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中国邮政物流的现状与发展建议姓名林智彬学号所在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年级专业 10 )物流报关2班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时间 2012 年 5 月 8 日摘要:本文从邮政物流发展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邮政发展物流独特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邮政需培养物流专业人才、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物流服务等策略。
对中国邮政物流业运营模式创新问题进行研究,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中国邮政邮政物流第三方物流一、中国邮政物流的现状1、实物运递网邮政实物运递网以建设现代化邮政网路,满足邮政业务发展需要为目标,基本形成了一个连接城乡、覆盖全国、通往世界,综合利用航空、铁路、汽车等运输手段,拥有先进信息传输平台的立体实物传递网路。
截止2007年底,全国邮路总数2.1万条,其中航空邮路1070条,铁路一级干线邮路125条,汽车一级干线邮路294条。
邮政网路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运行效率效益进一步提高,为邮政业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2007年顺利完成“全夜航”集散中心由上海虹桥到南京禄口机场的转场工作,新开和调整了8条航线、13条一级干线汽车邮路,形成以南京为中心、航空与陆运集散网路紧密衔接的格局。
开通了西安-武汉-南京和福州-南京自主航空邮路,开通了闽浙粤区域快速网。
通过调整与完善,“全夜航”网路布局更为合理,覆盖范围扩大到全国近300个城市,对促进速递业务的发展、速递生产作业流程模式的优化和邮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优化火车和汽车运能资源配置。
充分有效利用铁路行李车、干线汽车运能。
开通了北京-昆明往返行李车和汉口-天津自备邮车运邮,开通了北京-青岛、北京-大连一级干线汽车邮路。
组开了太原-西安等68条临时一级干线汽车邮路,全年一级干线汽车邮路实际发班次同比增长了9.7%,保证了各类邮件运行的安全、畅通。
年内开通和调整了20条物流专线,物流网路布局更趋合理,形成以7个区域集散中心为主要节点,以行邮、行包专列为骨干,以汽车、火车运输为基础,通达全国的物流干线运输网路,有力促进了物流业务的快速发展。
积极改进邮运调度管理方式。
通过网运信息系统,动态调整网路组织、火车邮路运行计划和汽车邮路运行班期,有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加快了邮件的运输时限,降低了全网的运行成本。
网路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进一步加快。
实施了营业系统与网运系统两网互通工程。
目前,全国的普包、快包、挂刷邮件通过新系统实现了网络化分拣,中心局进出口邮件网络化分拣率平均达到82%。
2007年进一步加强网运质量检查工作。
建立了集团公司、省公司和邮区中心局三级网运检查管理体系,初步实现网运检查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为全网邮运生产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2、邮政物流的运输模式在我国,中国的邮政物流根据企业规模与实力采用了三种邮政物流的模式:(1)自营模式,是指邮政企业依靠自身的物质条件自行组织物流的活动模式(2)外包模式,以签订合同等多种方式,在一定期限内,将部分或全部物流活动委托给专业的物流公司来做。
(3)联盟形式,是邮政和物流企业双方在物流领域的战略合作中进行的有组织的市场交易,双方共担风险,优势互补,信息共享,互惠互利,全方位的物流合作伙伴关系。
双方在合作的同时仍保持各种的相互独立性,强强联合,这种联盟形式有助于物流伙伴关系之间在交易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费用及成本。
二、中国邮政物流的缺点中国邮政物流起步晚,加上在中国,国有企业有一定的历史负担,中国邮政物流的市场份额并不大,物流业务对中国邮政的利润贡献小,限于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各种条件和壁垒,中国邮政物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比如邮政物流网络,在运送过程中的一些限制,邮政物流专业人才的匮乏,现有体制和运行机制,现有信息技术等存在各个方面的不足。
管理体制不能适应现代物流要求:现代物流要求一体化管理、市场化运营,中国邮政现行的政企合一管理体制显然不能适应这一要求,在建立从事现代物流业经营的机构时必须考虑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
邮政“三网”需要进一步改造:物流网络与邮政实物网络存在一定的差异,要提供b2b一体化物流服务,则需要在现有实物网的基础上建立相对独立的物流网络。
现代物流服务应当提供物流品的全程查询,而综合计算机网尚没有完善的邮件查询系统。
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着,金融网要进行支付结算的问题。
三、中国邮政物流的优点在世界普遍看好中国邮政挺进物流业的同时,中国邮政充分认识到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开始尝试进入物流市场。
中国邮政凭借其遍及千家万户实物传递网的基础及其在特快专递、直递业务及邮购业务等方面积累的经验正成为物流配送的优势企业。
全国邮政纷纷利用邮政现有的网络优势和当地知名企业合作进行物流配送,有的邮政电子商务示范省还开办了网上购物业务。
邮政配送的物品名目繁多,涉及家用电器、计算机、药品、图书、木材等等。
去年中国邮政与南方航空、中国惠普等!"家企业的合作涉及汽车、电子、日用品物流配送领域,今后将进一步与国际知名公司合作,形成覆盖全国经营服务网络。
面对制约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物流“瓶颈”,无论是已经利用电子商务开展业务的新型网络公司,还是已经或即将向电子商务经营方式转型的传统企业,都已组建了许多专业从事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企业组织。
中国邮政在参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方面有自己的独特竞争优势。
一是遍布城乡的邮政网络与训练有素的投递队伍中国邮政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营业网点万多个,邮运汽车约( 万多辆、火车邮厢)节、邮运飞机架、邮船艘、邮路万多条,邮路总长度近万,基本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多种运输途径综合利用,相对独立的快速邮政运输网络。
中国邮政四通八达、连通世界的邮政网,将为发展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中国邮政万人的职工队伍中训练有素、富有经验的投递人员占有很大比例。
而其他从事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服务专业公司基本局限在各大城市,对中小城市以及广大农村地区显得力不从心。
因此,企业与消费者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模式 ./#01 要在中国发展壮大,需要利用中国邮政的网络优势。
二是邮政企业拥有巨大的信息优势全国各地的邮政企业基本上都拥有十分优越的场地资源,大部分网点都分布在居民生活区,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
邮政企业场地、建筑物资源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助于中国邮政获取最充分的信息资源。
多年来,中国邮政掌握了大量详细的机关、企业、事业、商业公众企业信息,千万个营业和投递人员广泛接触用户,可以随时掌握市场信息变化。
三是“中国邮政”无形资产已形成巨大的品牌优势中国邮政属于政府经营公用企业,长期以来形成了十分宝贵的无形资产,特别是“中国邮政”的服务品牌信誉、独特的“绿色”服务标记等企业形象,已在广大用户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中国邮政参与电子商务的物流竞争创造了品牌优势。
中国邮政的无形资产是其他从事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在短时间内无法取得的。
四、中国邮政物流的发展建议1 明确目标市场明确目标市场是中国邮政发展现代物流的首要问题。
从当前情况看,覆盖全国、深入城乡、一体联动的邮政网络是邮政企业发展物流的最大资源优势。
但其生产作业组织、网络结构、时限频次、处理场地建设等仍是以满足信函、小件或零散物品传送为主要目的。
因此,从资源约束角度考虑,邮政现代物流的市场对象应该以高附加值、小体积、小重量、多批次、高时效的物品为主。
根据上述市场对象,结合不同行业的产品特点, 确定邮政现代物流的目标行业应以电子、医药、出版、汽车配件、烟草、电子商务、连锁流通业等高附加值行业为主。
其客户群体为分布于这些行业的生产企业,尤其是行业龙头企业和产品覆盖全国的全国性企业。
2 完善经营策略打造邮政物流品牌( SINO POST LOGIS2 TICS)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日渐成为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
中国邮政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社会信誉。
邮政现代物流发展要借助中国邮政的信誉优势,打造“邮政物流”的服务品牌。
一是进行“邮政物流”的品牌设计,作为中国邮政现代物流的服务商标;二是充分发挥邮政资源优势,开发一批有较高层次的、有强大影响力的、国际性和全国性的知名客户,提高品牌知名度,以典型服务树立品牌形象;三是要重视宣传工作,采取灵活、新颖、富有创意的形式,着力宣传“邮政物流”全国性网络、一体化运营、精益化服务的形象。
塑造“精益物流”品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精益物流应运而生了。
所谓精益,是质量、数量、个性、服务水平的统一体。
既使是传统的邮政,也具备准确、准时、快速的“精益”底蕴和传统。
现代工业和商业都要求物流供应商提供准时、准确、快速、没有损失和差错、高水平的个性服务,是推动邮政物流“精益化”的主动力。
中国邮政应加强物流服务质量管理,努力优化物流作业组织,降低客户经营成本,适应客户需要,为客户提供及时、迅速、准确、高效的个性化的、端到端的一体化物流服务,塑造邮政物流服务的“精益”品质。
重点突破,抢占市场当前我国物流尚处于发展初期。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物流发展程度各不相同。
邮政现代物流发展要适应我国物流发展的特殊情况,从中国邮政的资源特点出发,摈弃“以普遍服务的做法发展邮政物流”的传统思维模式,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抓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商品的物流服务。
要紧紧抓住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这三个核心物流地带,突出抓好适合邮政资源特点的医药、烟草、IT(包括电子、电信) 、服装、出版等重点行业及其重点商品的大客户营销工作。
围绕核心,形成优势决定现代物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一是能否实现物流的端到端控制,提供一站式服务;二是物流服务的信息化水平;三是能否提供客户满意的完善的物流解决方案,与客户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
三个要素当中,邮政已经具备全国范围物流的一站式服务能力;后两个要素尚需加强。
今后,要把提高邮政物流网络的信息化水平作为邮政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依托邮政专用信息网,尽快建设邮政物流信息系统。
把提供完善的物流解决方案作为邮政物流“软件”建设的重大课题,树立邮政物流咨询的“专家”品牌。
战略联盟,互利双赢当前,我国许多著名物流企业包括国外在华开展物流服务的跨国物流公司在其自身物流网络的布局方面都存在着“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寻求合作的愿望十分强烈。
而这恰恰是邮政企业的独到优势。
邮政不仅有“最后一公里”优势,而且这种优势是全国范围的,是覆盖全国所有区域的;同时,更为难得的是这种全国范围的“最后一公里”优势还是能够一体联动的。
邮政要善于利用自身优势,以开放性的姿态,与相关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对于促进邮政物流业务的健康发展,提高邮政物流网络的规模效益,降低邮政物流网络运营成本具有深远的意义。
3 进行业务整合采取内生方式发展邮政物流业务就必然涉及到邮政物流业务与现有业务在业务界面、网络资源、组织机构等方面的重组与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