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线路交桩及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1.1 线路交桩由监理、设计和施工承包商共同组成交接桩小组,在现场进行交、接桩工作,交接桩过程中每天要做好交接桩记录,三方签字确认。
1.2 接桩人员由施工承包商施工技术部门会同施工现场技术人员组成。
1.3 接桩前要组织接桩人员充分熟悉需接桩区段的图纸及相关资料。
1.4 准备野外接桩工作所必须的车辆、图纸、生活用品和必要的现场标志物(如:木桩、油漆等)、工具等。
1.5 接桩人员接收设计单位设置的线路中线转角桩、控制桩等,并用手持GPS进行定位。
1.6 对丢失的控制桩和转角桩由设计人员恢复后,予以交接,交桩后发生的丢失,由施工承包商依据接桩原始记录或中线成果表等测定资料用测量的方法予以恢复补桩,施工开始前施工承包商必须依据管线设计施工图、测量成果表,复查设计桩的位置和高程,对有疑义的桩位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进行补桩。
1.7 接桩人员应做好线路接桩的原始记录,达到指导放线和施工的目的。
1.8 接桩人员应对线路的定测资料、线路平面、断面图进行详细审核,并与现场进行一一校对,防止失误。
1.9 每段管线交桩完毕,应填写交接桩记录,由监理工程师、设计和施工人员共同会签。
1.10人员、设备配置表
2.2测量放线
1.1设备准备:目前线路测量设备一般选用RTK、全站仪等设备,所有按照国家测量规范要求做好仪器的检验校正工作。
1.2人员准备:测量人员及辅助人员的配备。
1.3物资准备:根据线路长度计算所需的定位木桩、白灰等材料。
1.4资料准备: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对事先收集的各种有关资料的分析,再结合详尽的现场踏勘统计资料,制定出一个合理、可行的测量实施方案。
1.5 测量桩要求
1.5.1百米桩:对地势比较开阔、可目测两桩点的地带,根据线路走向,在作业带两侧边缘线上每间隔100m左右加设一定位桩。
1.5.2加密桩:当采用弹性敷设或冷弯管处理水平或竖向转角时,应在曲线的始点、终点上设桩,并在曲线段上设置加密桩,间隔≤10m。
桩上标明该点的地面高程、管底高程与挖深。
弹
性敷设可以通过“工兵法”、“解析法”和“总偏角法”进行测量放样。
1.5.3标志桩:在河流、沟渠、公路、地下管道、光电缆、线路阀室两端及管线壁厚、防腐层等级变化分界处等地,设置标志桩,标明名称、埋深、里程等的数据。
对于定测资料及平、断面图已标明的地下构筑物和施工测量中新发现的地下构筑物等应进行调查、勘测、核对准确位置,并在线路与地下构筑物交叉范围两端各 3 米设置标志桩及警告牌,在桩上注明构筑物类型,埋深及交叉尺寸等数据,测量人员利用地下障碍探测仪对全线进行检测,检测施工作业带范围内有无地下的电缆、光缆及金属管线等障碍,确定其位置,并在其上打设标志桩并画草图记录。
1.5.4控制桩:在进行设计转角桩测量时,先对该桩进行数据复测,然后采用移桩的方法,对转角桩加设控制桩。
1.6 放线
1.6.1平原段:施工作业带边界线在作业带清理前放出,管线轴线在管沟开挖前放出。
灰线布放采用三点定一线的方法用百米绳拉线后布放。
根据轴线百米桩和临时占地边界百米桩拉百米绳,撒白灰线,施工作业带边界线应以招标文件规定的作业带占地宽度划定,对于河流、公路穿越地段、地下水丰富、管沟挖深超过 5m 的地段、运管车调头处,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作业带宽度并上报主管部门审批。
1.6.2山区段:由于RTK采用卫星信号,在山林地内信号接收不稳定,需先对部分遮挡接收天线的树枝进行清理,根据轴线在作业带边缘树木上做好标记。
1.7人员、设备配置
1.7.1 人力资源配置
1.7.3施工工效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