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习时间和实习地点: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十七至十八周,实习地点学校机房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工程图例板制作、使用和编辑方法。
2.掌握点、线、区输入方法和相应参数的设置
3.掌握线的交互式矢量化方法。
4.掌握点、线的常用编辑方法。
5.掌握MAPGIS中拓扑造区的基本流程及操作。
6.掌握注释赋属性功能。
三、实验步骤与内容
1、实习准备,熟悉基本操作
1、安装及打开MAPGIS软件:根据提示安装软件。
安装软件后,
打开“DogServer67.exe”,再打开MAPGIS软件。
2、设置:单击MAPGIS主菜单中的“设置”按钮。
将工作目录设置
为“D:\学生\201220280103”,矢量字库目录设置为“D:\学生\试题\CLIB”,系统库目录设置为“D:\学生\试题\江西二调Slib_2008”。
3.创建文件
(1)执行如下命令:图形处理⇨输入编辑⇨新建工程⇨确定⇨不生成可编辑项⇨确定。
(2)在输入编辑子系统界面在右侧窗口中点击鼠标右键,新建一个文件“地质界线.WL”、并且修改其属性结构(需注意,编辑完最后一项时需按下“ENTER”键转到下一行再保存)。
(3)工程图例板制作
1)在输入编辑子系统界面在右侧窗口中点击鼠标右键,单击新建工程图例编辑⇨编辑分类。
2)新建一个线类型图例(名称“地质界线”,分类码为“1”,编码为“1”,图形参数如图b所示)。
(b)(c)
4)点击“确定”按钮,保存工程图例文件为“工程文件.cln”。
2、空间数据输入与编辑
1.打开“工程文件MPJ”,在输入编辑子系统界面在右侧窗口中点击鼠标右键⇨添加项目“地质界线.WL”、并使之处于编辑状态同时
将地质图的点线面文件关闭。
删除点线面中的点、线、区及弧段。
在输入编辑子系统界面在右侧窗口中点击鼠标右键打开图例版。
2.设置。
菜单栏⇨设置⇨参数设置⇨还原显示;菜单栏⇨窗口⇨属性动态显示⇨线工作区⇨宽度。
3.使“地质界线.WL”处于编辑状态下并同时按下“CTRL”和“V”键。
刷新窗口。
4.在交互式矢量化的过程中,结合F5(放大)、F6(移动)、F7(缩小)、F8(加点)、F9(退点)、F11(改向)F12(捕捉线)画线。
画线前查看地质界线的属性及参数,用同样的参数和属性的线画线。
单击工具栏中的输入线图标选择折线和即时输入。
开始画线时按F12键,选择捕捉线头线尾使每条线都是闭合线。
线结束时单击鼠标右键,如果是一条封闭线,按CTRL”键和鼠标右键使其闭合。
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线宽,在图例版上注记⇨线状地注释类⇨单击工具栏输入点图元图标⇨确定⇨在线旁单击并输入线宽⇨(线宽!=0执行)菜单栏点编辑⇨修改角度⇨单击点修改其角度使之与线平行⇨图例版图符
整饰层⇨宽度点⇨输入点图元⇨子图,确定⇨在线宽注释旁增加点。
如图所示
5.画好所有的地质界线与断层后,单击菜单栏中的线编辑⇨参数编辑⇨根据参数赋属性⇨选择图形参数⇨将需赋属性的某种线参数
输入单击确认。
6.检查线。
(1)菜单栏检查⇨工作区属性检查⇨线工作区,条件检索选择,选择结果⇨输入“宽度==0&&地类编码!=""”⇨单击结果文件⇨创结果文件⇨单击写,看⇨菜单栏⇨线编辑⇨编辑指定线⇨输入图元号,并选择跳转和闪烁⇨工具栏⇨修改线属性图标⇨填写宽度;重复条件检索选择⇨输入“宽度!=0&&地类编码==""”,保存查看文件,根据“地质界线”修改线属性或者线参数。
同时也注意线注释及宽度点是否需要增加或是删除。
(2)菜单栏⇨其它⇨自动剪断线⇨菜单栏检查⇨线拓扑错误检查。
线错误可能有:悬挂线,坐标点重合,自相交等。
一一修改错误。
其它⇨清除微短弧线⇨清除微短线⇨确认⇨单击“微短线”几个字,使其跳转到微短线。
重复几次确保没有错误。
3、进行查错,自动拓扑重建造区。
点击文件区新建造区线文件,将线文件中的框、地质界线复制粘贴到造区线文件中,将其他文件关闭,只余下线文件进行自动连接
线,线转弧段等操作,进行边界线的差错操作,如不闭合就进行
处理闭合处理,用延长线、剪断线、靠近线等操作是区域闭合。
待无错误后进行拓扑重建。
具体如下:
(1)造区:确保“弧段.WP”区文件处于编辑状态下。
单击工具栏中1:1图例⇨菜单栏⇨线编辑⇨选择线⇨选择所有线使其闪烁⇨菜单栏区编辑⇨线工作区提取弧⇨菜单栏其它⇨拓扑重建。
(2)检查。
菜单栏检查⇨工作区属性检查⇨区工作区,属性结构选
择地类编码⇨查看右边的属性内容有无空,如有双击⇨结果文件,保存⇨写,看⇨再根据图元序号用区编辑中的编辑指定区⇨单击工具栏中的修改区属性图标⇨增加地类编码⇨复制旁边的地类编码点到区
域内并修改文本使之与该区域地类编码吻合。
菜单栏区编辑⇨选择区⇨选择所有的区⇨删除区⇨重复操作1、2直至所有区都有地类编码属性。
(3)修改区参数及区属性。
菜单栏检查⇨工作区属性检查⇨区工作区,属性结构选择地层编码⇨双击右边属性内容的地层编码并在图例版中找到相应的图斑⇨单击修改区参数图标再双击地类编码打击修改区属性图标。
对每个地层编码重复此操作。
关闭区文件,保存。
(4)压缩保存工程及项目文件
4. 输入地层代号。
首先关闭“地质界线.WL”,保存。
再使之处于编辑状态。
在图例版中用颜色较为突出且绘图时未出现过的线将整个线分成小块,方便简单查看是否有遗漏。
图例版⇨注记⇨地类代号注释类⇨输入点图元⇨注释,确认。
在每个封闭区域里增加点并按照“地质界线.WT”输入相应的地层编码。
最后关闭线文件不保存,关闭点文件保存。
此步骤注意的是点必须在封闭区域里。
5.图形误差校正
1.MAPGIS主菜单⇨图像处理⇨图像分析⇨菜单栏文件⇨打开影像文
件“H50G085025DOM.msi”⇨菜单栏镶嵌融合⇨控制点信息、控制点浏览。
在控制点信息处选定控制点1并打勾⇨单击工具栏中更新控制点图标⇨是控制点与图像顶点吻合⇨按空格键输入并坐标确认。
对其他控制点重复此操作。
最后在空白处单击右键。
菜单栏镶嵌融合⇨保存控制点文件。
打开“H50G086025DOM.msi”菜单栏镶嵌融合⇨删除所有控制点⇨添加控制点文件⇨保存控制点文件。
关闭此子系统打开输入编辑子系统中的影像文件。
2.图形数据转换。
菜单栏文件⇨数据输出⇨选择需要转换的类型,添加文件再转换即可。
6、文件转换
以线转换为例。
MAPGIS主菜单中图形处理⇨文件转换⇨菜单栏选择⇨压缩存盘⇨菜单栏文件⇨装入线⇨查找到需要转换的线装入并确定⇨菜单栏输出⇨选择需要转换成的格式。
然后弹出如下图。
确定后输入文件名并保存。
则文件就转换好了。
如果是要将其再转换回去,只需单击菜单栏输入然后选择之前转换后的格式再将其选中,并在菜单栏\文件\保存线然后再重复输出步骤。
四、实习体会
MAPGIS的课程结束了,通过对MAPGIS的学习也初步掌握其各方面的知识,MAPGIS软件的功能是强大的,面对目前的信息化社会,在空间数据处理能力方面是一款强有力的工具。
学习的目的在于将知识能合理顺利的运用,将书本知识化为自己所用,是一个不知到知道,了解完善应用的过程,尤其是计算机方面的课程更是如此。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积极询问老师,和同学共同商讨,查询资料把问题得以解决,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上机练习让我比较容易的掌握理论知识的难点,以及一些平时不注意的问题,在上机练习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个细节都要留心,这样才不至于出错,这就加强了我们对平时不注意的问题得到回应,从而加深了细节问题的处理方式。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老师经常在旁边悉心的辅导,并且逐个检查实习成果。
此次实习中,收获的是我们,付出的是老师,我衷心的感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