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管理办法编号批准版本号REV:1 审核发布日期编制1 目的本办法规定了河北北方铸业有限公司TPM推进的工作程序、组织结构、人员职责、诊断评价等。
2 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的研发设备、生产设备、动能设备、计量理化设备和检测设备的TPM管理和实施。
3 术语TPM:全员参与的生产性维护活动,它是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护为过程、全体人员参加为基础的设备保养和维修体制,TPM以5S作为基础进行推行。
自主维护:TPM设备管理工作之一。
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激发操作者的自主管理意识,彻底实施清扫、点检、加油、紧固等基本作业,加强自主性管理,防止故障的发生,消除设备的各种浪费,提高维护意识和维护技能,保持设备的最佳技术状态。
预防性维护:以设备管理部门为中心而进行的设备管理活动称为“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一般按计划实施和推进,所以又称“计划维护”。
早期设备维护:设备全生命周期维护,包括:选型、购置、安装、调试等。
4管理理念与要求4.1 管理理念:全员参与设备维护;培养设备意识强的操作者,打造自己的设备自己维护的意识。
4.2 管理要求:维持设备应有的四种状态。
4.2.1 没有因为设备原因而导致产品不良4.2.2 在需要的时间能正常运转4.2.3 设备的寿命周期成本最小化4.2.4 安全、舒适、人性化的设备5 TPM组织机构5.1公司TPM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设备主管副总成员:生产部经理、各分厂厂长、设备能源部经理、机修主任、公司TPM推进员、采购部经理(设备备品备件)5.2生产分厂/部门TPM工作小组组长:分厂厂长/部门主管成员:车间主任、分厂/部门TPM推进员、设备工程师(分厂)5.3各车间TPM活动小组组长:车间主任成员:班组长、维修工、岗位操作工。
6 管理职责6.1 设备能源部:设备能源部是本办法的归口管理单位。
部门经理:负责组织、协调、开展公司的TPM管理工作。
公司TPM推进员:负责公司TPM工作的管理制度、标准的制定、培训、执行和指导;负责对各生产部门TPM工作的诊断和评价;并落实诊断和评价问题点对策,对各TPM小组提供相关支持。
设备工程师:负责TPM各类基准书和技术标准的审核、培训、执行和指导。
6.2 生产分厂厂长: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开展本单位TPM工作。
各车间成立TPM活动小组,检查、督促本部门自主维护工作的实施情况;每月至少组织、参加一次班组自主维护诊断工作。
部门TPM推进员:负责本部门TPM工作的组织、协调、推进、自诊断工作和指导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
操作工:按点检卡内容做好每日点检,持续开展自主维护活动。
6.3 机修车间维修工:负责紧急性维护,预防性维护相关的工作。
7 自主维护7.1 自主维护活动7.1.1 自主活动需要以设备的点检表为基础,前期需要设备工程师制作确实可行的设备点检表。
7.1.1 自主维护工作小组制定自主维护阶段工作目标和计划,采用阶段式方法推进,目前分三个阶段逐步开展自主维护工作。
7.1.2 生产部门自主维护小组每日按照设备点检表上要求内容开展活动,每天每班至少开展一次不少于15分钟的自主维护活动。
7.1.3 每次自主维护活动前班组长必须在早会上对参加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和安全确认。
7.2 自主维护阶段活动自主维护7个阶段步骤名称活动内容目标指导内容第一阶段初期清扫•以作业区域为中心,将不用的物品全面去除。
•工具、使用零件的整理、整顿。
•排除作业区域的垃圾、污垢。
•对于作业区域由自己亲自整理整顿,并考虑作业区域应有的状态。
•认识5S的重要性。
•指导对于不用物品的判断与有关整理的想法,5S的重要性。
•制作诊断表。
•有关责任分担之事宜。
第二阶段发生源,困难部位的对策•实施不用物品发生源的对策。
•经整理、整顿、追求易于发现,容易推动之方法。
•从阻碍产品装配品质的5S 观察,思考其发生源是什么?•对于问题的认识。
•改善工人的想法与推行方法。
•实施目视管理与改进。
第三阶段作5S暂定基准•制作短时间能确实维持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的行动基准。
•改善为易于点检与目视管理的技能。
•设定在第1、2步骤所整理的维持方法并贯彻规则的基准。
•遵守由自己决定之事,以提升责任意识。
•基准类的制作方法。
•防止错误缺陷化。
第四阶段总点检•依点检手册,研习知识技能。
•经总点检摘出微缺陷并予以复原。
•制作自主点检暂定基准。
•须了解产品的构造功能。
•须了解保证品质的规定。
•鉴于产品的要求品质,为确保品质特性,确认工具、治具、测定器应有的状态。
•准备制作总点检教育训练教材。
•建立教育训练日程。
•领导人教育的实施。
•教育训练的追踪。
•点检手册的制作。
第五阶段自主点检•对于5S暂定基准,自主点检暂定基准,日常管理项目,作综合性的检讨,以图求点检的效率化。
•实施目视管理的技能。
•制作自主点检查核表,自主点检年度行事历并加以实施。
•须了解自主管理的重要性。
•须了解日常管理项目之目的。
•教育自主管理的重要性。
•指导点检效率化的想法。
•指导日常管理项目,管理水准的决定方法。
第六阶段标准化•培养作业员在换批时,品质、产量不改变的多能工。
•制作作业标准。
•依作业目的、确定其标准作业应有的状态。
•为使其确实能维持,并以目视点检,推动作业须排除勉强,浪费,不平衡。
•建立多能工教育训练计划。
•管理基准的改订与贯彻管理。
第七阶段自主管理•公司方针、目标的展开与改善活动的落实。
•定期召开自主作业研究会,以提升目标意识与提高水准。
•对于工程设计DR的积极参`与,以及提案指导。
7.3 持续开展自主维护工作7.3.1 设备管理采用正式的清扫、点检、加油标准作业指导书及清扫、点检、加油记录表,日常运作,固化自主维护工作。
7.3.2设备操作人员每日或每班开始作业前按照《设备点检表》中提示的内容对设备执行定点检查,同时记录检查结果,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及时报修,对维修结果进行确认并做记录。
8 预防性维护步骤活动项目活动概要第一阶段设备评价和把握现状 1. 制作设备台帐(或整备)2. 实施设备评价: 制作评价基准,等级,选定PM设备 . PM部位3. 定义故障等级4. 把握现状:故障.瞬间停止件数,度数率,强度率,MTBF,保全费,事后保全率5. 设定保全目标(指标,效果测定法)第二阶段劣化复原及弱点改善 1. 劣化复原,基本条件整备,排除强制劣化环境(自主保全支援活动)2. 弱点改善,延长寿命的个别改善3. 防止重大事故、类似事故的再发生4. 减少改善工序故障第三阶段构筑情报管理体制 1. 构筑故障数据管理系统2. 构筑设备保全管理系统(机械履历管理,整修计划,检查计划等)3. 构筑设备预算管理系统4. 预备品管理. 图面 . 资料管理等第四阶段构筑定期保全体制 1. 定期保全准备活动(备用设备,备品,测定用具,润滑, 图面,技术资料管理)2. 制定定期保全业务体系程序3. 拟定对象设备 . 部位选定和保全计划4. 制定 . 整备各种基准(材料基准,施工基准,检查基准,验收基准等)5. 定期保全的效率化和强化外协施工管理第五阶段构筑预知保全体制 1. 引进设备诊断技术(培养技术人员,引进诊断设备等)2. 制定预知保全业务体系程序3. 选定并扩大预知保全对象设备及部位4. 开发诊断设备 . 诊断技术第六阶段计划保全的评价 1. 对计划保全体制的评价2. 提高信赖性的评价:故障,瞬间停止件数,MTBF,度数率等3. 提高保全性的评价:定期保全率,预知保全率,MTTR等4. 降抵成本的评价:节减保全费, 保全费使用区分的改善8.1 日常预防性维护8.1.1维修工每周对所管区域设备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和解决操作工在点检过程中未发现的设备隐患,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
8.1.2维修班接到的设备维修通知后,应尽快组织维修工进行处置,解决不了的及时通知设备工程师协同处理。
8.2设备计划保养8.2.1设备年计划保养:由设备能源部机械和电器工程师在年初根据去年设备故障率、维修、检修情况,对设备现有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根据设备说明书中有关检修保养说明,对重点设备和一般设备制定全年性保养计划。
制定此计划时要考虑公司生产经营的计划,充分利用节假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
9 诊断和评价9.1 生产部门必须建立部门的自主维护管理制度,并用其督促、保证自主维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9.2 生产部门自主维护推进员每周必须不少于一次组织、督促各班组开展自主维护活动并进行全面检查。
9.3 生产部门TPM小组必须掌握自主维护的工作标准、方法,每周必须不少于一次对各班组的自主维护培训和指导,对不能给予答复的问题必须及时反馈到设备能源部。
9.4 生产部门每月必须对本部门自主维护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至少一次的过程诊断和评价,对发现的问题制定对策并改善。
9.5 设备能源部对各生产部门每月自主维护工作情况进行评价,在公司OA网和设备例会上予以通报,并落实考核。
10 考核10.1 对不认真履行自主维护职责,不开展自主维护活动或无活动记录的设备使用单位,考核单位领导100元。
10.2设备能源部每月组织对设备的周度或月度一级保养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评价差的设备使用单位领导考核200元。
同时分厂必须分解到实际责任人,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