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表及备案表

河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表及备案表

热源效率
冷源性能系数
冷热水系统
耗电输冷比
输冷(热)比
单位风量耗功率
冷、热水
管道保温
风管绝热层的
最小热阻
计量方式
控制方式
各种能源
计量设计
符合标准要求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审查机构对节能设计专项审查意见
审查人(签字)
年月日
审查机构(公章)
注:1.建设单位持经审查合格的节能设计备案表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河南省公共建筑暖通专业节能设计备案表审查合同编号:
工程项目名称
设计
建设单位名称
校对
设计单位名称
审核
项目建设地点
建筑面积(㎡)

供暖(空调)面积(㎡)

供暖设计热负荷
kW
供暖设计
热负荷指标
W/㎡
空调设计
冷负荷
kW
空调设计
热负荷指标
W/㎡
条文号
项目
设计内容
4.2.1
供暖/空调方式
()1.集中空调;()2.集中供暖;()3.多联机;
()4.无集中采暖空调;()5.其他
供暖设计温度供水℃回水℃
空调设计温度供水℃回水℃
4.5.1–
4.5.12
控制与计量方式
()1.空调直接数字控制系统;()2.燃料的小号控制与计量;()3.制冷剂的耗电量计算;
()4.集中供热供热量控制与计量;()5.补水量计量;()6.区域能量表计量;()7.空间时间当量法计量;
热源
1.市政供暖
2.燃气锅炉房
3.空气源热泵
4.直燃溴冷机
5.其他
类型
热源
名称
数量
(台)
容量
热效率(%)
制热性能系数(W/W)
热效率设计值
热效率限值
制热性能系数设计值
限值
4.2.10
4.2.11
4.2.13
4.2.14
3.直燃溴冷机
4.单元式
5.其他
类型
机组名称
A(B+α∑L△T)
限值
循环热泵
变速调节
流量(m3/h)
扬程(m)
功率(kW)
是□否□
是□否□
是□否□
4.3.22
风道系统
1.通风系统
2.新风系统
3.全空气系统
风道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Ws
【W /(m3/h)】
系统形式
系统名称
限值要求
Ws设计值
空调机组的余压或通风风机的全压(Pa)
变速调节
是□否□
是□否□
是□否□
4.3.23
D.0.1–
D.0.4
室内冷、热管道保温与绝热
室内空调风管绝热层热阻[(㎡·K)/W]
材料
类型
公称直径
(mm)
冷、热介质温度(℃)
绝热层设计厚度(mm)
风管类型
材料
类型
冷、热介质温度(℃)
绝热层设计厚度(mm)
设计热阻
最小热阻
一般空调风管
0.81
低温风管
1.14
结论
供暖/空调
负荷计算
电冷源综合制冷性能系数SCOP限值(W/W)
4.2.17
4.2.18
多联式空调机组
机组
类型
数量
(台)
名义制冷量(kW)
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
连接管等效长度满负荷时
IPLV(C)
限值
能效比(EER)
限值
2.8
2.8
4.3.3
4.3.9
输配系统
1.集中供暖热水耗电输冷比HER-h
2.空调冷水系统耗电输冷比ECR-a
2.此表一式四份,由设计单位填写,建设单位随送审图纸一并报审。审查机构审查合格,签字、盖章后存档一份,建设、设计单位各存档一份,建
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一份。
河南省公共建筑暖通专业节能设计表
工程项目名称
设计
建设单位名称
校对
设计单位名称
审核
项目建设地点
建筑面积(㎡)

供暖(空调)面积(㎡)

供暖设计热负荷
4.2.13
4.2.14
4.2.19
空调冷源
1.冷水机组
2.风冷机组
3.直燃溴冷机
4.单元式
5.其他
类型
机组名称
数量
(台)
名义制冷量(kW)
性能系数COP(W/W)/
能效比EER(W/W)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LPLV)
COP/EER
限值
LPLV
限值
4.2.12
空调电冷源综合制冷性能系数设计值SCOP(W/W)
4.5.6
室温控制方式
()1.电动通断阀;()2.电动控制阀;()3.自力式温控阀;()4.其他
4.2.5
热源
1.市政供暖
2.燃气锅炉房
3.空气源热泵
4.直燃溴冷机
5.其他
类型
热源
名称
数量
(台)
容量
热效率(%)
制热性能系数(W/W)
热效率设计值
热效率限值
制热性能系数设计值
限值
4.2.10
4.2.11
()4.集中供热供热量控制与计量;()5.补水量计量;()6.区域能量表计量;()7.空间时间当量法计量;
()8.通风空调定时启停;()9.汽车库CO浓度自动控制;()10.其他
4.4.1–
4.4.4
末端形式
()1.风机盘管;()2.全空气系统;()3.散热器;()4.低温地板辐射采暖;()5.其他
()8.通风空调定时启停;()9.汽车库CO浓度自动控制;()10.其他
4.4.1–
4.4.4
末端形式
()1.风机盘管;()2.全空气系统;()3.散热器;()4.低温地板辐射采暖;()5.其他
4.5.6
室温控制方式
()1.电动通断阀;()2.电动控制阀;()3.自力式温控阀;()4.其他
4.2.5
系统名称
限值要求
Ws设计值
空调机组的余压或通风风机的全压(Pa)
变速调节
是□否□
是□否□
是□否□
4.3.23
D.01–D.0.4
室内冷、热管道保温与绝热
室内空调风管绝热层热阻[(㎡·K)/W]
材料
类型
公称直径
(mm)
冷、热介质温度(℃)
绝热层设计厚度(mm)
风管类型
材料
类型
冷、热介质温度(℃)
绝热层设计厚度(mm)
kW
供暖设计
热负荷指标
W/㎡
空调设计
冷负荷
kW
空调设计
热负荷指标
W/㎡
条文号
项目
设计内容
4.2.1
供暖/空调方式
()1.集中空调;()2.集中供暖;()3.多联机;
()4.无集中采暖空调;()5.其他
供暖设计温度供水℃回水℃
空调设计温度供水℃回水℃
4.5.1–
4.5.12
控制与计量方式
()1.空调直接数字控制系统;()2.燃料的小号控制与计量;()3.制冷剂的耗电量计算;
3.空调热水系统耗电输冷比HER-a
系统
类型
总输送长度
∑L(m)
耗电输热(冷)比设计值
A(B+α∑L△T)
限值
循环热泵
变速调节
流量(m3/h)
扬程(m)
功率(kW)
是□否□
是□否□
是□否□
4.3.22
风道系统
1.通风系统
2.新风系统
3.全空气系统
风道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Ws
【W /(m3/h)】
系统形式
设计热阻
最小热阻
一般空调风管
0.81
低温风管
1.14
结论
供暖/空调
负荷计算
热源效率
冷源性能系数
冷热水系统
耗电输冷比
输冷(热)比
单位风量耗功率
冷、热水
管道保温
风管绝热层的
最小热阻
计量方式
控制方式
各种能源
计量设计
符合标准要求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数量
(台)
名义制冷量(kW)
性能系数COP(W/W)/
能效比EER(W/W)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LPLV)
COP/EER
限值
LPLV
限值
4.2.12
空调电冷源综合制冷性能系数设计值SCOP(W/W)
电冷源综合制冷性能系数SCOP限值(W/W)
4.2.17
4.2.18
多联式空调机组
机组
类型
数量
(台)
名义制冷量(kW)
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
连接管等效长度满负荷时
IPLV(C)
限值
能效比(EER)
限值
2.8
2.8
4.3.3
4.3.9
输配系统
1.集中供暖热水耗电输冷比HER-h
2.空调冷水系统耗电输冷比ECR-a
3.空调热水系统耗电输冷比HER-a
系统
类型
总输送长度
∑L(m)
耗电输热(冷)比设计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