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邱东国民经济统计学高教版国民经济资源统计PPT课件

邱东国民经济统计学高教版国民经济资源统计PPT课件

掌握相关的统计概念和原理
2.1 人力资源统计
基础问题 静态统计 动态统计
一、人力资源统计的基础问题
(一)人力资源的涵义厘清
1. 广义与狭义界定
广义人力资源 狭义人力资源
两者的异同点
广义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依赖于一定人口数量而存在的体力、智 力、知识和技能的总和,它的使用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 其特性: (1)天然存在于活的人体之内 (2)人力资源的使用可以创造价值,大小取决于劳动者 对自身劳动能力的开发程度和开发效果 (3)人力资源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只能以一定的 规模加以利用
狭义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就是劳动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 人口总体所拥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包括质量和数量两 方面的内容。
2.质量与数量内容
质量
指劳动力人口的体质和智能。取决 于先天因素,受遗传等影响,还取 决于教育、营养和自我努力程度。
数量
主要受人口总量、人口的出生率、 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年龄构 成及其变动;人口迁移等因素影响, 形成现实和潜在的社会劳动力供给。
国民经济统计学(第二版)
第二章 国民经济资源统计
主讲人:
内容提要
72.1 人力资源统计 2.2 就业与失业统计 2.3 资源与环境统计 2.4 资产与负债统计
学习目的
了解人力资源统计、自然和环境资源统计、社 会资源统计、资产负债核算以及国民财富的统 计范畴和指标
理解人力资源统计、自然和环境资源统计、社 会资源统计和资产负债核算的统计方法
2
失业统计
一、就业统计
(一)就业和就业率
1. 就业
一、就业统计
(一)就业和就业率
2.我国就业人员的统计资料来源
•人口普查(约十年进行一次)、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每年 一次)和城镇劳动力抽样调查(一季度一次)等直接调查; • 定期统计报表制度
3. 就业率 =就业人口/经济活动人口*100%
一、就业统计
失业持续期
平均失业持续期
失业者 周数 失业人数
失业率
我国常用的是城镇失业率 和城镇登记失业率
二、失业统计
(三)隐形失业
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构成失衡,劳动力的数量 远超过由技术条件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对劳动力的需要量而 出现的部分劳动力的闲置现象。
(二)职位和全日制等值就业
总工时数
=正常工作期内实际工时数 +除正常工作期内实际工时数 以外的附加工作工时数 +其他
全日制等值就业 总工时数
全日制职位的年均工时数
一、就业统计
(三)非正规部门就业与非正规就业
非正规部门就业是以“企 业”为统计基本单位的, 在非正规企业工作的所有 人都统计为非正规部门就 业,不管该就业人口是正 式工还是临时工,是第一 职业还是第二职业。
人力资源的性 别结构统计
三、人力资源动态统计
(一)人力资源增减变动统计
人力资源数量增减变动
• 自然增减 • 机械增减
人力资源增减变动程度统计
• 人力资源新增率 • 人力资源的减少率 • 人力资源的总变动率 • 人力资源的新成长率
三、人力资源动态统计
(二)人力资源流动统计
人力资源流动 人力资源的流动方向受经济因素或社会因素的影响,有 一定的规律性。
(4)未达和超过劳动年龄 的人口参与经济活动的程

3. 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
就业人口具有经济指所 有年龄在16岁及以上, 在一定时期内从事一定 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 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口。
失业人口是指所有年龄在 16岁及上有劳动能力,在 一定时期内没有工作、有 就业愿望并积极寻找工作 的人口。
我国的劳动力基本指标关系图
二、人力资源静态统计
(一)人力资源总量统计
劳动力资源占比
经济活动参与率
• 总人口参与率 • 劳动力资源参与率 • 分年龄人口参与率 • 分性别人口参与率
二、人力资源静态统计
(二)人力资源结构统计
1
2
3
人力资源的 行业和产业 结构统计
人力资源地 区结构统计
常用划分标准:
(1)行政区划 (2)自然地理分区 (3)经济区域
人力资源流动统计指标
流入率=本期人力资源的流入量/期末人力资源总量 流出率=本期人力资源的流出量/期初人力资源总量 总流动率= 本期人力资源流入量 本期人力资源流出量 计算期平均人力资源总量
2.2 就业与失业统计
就业人口
经济活动人口
失业人口
代表人力资源的利用程度
2.2 就业与失业统计
1
就业统计
面的分布
二、失业统计
(一)失业的含义
在劳动年龄内 有劳动能力, 目前无工作, 并以某种方式 正在寻找工作 的经济活动人 口。包括就业 转失业的人员 和新生劳动力 中未实现就业 的人员。
摩擦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
技术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专栏2-4 下岗职工的界定
二、失业统计
(二)失业指标
失业指标
非正规就业的统计基 本单位是“职位”, 是指非正规性工作的 总数,不管是该工作 是在正规部门还是在 非正规部门。
非正规就业
非正规部门就业
.
在非正规就业部门中,存 在着正规就业人员;非正 规就业中包括了正规部门 就业的非正规就业人员。
专栏2-3 国际劳工组织简介
一、就业统计
(四)灵活就业
劳动标准、生产组 织和管理及劳动关 系协调达不到具有 现代化生产特征
3. 宏观与微观角度
宏观
– 以国家或地区为单位进行划分和计量
微观
– 以部门或企事业单位进行划分和计量
4. 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力资源投资而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 体力、智力和技能,这种资本的有形形态就是人力资源。
两者的区别: (1)概念范围不同
(2)研究角度不同
一、人力资源统计的基础问题
(二)基本统计指标 1.劳动力资源总量பைடு நூலகம்
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
劳动适龄人口
2.经济活动人口
具有经济活动能力的人 口,是达到法定劳动年 龄、从事或正在寻求有 报酬工作的人口数。
影响经济活动人口变动 趋势的因素
(1)人口总量规模和增长 速度的影响
(2)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和 素质的影响
(3)劳动年龄中的非经济 活动人口的规模
灵活就业
科技和新兴产业 的发展、组织管 理和经营方式的
变革
独立于单位就业 之外就业:自雇 型就业、自主就 业、独立服务型 就业
一、就业统计
(五)就业结构分析 反映就业人员的人口特征分布状况:
研究就业人口中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技能 水平的人员分布比例
反映就业人员社会经济方面的分布状况: 研究就业人口在不同部门、产业、生产单位类型等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