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蒙古金厂沟梁金矿的构造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

内蒙古金厂沟梁金矿的构造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


第3 期
牛树银等: 内蒙古金厂沟梁金矿的构造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
351
米至上千米( 图 3 ) 。 倾向上以 70° ~ 90° 的高倾角展布,倾向北东或 南西,这是高倾角矿脉的常见特征。 矿脉宽度一般 在 20 ~ 60cm,以 30 ~ 50cm 较为常见。矿体形态特 征多呈脉状,沿走向多见分枝复合、 合而复分的特 也常见局部呈藕节状胀缩相间展布。 在两组矿 征, “X”型交汇处或 “入” 脉 字型交汇处往往变宽, 品位 也多变富。 另一个明显的特征是矿脉延深较为稳定, 延深 往往大于延长, 表明含矿流体是沿断裂贯入为主 。 此外, 从上部往下部延深, 具有矿脉条数变少、 成矿 温度逐渐变高、 压力逐渐变大的趋势 ( 王建平等, 1992 ) , 尽管变化幅度不是太大, 但也反映成矿流体 从下往上的贯入特征。 2. 3 矿石主要组分 金厂沟梁金矿床矿物达 27 种之多,其中硫化 Cu、 Pb、 Zn、 S 等元 物占矿物总量 11% ~ 13% 。 Ag、
图1
金厂沟梁地区地质简图
Fig. 1 Sketch geological map of the Jinchanggouliang area
1400m,具有显著的构造改造作用,岩石呈现出明 Ar 同 位 素 年 龄 为 显 的 拔 丝 构 造。 钾 长 石 K135. 36Ma。 第三次侵入为对面沟中细粒花岗闪长岩,岩体 呈椭圆状岩株, 长 2700m,宽 2100m,侵入于西台子 Ar 同 位 素 年 龄 为 岩体 和 金 厂 沟 梁 岩 体 之 中。 K126. 3Ma,UPb 同位素年龄为 125. 51Ma。 第四次侵入为对面沟中细粒斑状花岗闪长岩 2 体,出露面积约 1km ,呈近圆形侵位于花岗闪长岩 Ar 同位素年龄为 121. 5Ma。 中,全岩 K-
图2 Fig. 2
金厂沟梁金矿区地质简图 ( 据内蒙古第三地质大队资料缩编 )
Sketch geological map of the Jinchanggouliang gold mine ( after 3 rd Geological Team of Inner Mongolia)
的基本特征( 图 2 ) 。 2. 1 矿脉空间展布特征 金厂沟梁金矿发现并已开采的矿脉几十条, 现 择几条典型矿脉简要介绍。 8 号脉: 总体呈脉状产出,矿体沿走向连续性 较好,局部地段具有分枝复合现象,矿石类型主要 为构造蚀变岩型。 石英脉型少见。 矿体总体走向 310° ,倾向南西,倾角55° ~ 70° 。平均厚度 0. 17m,
2
典型矿脉特征
金厂沟梁金矿的所有矿脉均以沿构造裂隙贯入 为特征。因此, 矿脉的空间展布状态、 矿石的主要组 结构构造、 基本类型及其围岩蚀变都能反映成矿 分、
350
第 35 卷
1. 第四纪; 2. 下白垩统四岩段粗面安山岩 ; 3. 三岩段熔岩碎屑岩及碎屑熔岩; 4. 二岩段凝灰质砾岩、 角砾岩; 5. 一岩段凝灰质砂页岩; 6. 上 侏罗统三岩段流纹斑岩夹安山岩 ; 7. 二岩段酸性凝灰岩夹凝灰质砂页岩; 8. 一岩段底砾岩; 9. 新太古界建平群下岩组; 10. 燕山晚期中细粒 斑状花岗闪长岩; 11. 花岗岩脉; 12. 正长斑岩脉; 13. 角闪石岩; 14. 石英斑岩脉; 15. 闪长玢岩脉; 16. 花岗闪长斑岩脉; 17. 闪斜煌斑岩脉; 18. 花岗伟晶岩脉 ; 19. 流纹斑岩脉; 20. 英安斑岩脉; 21. 安山玢岩脉; 22. 黑云粗安岩脉; 23. 实测及推测正断层; 24. 地层产状; 25. 片麻理 产状; 26. 实测与推测金矿脉及其编号 ; 27. 隐伏金矿脉及其编号; 28. 分支隐伏金矿脉及其编号。
摘 要:燕山运动以来, 华北地台北缘进入了典型的陆内伸展造山阶段 , 究其成因可能与地幔热柱活动密切相关 。
研究认为金厂沟梁是一较典型的幔枝构造 ( 地幔热柱多级演化的第三级单元 ) , 并且是该区主要的成矿控矿构造 。 本文在简述其成矿构造背景 、 含金矿脉主要特征的基础上 , 重点探讨了金厂沟梁金矿的矿体展布 、 成矿作用、 控矿 构造, 进而总结了成矿规律, 归纳了成矿模式。认为由于对面沟张扭性断裂和头道沟张扭性断裂较大幅度的正断 下掉作用, 使含矿变质岩系地块较好地得以保存 , 因此, 矿体纵向上具有较大的延深 , 甚至向深部可能由脉状 、 大脉 状过渡到断裂蚀变岩型金矿 , 更深部有否还存在斑岩型金铜矿值得深入研究 。 关键词:成矿作用; 找矿模式; 找矿预测; 赤峰地区 中图分类号:P613 文献标志码:A 1552 ( 2011 ) 030348007 文章编号:1001-
金厂沟梁金矿田位于华北地台北缘 ,张家口 - 赤峰金矿成矿带的东段,是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与北 北东向新华夏系的衔接复合部位 ( 李四光,1973 ) 。 燕山期运动形成了一组北北东向断裂 ,并引发了大 规模的火山喷溢和大量花岗岩侵入,同时形成了 大、 中、 小型等数十个金矿床( 点) 。其中,金厂沟梁 金矿为大型, 采矿历史已经超过 50 年, 且仍有很大 的远景储量。 从区域矿床的展布特征上看, 金的成矿作用对 围岩没有明显的选择性, 可以赋存于该区任何岩性 之中, 如在金厂沟梁矿田中: 金厂沟梁金矿赋存于 太古宇建平群变质岩系之中,二道沟金矿展布于侏 罗系火山 - 沉积岩系中,还有不少金矿分布于不同 时期的侵入岩中 ( 褚金锁和贾洪杰,2000 ; 刘宗秀 2002 ; 王建平等, 1998 ) ( 图 1 ) 。 等, 早在上世纪末的 1992 年,王建平等就对金厂 沟梁金矿的构造控矿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本文拟从
波状弯曲,矿化类型为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 石英 脉常呈透镜状或长豆荚状。走向近 SN 向,倾向东, 局部地段反倾。 平均厚度 0. 42m,平均品位 19. 10 × 10 - 6 。矿脉南部被黑云母粗安岩所截。 26 号脉: 总体为脉状产出,矿石以构造蚀变岩 为主,局部为石英脉,矿体走向 310° ,北西段倾向
1. 下白垩统火山碎屑岩; 2. 上侏罗统流纹岩; 3. 中上侏罗统流纹 质角砾岩; 4. 太古宇片麻岩; 5. 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 6. 燕山期花 岗闪长岩; 7. 燕山期二长花岗岩斑岩; 8. 燕山期花岗岩; 9. 燕山期 闪长岩; 10. 燕山期花岗斑岩; 11. 闪长玢岩; 12. 安山玢岩; 13. 细粒 黑云粗安岩; 14. 流纹斑岩; 15. 爆破角砾岩; 16. 各种脉岩; 17. 金矿 脉; 18. 隐伏矿脉; 19. 断陷盆地; 20. 穹窿构造; 21. 断层; 22. 实测及 推测断层; 23. 航磁解译断裂。
收稿日期: 2010 - 05 - 04 ; 改回日期: 2011 - 01 - 14
幔枝构造的视角,简要探讨金厂沟梁金矿的成矿控 矿构造, 进而进行矿床深部找矿预测。
1
矿区地质概况
金厂沟梁金矿床可分为西区和东区, 现阶段主 要采矿场在西区。 全区共发现大小矿脉 40 余条, 除 26 号脉部分裸露外,多数矿脉被第四系所覆盖。 1. 1 赋矿围岩特征 矿区内的赋矿围岩为太古宇建平群小塔子沟组 变质岩系。主要岩石类型为角闪斜长片麻岩、 斜长 角闪片麻岩、 黑云斜长片麻岩以及各种混合岩化片 夹有磁铁石英岩和斜长角闪岩。 其原岩恢复 麻岩, 为富铁镁质中基性火山岩及部分碎屑岩 。片麻理走 向近东西向, 主要向南倾, 局部北倾, 倾角较陡, 多在 70° ~ 80° 左右( 褚金锁和贾洪杰, 2000 ) 。 矿区内小塔子沟组变质岩系总体含金背景值较 高, 一般比地壳丰度值高出 2 ~ 10 倍, 这可能与中基
卷( Volume) 35 , 期( Number) 3 , 总( SUM) 130 2011 , 8 ( August, 2011 ) 页( Pages) 348 ~ 354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第3 期
牛树银等: 内蒙古金厂沟梁金矿的构造特征及深部找矿预测
349
性火山岩原岩含金背景值较高有关, 更可能与深源 成矿流体成矿作用过程中金的扩散作用有关 。 1. 2 主要断裂构造 金厂沟梁矿田最明显的构造特点是断裂构造极其 发育, 几乎所有矿脉都受断裂控制,而后又被成矿后 2000; 杨洪英等, 1998) 。 构造切割和改造( 周乃武, 北北东向断裂: 代表性断裂为头道沟断裂,走 向 30° ~ 40° ,沿走向长达 5. 2km,倾向北西,倾角 80° 左右,断裂带发育角砾岩、 断层泥、 断层面擦痕、 阶步等。局部有黑云母粗安岩脉充填。断裂性质为 张扭性,该断裂北段从金厂沟梁金矿的东西两区之 间切过, 断层上盘的西矿区相对下降,下盘的东矿 区相对抬升。此外, 在西矿区也存在一些规模较小 的北北东向控矿断裂。 北东向断裂: 代表性的断裂为西对面沟断裂, 它是一条规模较大的断裂破碎带,断裂带沿走向长 达 4. 2km,宽 200 ~ 1000m。 该断裂具有多次活动 特征, 早期为压扭性断裂, 切过岩体的部位使中细粒 长英质矿物明显定向 花岗岩发 生 韧 性 剪 切 作 用, ( 片理化) ; 晚期转变为张扭性, 在韧性剪切带的基 础上叠加了韧脆性断裂,上盘相对下降。 南北向与北西向断裂: 这两组断裂是在原两组 共轭剪切节理的基础上发育而形成的菱形格子状断 裂。 一 般 延 长 500 ~ 900m, 已 控 制 延 深 300 ~ 600m,断裂宽 0. 3 ~ 0. 8m,无论是走向上还是倾向 成矿时、 成矿 上多为舒缓波状。两组断裂在成矿前、 后均有活动。 成矿前为压扭性断层,岩石发生破 碎,为成矿提供了赋存空间; 成矿后又活动形成断 层泥,可作为重要找矿标志。 1. 3 岩浆活动期次 金厂沟梁金矿田岩浆活动较为复杂, 对成矿影 响较大的是海西晚期侵入旋回和印支期 - 燕山期侵 入旋回。海西晚期为花岗质侵入体, 规模较大, 主要 岩性为闪长岩、 花岗闪长岩、 二长花岗岩、 似斑状花 岗岩、 白岗质花岗岩等。 印支期 - 燕山期岩浆活动 也较为剧烈 ( 王建平等,1998 ; 褚金锁和贾 洪 杰, 2000 ) ,并可分为不同脉动期( 以下所述四次侵入岩 1998 的资料) 。 体年龄数据均引自王建平等, 第一次侵入为西台子中粗粒似斑状花岗岩,岩 体呈岩基状。岩石为肉红色, 似斑状结构, 斑晶以板 Ar 同位素年龄 状、 粒状的碱性长石为主。黑云母 KPb 同位素年龄为 196. 3Ma。 为 187. 9Ma,U第二次侵入为金厂沟梁中细粒片麻状花岗岩, 呈近东西向展布在矿区南部 ,长 4000m ,宽 350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