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民政局“一次办好”工作自查报告根据《关于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要求和部署,民政局把“一次办好”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多措并举,着力实现行政许可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效率高、服务优。
一、工作推进情况(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一次办好”工作的目标任务、范围重点和职责分工,多次召开业务工作专题调度会议,就“一次办好”工作相关事项进行研究和安排。
(二)清理没有法律依据的证明、盖章类材料。
坚持没有法律依据的一律取消、能通过个人有效证照证明的一律取消、能通过民政系统信息、档案查证的一律取消。
经过认真梳理,共清理取消证明、盖章、复印类材料5项,并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取消了婚姻登记证本收费。
针对“一链办理”事项,主动请示业务上级,寻找相关法律依据,与关联事项所在部门多沟通、多协调,争取缩短办事时间,实现“多事一流程”。
实现信息共享。
加强对社会救助、社会组织、婚姻登记等相关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研究制定数据资源开放清单,明确种类、标准、范围、流程,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三)及时公布“一次办好”事项清单。
经过多次研究,结合民政局工作实际,共梳理“一次办好”事项95项。
并补充完善办理事项所需材料清单和表格样本,及时上传相关网站,方便办事群众参考、下载。
(四)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一是突出重点,全面排查。
要求所有登记在册的行业协会商会认真填写收费调查表,做到不瞒报、不漏报,不错报。
重点对xxx协会等5家涉企收费的行业协会商会进行上门检查。
聘请专业财会人员对这些社团的财务账簿、收费票据、财务制度进行了认真核查,市民政局按照市‘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树牢全局意识,主动对标先进,在“放”上下狠心,在‘管’上用诚心,在‘服’上真用心,规范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手续,能够下放的事项全部下放;实施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改善服务、提升效能。
以“一次办好、群众满意’为目标,推进‘数字民政’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坚持有求必应、精益求精,当好‘店小二’,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二、做好调查,为开展各项工作奠定基础民政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民政工作的任务和职责就是为特困群体、弱势群体、优抚对象办实事,所谓“上对最可爱的人,下对最可怜的人”,做好三个服务,即:服务社会保稳定,服务经济促发展,服务群众树形象。
在实际工作中,始终把握关注民生、民意、民权这一主题,千方百计抽出时间到各村委会进行摸底调查,全面了解掌握各类民政对象的生活、生产状况。
一是对全乡现有的优抚对象进行核查,准确无误地做好预(决)算,健全台帐,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入伍人员划分时期,核定标准不混淆,对1954 年11 月 1 日后入伍并参加过战役的退役人员的调查摸底和身份认定工作。
二是对全乡城镇低保、农村低保人员实行民意评议,张榜公布,逐级上报审批。
三是认真抓好特困群众送温暖活动及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
四是深入特困户,全面调查了解救济对象物质生活、生产情况。
五是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对伤残、革命烈士、复员军人提高抚恤补助标准。
通过广泛深入的搞好调查了解,及时、全面、客观地掌握、了解全乡基本情况,从而有力的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切实做好救灾、救济工作,确保灾民及群众的基本生活救灾工作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基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它是政府和部门“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它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是我们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
在救灾、救济政策上,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各部门协调、采取生产自救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倡导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民主评议,张榜公布,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能否做到老有所养、贫有所济、残有所助,灾有所救,民有所乐,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完成,克服单纯的等、靠、要依赖政府救济的思想和报灾就要赔灾的模糊认识。
2014 年,全乡15 个村委会因雨季洪涝灾害,造成49700 亩农作物受灾,其中成灾面积5149 亩,受灾人口11292 人,直接经济损失496 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67 万元,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灾情的发生,乡党委、政府及时研究旱情,安排部署救灾工作,亲自带队查看灾情,现场指导救灾。
面对重大灾情,及时启动救灾预案,筹措救灾资金,认真安排群众的生产生活,投入抗灾经费18. 1 万元,大米20000公斤,被子240 床,衣服240 套,保证受灾人口灾有所救、困有所济,维护社会稳定。
发放农村低保生活费3410748 元(A 类297 人, B 类1497 人, C 类509 人),停发153 人,发放城镇低保22 户31 人,113442 元;对五保对象116 人发放生活补助144768 元,对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41 人发放生活费177120 元,对年满60 岁退役士兵124 人发放生活补助82800 元。
对重点优扶对象465 人及五保对象116 人、孤儿7 人、农村低保户2303 人交纳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费每人90 元。
各种临救14300 元,免费为26 人做白内障复明手术,农村大病医疗救助127 人次258000元。
为困难群体战胜难关,恢复生产、生活创造了条件,避免了非正常现象的发生,有效地维护了全乡社会稳定。
四、全面做好抚恤工作,促进国防建设优抚工作是一项特殊的社会保障,它既是各级政府的一项行政管理工作,也是各级党组织的一项政治任务,做好优抚工作才能体现党和政府对人民子弟兵和优抚对象的关怀和爱戴,对鼓舞部队士气,稳定军心,加强新时期军队建设,促进军民鱼水情,维护国家稳定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全乡享受“三属”定期抚恤金,残疾抚恤金、定期定量补助金的重点优抚对象,其中“三属”定期抚恤金8 人,65240 元,伤残抚恤定期11 人,141948 元,复员军人定期补助103 人,618500元,带病回乡退伍军人13 人,60480 元,1954 年后入伍并参加过战斗的现已返10 批176 人,675840元,年满60 岁退役士兵135 人,发放生活补助84000 元,优秀士兵奖8 人次,800 元,立功奖2人次,800 元,义务兵优待金兑现34 人,98294 元(县财政转移支付)。
优扶对象春节一次性补贴60860 元。
另外,在“八一”和春节期间,乡党委、政府组织对驻我乡境内红土沟部队进行拥军慰问活动,积极为部队解决各种困难,使双拥工作落到实处,村委会在春节期间召开军烈属座谈会,从各个方面给予优抚对象以关心照顾,全方位关心优抚对象的生产、生活,并力所能及地为优抚对象排忧解难。
五、社会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认真宣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同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全年收容救助“三无”盲流人员 4 人次,救助 1 人,工作关系基本理顺,依法行政能力和民政工作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一是社会福利事业巩固发展,全乡有福利企业 3 个,安排残疾人就业175 人次;为六十年代精简退职老职工享受40%人员核发补助费 5 人9846 元;全乡五保供养人数116 人,其中乡集中供养9人,分散供养及亲友代管92 人。
中秋、春节期间社会各界人士发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纷纷走访慰问,问寒问暖。
二是推进村民自治,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健全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完善了村委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事规则及一事一议,深化村务、财务公开工作,发放原大队小乡一级行政村离职干部、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生活补助4 人,发放补助金7920 元,使这部分离职老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靠,解除后顾之忧,继续发挥余热和带头作用,也体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
三是严格按照沾办通[2014]48 号文件要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开展对全乡公职人员、村民小组干部本人和父母享受农村低保情况进行专项报告活动,同时对全乡的低保对象施行按标施保、按标实行差额救助进行重新审核、认定,对不符合低保条件的153 人进行了停发。
现全乡共有1206 户2303 人享受低保待遇,其中(A 类297 人,B 类1497 人,C 类509 人)。
城镇低保22 户31 人。
四是在县民政局的组织领导下,对行政区划调整后界线进行了勘界,认定了XX 乡下花山街道的界线,认定了XX 镇—XX 乡—花山街道的三交点,认真了XX 乡—播乐乡—花山街道的三交点。
五是完成孤儿的重新审核认定工作,全乡现有孤儿7 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0 人。
六是完成XX 乡敬老院新建的准备工作,年底将动工建设。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XX 乡敬老院建设项目完成了设计规划、土地、环保、项目招投标等工作,将投入建设。
项目总建筑面积2500 平方米,其中修缮原有房屋83. 5 平方米,新建房屋面积2416. 5 平方米。
含五保老人居室1500 平方米,辅助用房1000 平方米(含改造原有房屋83.5 平方米,食堂餐厅、工作人员办公服务用房366. 5 平方米,其他辅助文化娱乐设施、医疗设施、保卫室、厕所等后勤保障设施550 平方米,以及户外活动场地等)。
项目概算总投资450. 87 万元,其中工程费用371. 6 万元,生活家具购置费12 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37. 86 万元,预备费29. 45 万元,资金筹措方式为申请中央、省预算内资金补助212. 5 万元,其余部分市、县、乡自筹。
七是政务公开全面推进,服务承诺面向社会,实行持证上岗,做到遵章守纪,无搭车收费,充分履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难事。
总之,一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帮助、支持、指导下,各项民政工作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是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始终把民政工作作为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为做好民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在民政工作点多面广、庞杂的基础上,有重点的突出抚恤、救灾救济、低保等工作。
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今年的民政工作的基础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民政资金,特别是社会保障救济方面的经费,是通过各级财政的国民收入再分配形式安排的,与社会救济对象、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需求相差甚远。
二是自然灾害频繁,资金短缺,难于运作。
三是由于民政工作量大、任务重、人员少、工作超负荷运转,使得顾此失彼的矛盾十分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