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
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 续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主动依赖、适应环境 人类生存、发展 破坏环境 人类生存、发展危机
人体和环境是不可分割的辨正统一体,形成 了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统一关系。
二、环境致病因素
(一)环境致病因素—使人体发生病理变化的环境因素
化学性因素
各种有害气体(SO2、CO、NOx和光化学烟雾等) 重金属(汞、镉、铅、铬、砷等) 各种农药、石油化工等有机污染物
环境保护概论
考试时间:5月8日 晚6:30~8:00 地点:仁智216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环境概述
一、环境的概念及定义
哲学定义—环境是个相对的概念,即它是一个相对于主体而言的 客体。环境其主体是相互依存的;它因主体的不同而不同,随主 体的变化而变化。
科学定义—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 和发展所必须和相关的外部条件的综合体。其中心实物是人类。
2、研究对象:“人类—环境”系统
3、研究目的:通过调整人类的社会行为,保护、发展和
建设人类的生存环境,从而使环境永远为人类社会持续、协 调、稳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和保证。
国家重点控制项目
太湖,巢湖, 滇池
渤海
3河 3湖 2控制 1海
辽河, 淮河,海河
二氧化硫控制 酸雨控制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
第一节 人与环境
三、环境要素 1、环境要素分类
自然环境要素:水、大气、生物、土壤、岩石 和阳光等
环境诸要素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形成相互 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2、环境要素特点 最小(差)限制率-整体环境的质量,不能由环
境诸要素的平均状态决定,而是受诸要素中那个与最优 状态差距最大的要素所控制
等值性-各要素对环境质量的限制作用无质的差异
工作定义— “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 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 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城市和乡村等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二、环境的分类
1、按环境要素属性分:
自然环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 社会环境:
1、地方病分类
自然疫源性(生物性)地方病:传染病 化学元素性地方病:元素缺乏性地方病、元素中毒性地方病
2、地方病的特点
地区性 该地区有着决定该病存在的自然因素 生活在病区的人群及进入病区的外来人都有可能得此病 除去该病的决定性因素后,该病会逐渐消失
二、环境污染疾病(公害病)
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的数量 环境消解废物的最大负荷量
2、环境自净 —指受污染的环境,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
自然作用下,污染物浓度或总量的降低过程。 环境的物理净化 环境的化学净化 环境的生物净化
第二节 环境问题
定义:环境问题指人类与环境这一对矛盾体在相互依 存、相互制约中产生的问题。
物理性因素
噪声 电磁辐射(紫外线、微波)
电离辐射( 各种放射性物质) 等
生物性因素
各种病原微生物 寄生虫卵 生物性毒素
2、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恢复健康或死亡
转归期
出现疾病的典型症状
临床症状明显期
有轻微不适
前驱期
无临床表现
潜伏期
5、微量元素
凡占人体总重量的1/10,000以上者,如碳、氢、氧、氮、钙、磷、镁、钠、钾、 氯、硫,称为宏量元素,共占人体总重量的99.95%。 凡占人体总重量的1/10,000以下者,如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 氟、钼、钒锡、硅等41种,称微量元素,共只占人体总重量的0.05%左右。
(1)微量元素种类
必需元素 非必需元素
(2)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 酶系统的特异活化中心作用 在激素和维生素中起特异生理作用 输送宏量元素 调节体液渗透压、离子平衡和体液酸碱度
在遗传方面的作用
第二节 环境与疾病
一、地方病—发生在某一特定地区,同一定的自然环境
有着密切关系的疾病(列举地方病,并介绍原因和症状)
一、人与环境的辨证关系 (一) 物质的统一性
人体的各种元素组成与含量与地壳和海水中的分布丰度明显相关。
据目前所知,地壳表层存在的60多种元素中,几乎全部能在人体内找到。
人体血液中和地壳中元素含量的相关性
(二)动态平衡
人与环境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人与环境最本质的联系 — 物质与能量的交换通过“新陈代 Nuisance Events)
时间、 地点、 产生的 原因、 污染物、 症状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美国多诺拉事件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日本水俣病事件 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日本爱知县米糠油事件 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
日本全民环保
二、当前世界环境的主要问题 人口问题 土地问题:耕地减少,土地退化,土地沙
定义:因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地区性疾病
公害病特征
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引起 损害健康的因素很复杂 公害病的流行一般具有长期陆续发病的特征,还可能累及胎儿,危害 后代 缺乏特效疗法
病例:水俣病、骨痛病等
第三节 生活与健康
一、日常生活中哪些污染,并简单介绍污染来 源、症状、危害
第三章 重大环境问题
重大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变化 酸沉降 臭氧层破坏 水资源危机与海洋污染 土地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锐减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
整体性大于各个体之和-集体效应是个体效应基
础上的质的飞跃
五、环境功能与环境效应
1、环境功能 —环境要素及其构成的环境状态对人类生产
和生活所承担的职能和作用。
人类的栖息地 人类生产劳动的对象 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因素
六、环境容量与环境自净
1、环境容量 —指地球生物圈或某一区域环境对人口增长和 环境发展的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