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中国第一巨贪1

新中国第一巨贪1

1951年11月下旬,河北省委召开贯彻中央开展“三反”运动精神的第三次党代会。

刘青山、张子善的贪污罪行被揭发。

省委省政府当即决定,成立以省主席杨秀峰为主任,省委组织部长薛迅为副主任,省检察署检察长孙光瑞、省监委主任李国华、省法院院长宋志毅为委员的调查处理刘、张案件委员会,责成由孙光瑞、李国华、宋志毅组成办案组,孙光瑞为组长,负责侦讯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

随即,省检察署成立了刘、张案件侦讯办公室,并抽调省公安厅李定一处长加强侦讯工作。

孙老还清楚地记得,处理刘、张案件委员会成立后,先是由省委将在苏联学习的刘青山调回,刘青山下火车后先到他在天津的办事处休息,听说要受审查的消息后,刘青山拍桌子吼道:“出什么事了,还能开除老子的党籍!”恰逢有关办案人员在场,忙说:“欢迎、欢迎,你辛苦了,咱们先出去吃饭。

”拉着刘青山上了汽车,直接送到了省公安厅准备的看守地点。

开始,刘青山满不在乎,照吃照喝,并不把侦讯人员放在眼里,什么也不说。

张子善害怕了,吃不下、睡不着,问什么回答什么。

侦讯中,办案人员发现刘、张二人犯了毒瘾,坚持不住,为了保证侦讯质量,经请示省委后给他们吃点药。

刘青山开口了:“你们别问了,我有两个本子,你们取来自己看吧。

”此后,刘青山开始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半夜里往往猛地坐起,不知所措。

侦讯工作开始后,侦讯材料每天报送一次,由孙光瑞审阅后送省委报送中央。

1951年1月18日,依照法律程序,孙光瑞签署了由河北省人民检察署对刘青山、张子善特大贪污案的公诉书。

公诉书认定,刘、张在治理潮白河、海河、永定河、大清河等工程中,利用职权,勾结奸商,贪污、浪费、盗窃和非法骗取、挪用公款等项共171亿6千多万元(旧币)。

毛主席对此案极为关注,亲自过问和批准了对刘青山、张子善特大贪污案的处理,并对给刘、张二人说情的人说,是要他俩,还是要中国?正是因为他们两人的功劳大、地位高,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有可能挽救20个、200个、20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

判决之前??孙光瑞和省委秘书长李子光到看守所与刘青山、张子善做了最后一次谈话,刘青山说:“枪毙我吧,可以教育更多干部。

”而张子善问:“能上诉吗?”
1952年2月10日,在河北省委政府领导下,河北省法院组织临时法庭,在省会保定市广场召开了两万人参加的公判大会,薛迅在大会上控诉了刘青山、张子善的罪行,省主席杨秀峰宣布了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核准令。

“拿我做个典型吧,处理算了,在历史上说也有用。

”这是刘青山的遗言。

“伤痛!万分伤痛!现在已经来不及说别的了,只有接受这血的教训!”这是张子善的遗言。

孙老告诉我们,刘、张贪污案从揭发到判决,前后只用了两个月零二十天。

宣判公布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和反响,对领导干部为官清廉、党风党纪的教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新中国反腐败第一案——刘青山、张子善
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敏锐感觉到,许多领导干部随着地位的变化,思想也在发生变化,已出现了李自成式的腐败苗头,如不能及时加以制止,有可能千辛万苦打下的天下会很快变质。

政治是只讲需要不讲感情的,必要时要杀一警百。

最高职务:刘青山,被捕前任中共石家庄市委副书记。

张子善,被捕前任中共天津地委书记。

案情简介:1950年至1951年他们在担任天津地区领导期间,盗窃地方粮款、防汛水利专款、干部家属救济粮款,克扣、倒卖治河民工食粮从中渔利,以修建为名骗取银行贷款、送巨款给奸商倒卖钢材,从事非法经营。

还派人员冒充解放军,用救灾款从东北套购木材,严重影响了灾民的生产和生活。

在获非法暴利、大量贪污之后,任意挥霍,过着极度腐化的生活。

经调查,刘青山贪污达1.84亿元(旧币),张子善贪污达1.94亿元(旧币)。

审判结果:1951年12月,中共河北省委作出决议,将刘青山、张子善开除出党。

1952年2月,河北省人民政府举行公审大会,判处刘青山、张子善死刑。

这是建国初期涉及干部职位最高金额最大的一起腐败案,惩处刘青山、张子善成为新中国反腐败第一大案。

刘青山、张子善的两颗人头,制止了一场来势汹汹的腐败潮,挽救了无数的领导干部,从一定意义上讲,起到了稳定政权,防止变质的作用。

巩固新政权的斗争
1、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严峻形势
(1)国内:
政治:新政权刚建立,各种反动势力仍存在。

经济: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军事:全国还没有完全解放,国民党还有几百万军队和土匪。

(2)国际:帝国主义的敌视(政治孤立、军事威胁、经济封锁)
2、为巩固新政权而进行的斗争:
(1)追歼国民党残敌和剿匪作战
①进军华南、西南——追歼国民党残敌
时间:1949年10月—1950年夏消灭的国民党集团:白崇禧、胡宗南
主要战役:渡海作战,解放海南岛和平解放:云南、西康战绩:歼敌130万
②新解放区——剿匪作战③结果:到1950年夏,基本肃清。

(2)西藏的和平解放和中国大陆的全部解放。

时间:1951年。

(3)抗美援朝:
必要性: 唇亡齿寒、户破堂危;美帝国主义威胁中国安全(美国空军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

目的:保家卫国。

性质: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

概况: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夏)、司令员、交战双方、结果
意义:国际、国内
①沉重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的鼓舞了全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②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③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④我国建立了一支较为现代化的海陆空军和其它各各兵种的国防军。

并取得了对美作战的经验。

⑤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振奋了革命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国际主义精神,全国人民由于空前团结,推动了我国各项工作的发展。

(4)土地改革运动:
回顾: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原因?意义?并分析这次土地改革运动的必要性?
①必要性:
为巩固中国的胜利,为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目的),必须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这是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之一。

②概况:
时间:1950年夏—1952年底
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政策特点:富农:经济上保护、政治上孤立(原因)
结果: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意义: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5)镇压反革命运动:
必要性:是民主革命的继续
概况:时间、对象、结果
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集团的复辟阴谋,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和人民民主专政;纯洁和巩固了全国各级人民政权,保证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了人民群众的阶级觉悟和革命积极性,安定了社会秩序,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

(6)“三反”、“五反”运动:
原因:不法资本家采取非法的手段谋取暴利,“五毒”横行;有些国家机关和企业的工作人员犯了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的错误或罪行。

目的:打退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的猖狂进攻,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现实意义:只有坚持反腐败斗争,才能保证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

“三反”运动
范围:国家机关和国营企业
主要内容:“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结果:惩处了刘青山、张子善等大贪污犯,教育了干部,挽救了一批犯错误的同志,纯洁了干部队伍,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五反”运动
范围;私营企业
主要内容:“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骗国家财产”和“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意义:打退了不法资本家向社会主义的猖狂进攻,打击了他们“五毒”行为,在工商业进行了一次普遍的守法经营教育,开始建立了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监督。

小结: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明显变化。

但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极其复杂,为此,我党通过追歼残敌匪和和平解放西藏等斗争,基本完成了祖国大陆的解放事业;又通过建国初期三大运动(抗美援朝运动、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还通过“三反”、“五反”运动纯洁了干部队伍,开始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