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绿色建筑评价标准-LEED标准资料

7-绿色建筑评价标准-LEED标准资料


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 馆等公共建筑。
绿色建筑的评价应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并正确 处理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 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并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标准。
2 绿色建筑评价与等级划分
(1)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
节地与 室外环境 节水与水 资源利用 节能与 能源利用
4.1.15选址和住区出入口的设置方便居民充分利 用公共交通网络。住区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 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 4.1.16住区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 质铺地采用透水地面,并利用园林绿化提供遮阳 。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不小于45%。 优选项 4.1.17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4.1.18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对已被污染 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标准。
第一节
我 国 绿 色 建 筑 评 价 发 展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超高层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2012 待发布)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GB/T50640-2010
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2007)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2007) 绿色建筑评估标准(GB/T 50378-2006)
绿色建筑技术导则(2005)
节水规划;雨水收集; 非传统水源利用;人工湿地 材料产地;可再利用材料应用; 可循环材料应用 室内光环境、声环境、风环境; 室内空气品质;舒适度
5 室内环境质量
6 运营管理
智能化系统;物业标准; 环境管理体系
(2)绿色建筑的评价对象 绿色建筑的评价原则上以住区或公共建筑为对象,
也可以单栋住宅为对象进行评价。评价单栋住宅时,
凡涉及室外环境的指标,以该栋住宅所处住区环境的
评价结果为准。
(3)评价的时间规定 对新建、扩建与改建的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的评
价,在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4)绿色建筑评价条件
①必备条件:全部满足标准中控制项要求;
②满足一般项数程度的条件; ③满足优选项数程度的条件; 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等级标准按表3-2、表 3-3确定。
注册监理工程师继续教育学习讲座
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及美国LEED绿色建筑认证标准
华中科技大学 李惠强
全球气候环境正在逐步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 生存,各国政府联手签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 约》、《京都议定书》等环境保护公约,同时相继 开发了适应不同国家特点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如 美国LEED 标准、英国BREEAM 标准、日本 CASBEE 标准、澳大利亚NABERS 标准、香港 HK-BEAM 标准、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 以指导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工作。 本章主要介绍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和美国LEED 绿色 建筑认证标准。
一般项 4.1.9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配建,合理采用综 合建筑并与周边地区共享。 4.1.10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 4.1.11住区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 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 4.1.12住区室外日平均热岛强度不高于1.5℃。 4.1.13住区风环境有利于冬季室外行走舒适及过渡 季、夏季的自然通风。 4.1.14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 栽植多种类型植物,乔、灌、革结合构成多层次 的植物群落,每100 m2绿地上不少于3株乔木。
优选 室内 运营 项数 环境 管理 共9 质量 共7 项 共6项 项
2 3 4 4 5 6 -3 5
★ ★★ ★★★
注:当本标准某条文不适应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等 条件时,该条文可不参与评价,参评的总项数相应减少,等级 划分时对项数的要求可按原比例调整确定。
《标准》详细条文列举 4 住宅建筑 4.1节地与室外环境 控制项 4.1.1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 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4.1.2建筑场地选址无洪涝灾害、泥石流及含氡土壤 的威胁。 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 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4.1.3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低层不高于43 m2、多层 不高于28 m2、中高层不高于24 m2、高层不高于 15 m2。
4.1.4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 通风的要求,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 设计规范》GB 50180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 求。 4.1.5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 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 物。 4.1.6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不低于lm2。 4.1.7住区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4.1.8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 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影 响、水污染、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要求的条款, 均满足要求时方能评为通过。 定量条款的要求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认定。
表3-1 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住宅建筑) 一般项数(共40项)
等级 节地与 节能与 节水与 节材与 室外环 能源利 水资源 材料资 境 用 利用 源利用 共8项 共6项 共6项 共7项 4 5 6 2 3 4 3 4 5 3 4 5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06年我国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06)。 目的—用于指导绿色建筑的评价标识和全国绿色建 筑创新奖的评审,同时对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 及运行管理起到导向作用。
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绿色建筑标识
中国绿色建筑标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主要内容 1 总则
表3-2 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 一般项数(共43项)
评价指 标体系
室内环 境质量 运营管理 节材与材料 资源利用
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
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准指标分解
1 节地与室外环境 2 节能与能源利用 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Add Title
建筑场地;室外环境质量; 多样 绿化;地下空间合理运用。
降低建筑能耗;提高用能效率; 可再生能源利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