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园共育育儿知识

家园共育育儿知识

家园共育育儿知识
孩子三岁了,背上小书包,他走入了幼儿园。

这个时候,妈妈有多么不舍,宝宝也有多少不情愿。

可是,这是每个孩子的必经阶段,我们不得不面对。

很多妈妈在处理孩子入园问题时,总是不够果断,不够坚决,所以造成孩子不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所以,妈妈们
一定要避免以下事件的发生,因为,它们只会加剧孩子入园的焦虑,不利于孩子顺利入园。

一、家人送宝宝入园,偷偷走掉
很多家长在起初送孩子入院时,特别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趁着孩子不注意就偷偷走掉。

他们认为这样做会减少孩子哭闹的机会。

岂不知,这样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更大的伤害。

他们认为,爸
爸妈妈和家人不要他了,他们会因此更加畏惧来幼儿园,更加依恋
父母和家人,这样造成孩子入园更加困难,无法更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正确做法:轻轻的拉着孩子的手,告诉他:“爸爸妈妈上班了,宝宝听老师的话,跟小朋友们一起玩。

睡个午觉后,妈妈就来接你了。

妈妈保证,我们拉钩吧。

”孩子听到了爸妈的承诺,他们会欣
然接受,更为安心。

因为他们知道父母和亲人是会来的,不是不要
他们了。

他们会耐心的等待,这样做比偷着走掉效果好很多。

二、妈妈过于担心和焦虑
孩子是敏感的,是聪慧的。

他们可以感受大人的情绪。

你悲伤时,他们也悲伤,你焦虑时,他们也焦虑。

所以,妈妈过于担心孩子的
吃饭,午睡,小孩子之间的争吵,孩子是否受欺负等情况,会把这
种不好的情绪传染给你的孩子,让他们也跟着焦虑和不安,从而让
他们不能在幼儿园安心生活,这样会导致孩子适应较慢。

正确做法:充满信心,不要质疑。

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相信孩子的处事能力,相信他们的自理能力。

如果不是很放心,应该事先
进行训练,这样做到胸有成竹,也不会造成内心的恐慌。

三、事无巨细,每天向教师询问情况
作为父母,咨询孩子的情况是正常的。

起初,每天打个电话向老师询问孩子的情况是有必要的,可以帮助孩子调整心情更快适应幼
儿园生活。

然而,过犹不及。

尽量不要过多的咨询孩子的情况,每
天一个电话,过于关注。

如果有事情,老师和阿姨自然会给你电话的。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所以,尽量不要事无巨细的每天打电话
唠叨,这样会引起教师的反感。

四、上幼儿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孩子一开始读幼儿园一定会上火感冒,这是难免的。

如果生病了,在家休息几天。

如果好了,就尽快送孩子去幼儿园。

更不要因为小
孩子哭闹而心软,不送孩子去幼儿园。

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
会加长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时间。

综上所述,想让孩子更快适应幼儿园生活,还是要尽量避免以上的几种做法的。

只有妈妈放心,孩子才可以安心。

家长和孩子一起
努力,相信,宝宝很快就会适应幼儿园生活。

每一个孩子都会在踏进一个新班级时,把老师当成自己信赖的人,热爱自己的老师,喜欢听老师的话,这种信赖有时甚至会超越对爸
爸妈妈的信赖。

因此,在孩子面前我们总是千方百计的树立老师的
威信,不要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将老师看成一个反面的形象来教育
孩子,这样会大大降低老师在孩子心中的威信,严重的会间接的影
响到孩子的发展。

那么,当孩子面对这样的情况时,家长又该如何
做呢?
但是,站在父母的立场,听孩子说出学校里的事,常会以此做判断。

如果孩子说:“我一做什么事,老师就责骂我。

”或者说:
“我一直举手,老师就是不叫我,真是无聊!”听了这些话,做父母
的表示什么态度,是很重要的。

如果这时候父母立即相信孩子的话,对孩子说:“老师为什么只骂你一个人?”!或者说“老是叫同一个
人,这种老师真讨厌!”孩子一听父母这么说老师,心里更觉得老师
不公平,对老师失去了信心,越看不起老师。

这样一来对孩子心身
发展很不利,而且,孩子会养成对任何事都只有单方面看法的习惯。

因此,在这个时候家长不应该只是片面的看待问题。

要给孩子讲可能是老师有其他事情比较忙,或者老师这样严格的对待你是希望
你能更进一步。

家长这样做,既消除了孩子心中对老师的误会,也
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了孩子要学会换个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

或者
“老师不叫你起来回答问题,可能是因为老师认为你很用功,你也
可以不计较,然后更加用功学习,争取下次让老师叫你。

如果有一
天大家都不会了,只有你会老师一定会很高兴的。

”这样教育孩子,不但消除了孩子心里的抵触情绪,而且还让孩子学会了换位思考,
懂得了理解别人。

总结:有些孩子在与老师的接触中会对老师产生一些抵触心理,甚至不满意自己的老师,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

但是家长要学会
正确的引导孩子,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批评老师,以免让老师在孩子
的心中形成一个反面的形象,从而增强了孩子对老师的抵触心理。

要学会教孩子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不但可以让孩子了解更多,
还能更好的消除孩子对老师的误会;同时也教会了孩子在看问题时要
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也让孩子学会了理解别人,对孩子今后的发
展是很有利的。

宝宝3岁入园了。

背着书包,带上玩具。

哭也哭了,闹也闹了,但是最终还是适应了。

那么,和家人分别了一天到家了,那么作为
大人应该关注哪些方面呢?如何在入园初期帮助孩子更好适应幼儿园
生活呢?
首先,关注孩子一天生活
回到家,可以问问孩子一天开心吗?幼儿园里发生了什么事?午饭吃了什么?做了哪些游戏?有没有交到新朋友?老师对你怎么样?通过
交流,了解孩子的幼儿园生活,关注孩子的情绪。

帮助他解决一些
烦恼。

这是在入园初期十分关注的事情。

如果孩子太小,可以和老
师尽量沟通,向老师询问下情况,也可以提前去幼儿园里看看孩子
的表现。

这样就可以帮助孩子更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其次,多陪陪孩子
不管怎样,幼儿园的初期还是要在回到家时多陪陪孩子的。

小孩子情绪波动大,对新环境不能很好适应,这是十分正常的。

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一定要多陪陪孩子,不要一回到家就只管自己的事情,陪孩子做游戏,看书等活动,也可以根据幼儿园大纲的教学对孩子稍微进行一个辅导,让孩子在幼儿园里可以更快适应。

最后,给予孩子爱与拥抱
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宝宝的情绪调节能力比较差,一些积累下来的消极情绪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释放出来。

一块小蛋糕,一件心爱的玩具,一件漂亮的衣服。

这些都可能帮助孩子建立信心,让孩子开心你。

虽然宝宝已经基本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但是经历进入集体教育机构这一“第二断奶期”,宝宝内心必然也经历了不少的焦虑、不安,这些消极情绪在宝宝内心积累下来,通过在家中发脾气或是特别依赖大人等方式发泄出来。

所以一定要给予孩子亲吻,拥抱,抚摸和爱。

孩子在幼儿园受到了委屈,或者不开心等总会有些情绪,这个时候,你的关怀和理解会让他更加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

这也会让宝宝体验到家长带来的安全感,有助于减轻宝宝的焦虑情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