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老中医谈养生——百岁老人话长寿

名老中医谈养生——百岁老人话长寿

龙源期刊网
名老中医谈养生——百岁老人话长寿
作者:李俊德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2年第12期
张乔松,男,汉族,生于1894年10月,卒于1991年12月。

按照农历闰年闰月计算,恰好一百岁。

张先生生前在陕西省南郑县医院工作,系中医内科主任医师。

他的养生经验多次在报刊杂志上介绍,97岁时还口述健身之道“我的长寿秘诀”,由他人整理刊登在《陕西老年报》上。

张先生的养生经验很丰富,主张“顺其自然”、“知足常乐”等。

他到90多岁时,还每天看报、看医书、练书法,时而还给群众看病。

张先生去世后,由他儿子整理了一份养生经验资料。

这份资料朴实无华,有许多可取之处。

张先生在上高中时,患上了乙型脑炎(中医称暑温),当时高热、神昏,病入膏肓。

幸好遇到曾给孙中山先生治过病的许子然医生,经许医生用重剂羚羊角抢救而愈。

许医生还把医术教给张先生。

从此,张先生便踏上了为人治病的岐黄之路。

张先生的一生是坎坷的,吃过不少苦,受过不少罪。

但却磨炼了他的意志,养成了顺应自然的生活习惯。

他把名利看得很淡泊,成了名医也不让家人与朋友给他做寿,只是到了百岁时(1991年),才答应说:“百岁时一定请大家!”不料百岁后,老人突然卧床不起,头晕失语,不及三月就离开了人世。

他生前常说:“人生一世,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

欲求长寿,是每个人的心愿,但要顺应自然。

自然规律是不能违背的,不可因风云变幻而气馁,也不可因德高望重而气傲。

七情六欲,人人有之,但不要太过,过则损伤身心健康。

不要遇到苦恼就怄气。

酒、色、财、气,是长寿的大敌,没有不行,过则伤身。

俗语:知足常乐。

这是养生的真谛。


一、吃饭不挑食
张先生年轻时荤素都吃,20多岁时喜欢吃肉,消化能力很强,对粗细粮不挑不拣。

随着
年龄增长,吃软食的比例多了。

清晨喝半斤牛奶,吃一个荷包蛋;中午除主食米、面、杂粮外,还要吃二两焖得像豆腐一样的红烧肉,吃起来不塞牙缝,还能润肠通便。

晚饭吃得比较少。

张先生喜欢喝青茶,泡得很浓,苦的与药味差不多,无论什么时候喝,都不影响睡眠。

年轻时,烟酒不忌。

喝酒都是散装白酒,每次半斤,以不醉为度。

到了70岁,烟酒不沾。

自感耳聪目明,精神饱满,红光满面,开处方也不戴老花镜,好像60多岁的人一样。

张先生喜欢吃一点葱、姜,但不吃辣椒。

尤其是夏季,每天要吃二三瓣蒜,从来没有闹过肚子。

他说:“蒜有百益,但有一害,多食伤目。


二、起居有规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