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认真做好紧急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

关于认真做好紧急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



一次死亡 2 人以下(含 2 人)的事故(道路交
般 安
通一般事故指一次造成重伤 1-2 人;或轻伤

3 人及 3 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机动车事

故损失 500-5000 元,非机动车事故损失 50

元及以上的事故),或造成 30 万元以下直接经
济损失,或重伤 10 人以下,或死亡、重伤共
10 人以下,或受灾 30 户以下的火灾事故。
六、未按照紧急信息报送的范围、标准和时限等要求报送信 息,而产生不良后果的,追究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附件:紧急信息报送相关要求
二OO六年一月二十五日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附件:紧急信息报送相关要求
关于进一步加强紧急信息
报送工作的通知
珠卫工〔2005〕21 号
各区卫生局,各直属单位,中大五院,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遵医 五院:
一般安全事故发生后,各职能部门和 各区、经济功能区按照事故的类型, 立即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事故现 场应急救援工作。各职能部门的职责 分工与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各职能 部门的职责分工相同。
启动预案及报告原则
事故后,立即启动《珠海市特大安 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照事故类 型,相关职能部门组成前线指挥部, 组织应急救援队伍,立即开展现场 抢险救灾工作。各区、经济功能区 和各相关部门接到特大事故报告后 应立即报市安监局,最迟不得超过 5 小时。
类信息,即发生地点敏感、涉及人员身份特殊、持续时间较长、社会影响较大的其他情况和问题;或带有苗头性、倾向性 的问题,特别是可能引发重大事件或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要注意及时报送。
二、珠卫工〔2005〕21 号文规定的紧急信息属于政务信息报送范畴。对于未达到该文报送范围和标准,但属重要业 务工作的,如 30 人以下食物中毒事件,应第一时间向委局机关业务科室及分管领导进行工作汇报。
和标准(暂行)
一、事件类 (1)冲击、围攻卫生主管部门、医疗卫生机构或其要害部门事件。 (2)群体性事件,军警民冲突事件。 (3)集体上访事件。 (4)集会、请愿、示威、游行、罢工、罢课等事件。 (5)非法组党、结社、集会动向;暴力、恐怖、骚乱、暴动事件。 (6)影响恶劣的封建迷信活动或可能诱发不稳定因素的规模较大 的联宗祭祖活动。 二、案件类 (1)本系统发生的杀人案、投毒案、爆炸案,劫持人质及纵火等 严重犯罪案件。 (2)案值较大或造成人员伤亡、后果严重的制假、贩假案。 (3)暴力妨碍执行公务案。 (4)失泄密案及密码设备丢失、机要人员判逃案。 (5)恶意攻击互联网络,干扰通讯网络,造成严重影响的案件。 三、事故灾情类 (1)本系统发生造成伤亡或较大经济损失的交通事故、生产安全 事故、火灾事故、治安事故等。 (2)有毒化学物质泄漏、放射性物质丢失、扩散以及重大环境污 染事故。 (3)其他对生活、生产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灾害。 四、疫情毒情医疗卫生事件类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鼠疫、霍乱、肺炭疽及其他重大疫情; 一类动物疫情、新发现或又发生的动物疫情。 (2)职业中毒事故;放射事故;造成死亡或 30 人以上食物中毒 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伤亡 5 人以上的各类型急救事件。 (5)重大医疗纠纷、医患冲突、医疗事故,或医疗暴力等其他引 起重大社会影响的医疗卫生事件。 五、舆情类 (1)利用互联网、移动电话和其他现代通讯工具散布反动言论, 串联、煽动非法活动的短信或帖子。 (2)严重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境内外舆情动态。 六、其它 (1)未达到以上五类信息的范围和标准,但发生地点敏感、涉及 人员身份特殊、持续时间较长、社会影响较大的其他情况和问题。 (2)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特别是可能引发重大事件或造 成不良影响的问题。 七、注意事项 (1)各单位除按本通知要求报送信息外,关于传染病疫情、食物 中毒事故、职业中毒事故、放射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安全 生产事故、医疗事故等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内容、程序、 方式和时限报告。 (2)各区发生的以上紧急信息,各区卫生局首先要按照本区的有 关规定,向本区区委、区政府信息部门报送紧急信息,与上级卫 生主管部门有业务关系的,同时报上级卫生主管部门信息部门。
一、高度重视做好紧急信息报送工作。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转轨转型,我市经济社 会正进入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 呈现多发态势。特别是卫生改革处于关键的时刻,很多矛盾时有 出现。因此,做好紧急信息报送工作尤为重要。各单位要把报送 紧急信息作为一项重要职责,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 度出发,认真做好这项工作。要支持信息工作人员做好紧急信息 的报送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研究和解决报送紧急信息工作 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物质保证。 二、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形成快速反馈机制。 市卫生工委、市卫生局把各区卫生局、局直属各单位、中大 五院、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遵医五院纳入卫生系统紧急信息报送 网络(见附件 1),明确各单位专(兼)职信息员,负责紧急信息 报送的有关工作。各单位也要适应形势要求,建立健全畅顺的信 息工作网络,把主要职能科室或基层单位纳入信息网络,设专(兼) 职信息员,建立并落实报送信息的制度;把信息触角延伸到工作 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和反映影响社会稳 定和卫生事业发展的各种紧急情况。 三、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切实做好紧急重要信息报 送工作。 要认真执行市卫生工委、市卫生局制定的《紧急重要信息范 围和标准(暂行)》(见附件 2),并切实提高报送紧急信息的时效性。 凡发生重大突发事件、重要社会动态、紧急灾情、疫情以及其他 重大紧急情况,要立即向市卫生工委、市卫生局及其信息部门报 告,上报时间不超过 1 小时。同时,要及时跟踪反馈上报事态发 展、处置措施、原因、后果以及应吸取的教训等有关信息。 四、落实工作责任制,杜绝紧急信息迟漏报。 各单位要按照要求,明确责任人,层层建立健全责任制。发 生迟报、漏报、瞒报紧急信息的问题,由相关单位领导负责。对 迟报、漏报、瞒报紧急信息的单位,要通报批评,追查原因;对 工作严重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 责任。各单位信息部门,要逐级加强对报送紧急信息工作的督促 检查和业务指导。 五、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各单位要结合实际,提出加强和改进报送紧急信息工作的措 施,认真抓落实。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请及时向市卫生工 委、市卫生局及其信息部门反映。 市卫生工委、市卫生局信息部门为市卫生工委办公室、市卫 生局办公室。紧急信息实行统一接办制度,上班时间由市卫生局 办 公 室 接 办 , 电 话 : 2227814 , 传 真 : 2233641, 电 子 邮 箱 : 2128353@;下班时间及节假日由市卫生局值班人员接办, 电话:2227814,13192232049,传真:2233641。紧急信息原则上
处理原则
中毒特大安全事故由卫生局牵头,公 安、事故发生地所属区(经济功能区) 配合;工矿企业、火灾、道路交通、 水上交通、建筑及市政工程、锅炉等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特种设备(含游 艺机)、民用航空等特大安全事故分别 由市安监局、市公安消防局、市公安 局、海事局、市建设局、市质量技术 监督局和珠海机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牵头,其他相关部门配合。
一、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畅顺的信息工作网络,明确内部运 作流程和报送责任人,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和标准报送信息。
二、严格执行报送时限。凡发生重大突发事件、重要社会动
态、紧急灾情、疫情以及其他重大紧急情况,必须立即向市卫生 工委、市卫生局信息部门报告,上报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三、紧急信息原则上要以书面报告,来不及书面报告的,必 须先用电话报告,随后迅速报送文字材料。同时,要及时跟踪反 馈上报事态发展、处置措施、原因、后果以及应吸取的教训等有 关信息。
要以书面报告,来不及书面报告的,先用电话报告,随后迅速报 送文字材料。涉密事项按保密规定处理。
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凡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 为准。 附件:1.珠海市卫生系统紧急信息报送网络
2.紧急重要信息范围和标准(暂行)
中共珠海市卫生工作委员会 珠海市卫生局 二 OO 四年四月八日
委局紧急重要信息范围
近几年来,中央、省委和市委一再要求从讲政治、讲大局的 高度,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做好紧急 信息报送工作。我市卫生系统各单位认真贯彻关于加强紧急信息 报送工作的要求,及时报送紧急信息,为市卫生工委、市卫生局 及时掌握全系统动态,指导工作和妥善处置重大突发性事件,维 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紧急信息报送工作, 特通知如下:
危险化学品泄漏中毒重特大安全事故 由市卫生局牵头,市安监局、市公安 局、市环保局、事故发生地所属区(经 济功能区)配合;其他类型的危险化 学品重特大安全事故,由相应部门牵 头,市卫生局配合。
重大事故发生后,各职能部门和各区、 经济功能区按照事故的类型,立即组 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事故现场应急 救援工作。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与 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各职能部门的 职责分工相同。
重危
特险
大 化 生产、储存、经营、使用、运输和处理废弃危
安 学 险化学品单位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 3 人及 3 人
全品 事 故
以上死亡、或 30 人及 30 人以上中毒、或 500 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重大社会影响的事
故。

一次死亡 3 人以上(含 3 人)、10 人以下的事
大 安
故(道路交通事故为一次死亡 1-2 人;或重

伤 3-10 人;或直接经济损失 5000 元-10000

元;或未造成人身伤亡,但危及副部长以上干

部、政府邀请的外宾、知名人士的安全,政治
影响坏的事故),或造成 30 万元以上、100 万
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或重伤 10 人以上、20
人以下,或死亡、重伤共 10 人以上、20 人以
下,或受灾 30 户以上、50 户以下的火灾事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