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校长的感谢信您好!我是医学院零八护本二班的***,请原谅我对您的再次打扰!上次由于想换专业的事,我很冒昧地给您写过一份申请信,我原本以为这份申请信会石沉大海,也就没怎么在意。
没想到几天后校教务处的李老师打电话给我,说是换专业一事,叫我过去一趟。
我当时怀着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主校教务处,找到李老师,李老师就对我讲:“同学,你写的这封申请信校长看了,他很同情你的想法,所以亲自嘱咐教务处办好此事!但省教育厅有严格的规定,专接本的学生不得转换专业,所以你看这事学校是无能为力。
”接着,李老师便找出些相关文件让我看,并且还特地联系了省教育厅的孙主任咨询此事,最后孙主任说专接本的学生确实换不了专业,我的心才彻底淡定下来。
虽然没有换成专业,我心中有点遗憾,但通过此事,我是深深感受到了校长和学校的关怀与温暖 !校长您在百忙之中还惦记着我的事,您的关爱犹如冬天里的红日,给予我春天般的温暖 !我怀着一颗感恩的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会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充实自己,为河北工程大学添光彩!“立德立志,善学善行”,河北工程大学以她的博爱和进取精神激励着每一位工程学子!在此,我衷心的祝愿校长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也希望河北工程大学在您的带领下稳步、快速向前发展!也祝愿我们河北工程大学明天更美好!此致敬礼写给校长的感谢信 [篇2]尊敬的苏州金阊外国语实验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你们好!我的女儿张之胤,今天结束了在贵校为期一个月的学习,这一个月期间着实给贵校添了不少的麻烦,贵校的领导及相关老师都为此做了许多周到缜密和体贴入微的安排,在此我代表全家对贵校及各位老师所付出的辛劳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我是新加坡人,太太是中国人,我们育有一儿一女。
儿子自小在中国长大,小女儿在新加坡出生、成长和读书。
我在中国的时间多过在新加坡的时间,由于忙于事业,无法权衡对家庭的照顾关爱,尤其是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我更没有做到一个父亲应尽的责任。
这是我对孩子最大的亏欠和遗憾!小女的这次中国浸濡,真是大大地弥补了我先前的遗憾,同时也帮我完成了一份久违的夙愿。
在我的骨子里一直都无法割舍对中国灿烂文化的迷恋,因此我把事业的重心都放在中国,我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仅身体里流淌着中国的血脉,更能实至名归地从各个层面去了解和深爱这片热土。
因为中国毕竟是孕育着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泱泱大国,在这个民族里——教育是一种传承,胜似长江后浪推前浪,永不停息;教育是一种信仰,让人们的生活变得充实和富有意义;教育是一种责任,让人们更加乐生向善;教育更是一种坚不可摧的民族力量,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相信举世瞩目的中国文化精髓必定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之胤去贵校上课之前,流露出即兴奋又忐忑不安的神情,我一点儿都不担心她会在班级受到冷落,我相信为孩子择校的正确性。
孩子的此次学习经历似乎不仅仅代表她自己和家人,甚至也代表着全新加坡的少年儿童来到中国并和中国的小朋友们进行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
为此,我深感欣慰。
贵校的领导把之胤安排在教导主任担任班主任的4年级a班读书,并且专门派一名女生帮助她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从上学的第一天开始,孩子每天都有很多快乐的新收获:学会了唱中国的国歌;语文进步飞快,中文发音越发流利;喜欢和同学们沟通交流了;有了许多真诚的好朋友……这些成绩的取得都与各位老师的精心培养、辅导是分不开的。
贵校老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庄严的使命感及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给孩子创造了规范丰富的求学环境和信心,每次回到家不止一次的提起各位老师,由此可见孩子对老师们的信赖和尊敬,老师们乐传薪火矢志育人的精神令我感动,更希望校方能够对小女严格要求,不要让她感觉自己是新加坡人就可以搞特殊,搞特权。
孩子是我们共同的未来和希望,教育事业更是造福桑梓的千秋之举。
点滴之中,小女已经在潜移默化之中真正地开始喜爱自己的祖国了。
最好的教育是“以人格塑造人格,以智慧启迪智慧。
”再次深深的送达我对校方和各位老师的感谢之情:三尺讲台连广宇,一片丹心育幼苗,今日遍栽桃李树,他年尽做栋梁材。
其实,我作为商人,忙碌之余也一直在做着和教育相关的事业,我在中国有一个关于儿童教育的网站(#url#),这个网站开设了很多专栏,全部都是关于家长和许多的教育学者、教师的育儿心得和工作体会的文章。
我搭建这个平台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在这里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学习,为祖国下一代的成长总结出更好的经验教训。
各位老师可以在百忙中抽出时间登临我们的网站并提出宝贵的意见,更希望贵校的老师们也可以积极地参与进来,我们可以为贵校专门开辟一个宣传专栏或者是学习园地以供大家展示和交流。
同时我们也可以帮助联络该校的学生去新加坡进行短期游学的事宜。
中国历来注重万卷诗书增智慧,立言立德垂典范,人才崛起赖良师,振国兴邦期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师是天下最阳光的职业,也是最崇高的职业。
教育是我们刻不容缓、首当其冲的一件关乎民族兴旺的大事。
大爱无言,大爱亦无边,只有教育才能托起明天的太阳。
作为孩子的家长,我愿意倾注我的一腔热忱和真爱为我的孩子,为更多的孩子们,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让我们共同扛起“教育”的犁耙吧!不要犹豫,不要徘徊,只要我们把“教育”的种子种在希望的土壤里,贫脊的荒园,也将成为金色的田野。
小女之胤的游学拉近了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甚至给了我们更多的启示和开拓的领域,中国的教育人人关注,美好的前景灿烂广阔。
从小女求学的点滴中,我发现贵校体现的是对绿色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体现的是对绿色教育事业的辛勤耕耘,体现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的是一种拼搏、奉献、博爱、高尚的伟大精神。
愿贵校的教育之树枝繁叶茂、花香四溢、硕果累累!让我们高唱“教育”的赞歌,让“教育”的歌声传遍四面八方,因为,她会让我们拥有一个美好的人间,会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们知道这片美丽的土地和强大的民族。
在这封信即将接近尾声的时候,我想到了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首诗中的两句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做为今天的结尾。
就让我对贵校所有溢美之词和感谢之意都融入浓情的诗句中吧…..最后顺祝安祺!张荣辉全家鞠躬2015年12月22日写给校长的感谢信 [篇3]尊敬的孙校长:您好!近日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万事如意!我女儿张静去年高考落选后选择贵校复读,有幸分到杨红艳老师所带的32班。
经过孩子的自身努力和任课老师的苦心教育,尤其是杨红艳班主任老师的严管善教和心血付出,才使得我孩子圆了大学梦,已被西北政法大学录取。
作为家长甚感高兴和宽慰,同时使我深感杨老师身上有许多优秀的品质和闪光的亮点。
一是对教书育人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无比热爱是她带班成功的根本前提。
一流的敬业精神和事业进取心、全精力的投入和身心付出、全青春的奉献和心血汗水倾洒,在杨老师身上体现的是淋漓尽致、鲜活逼真、十分完美,在她看来,似乎这就是她所要追求的最大人生乐趣。
二是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是她带班成功的关键因素。
她既能从严、从点滴入手严格要求学生,同时还能主动协调跟每一任课老师的关系,架起了学生与老师沟通交流的有效桥梁,用一流的课堂纪律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来保证了应有的教学效果;既重视做好学生的课堂管教,又能关心孩子的生活琐事;既认真分析各科成绩发生的一个个变化,同时又十分注重关心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微妙变化;既坚持大胆严格科学管教学生,同时又能细心入微和实实在在关心体贴每一个孩子的点滴成长进步,难怪学生们都夸她是自己的可靠贴心人,甚至是不愿向家长说的话都能主动敞开心扉说给杨老师听,我想这是她用心良苦的结果,也是她拿自己全部心血付出作代价换来的结果,更是她无私奉献、忘我工作、贴近学生、十分负责的真实写照。
三是坚持用“母亲般的阳光心”来对待管教学生是她带班成功的根本基础。
说真的,回顾带班实践,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她视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如同自己孩子一样去真心疼爱、细心关怀和精心照顾。
据我所掌握情况看,首先是复读开学不久,为了尽快摸清底数,她能及时找学生逐个谈话了解掌握第一手情况;其次是能坚持抓住学校组织的每一次月考机会,认真分析成绩的进展情况,然后分别找其谈话了解成绩进退原因,并能采取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做好每一个孩子的心理疏导和思想发动工作,同时能征求意见主动给孩子找课程辅导老师。
想方设法提高班里升学率,同时又不让有一个孩子出现掉队,十分有效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了每一个孩子的应有学习潜能。
如我女儿刚到校不久,因住上铺不太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身上起了很多的痱子,连我们作家长的都不知道,可是杨老师通过主动找孩子谈话后才发现我女儿背上出了许多的痱子。
之后把别人给的本该属自己享受的澡票能亲手送给我女儿用,在她的关怀下,女儿的身体很快得到了恢复,同时对她的学习也是触动很大。
这一点,的确是让我们作家长的深受感动和永记难忘。
四是对带班经验的不断总结和管教工作的独创精神是她成功的重要条件。
概括讲,有这么几点让我感受很深:课堂上,她要求学生一律不准把手机带到教室,排除了不应有的一切干扰,其目的是让我们的每一个学生能把自己的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在课堂、用于学习。
这种主次分明、善抓重点的做法理应成为带班管教学生的有效方法加以肯定和推广;严格课堂纪律,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一流的学习风气是她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关键做法。
这样,老师有信心教,学生有条件学;善于把学生的心理因素和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作为她教书育人的重要抓手而常抓不懈,抓出了成效;采取形式多样的各种管教方法和上台演讲等活动,给每一个孩子提供了表现自我、发挥特长、树立自信的平台,从中激励孩子们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坚持以理服人、公道正派地处理好学生之间发生的每一个细小矛盾。
这是树好班风,保证大家能共同拥有一个良好学习风气的一条重要经验做法。
固然目前社会风气可以有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但在我们教书育人和为国家、社会培养栋梁之材的学校窗口,决不能因学生家庭的优越条件和成绩的好坏而区别对待,而要让学生对错分明,从中明白出道理。
这种一分为二、客观公正的管教方法理应成为学校倡导的又一个良好风尚。
总之,一份付出一份回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孩子能有今天这份喜悦,除自身努力外,完全取决于咱三原南郊中学的良好校风,校领导的用心良苦,各任课老师的心血付出和杨老师的丰富管教经验和带班独到。
再好的言语也难以表达我们一家人对您们的感激之情和感恩之心,因为是您们帮了我家的大忙、解决了我家的最大难题。
我想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们会永远记住“南郊”、感恩老师、宣扬您们、弘扬正气。
以上书信是作为一名普通家长发自内心的真实感言。
若有不妥,敬请批评,谢谢!!祝孙校长和全校各位老师“教师节”快乐!!此致敬礼!学生家长:张生树2012年08月18日写给校长的感谢信 [篇4]尊敬的吴校长及环球时代的各位老师:你们好!我是一名学生家长,我写这封信的目的是想表达我对你们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