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领土
第四节、南极与北极
一、南极 (一)、南极的概况 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包括南极圈以内的大陆及其附
近的岛屿,总面积为1400万平方公里。 (二)、南极条件体系和南极的法律地位 “南极条约体系”的主要内容有: 1、南极专为和平目的所利用 2、国际合作和科研自由 3、冻结领土主权要求 4、“协商会议”制度 5、环境保护和生物资源的保护
区通过立法、司法或行政措施实行有效的占领或控制。
(二)、时效 (三)、添附 (四)、割让 (五)、征服 二、现代国籍法上的领土变更方式 现代国际实践中,除继续承认先占、添附、自愿
割让等传统的领土变更方式外,还经常采用民族自 决、全民投票和恢复领土主权这几种新的领土变 更方式。
(一)、民族自决 (二)、全民投票 (三)、恢复领土主权
第四章、 国家领土
第一节、国家领土概述 第二节、领土的取得与变更 第三节、国界与边境 第四节、南极与北极
第一节、国家领土概述
一、国家领土的概念 领土主要是指国家所领有的土地,即国家领土。
国家领土是指处于国家主权支配和管辖下的地球 的特定部分。 国家领土对国家具有重要意义:①国家领土是国 家主权独立的物质表现,是居住其上的人民赖以 生存的基础。②领土是形成国家的要素之一,是 构成国家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国家领土主权 国家领土主权:是指国家对其领土所享有的所有
三、对国家领土主权的限制
国家领土主权的限制有两种情况:①适用于一切 国家或者大多数国家的一般限制。②适用于特定 国家的根据条约对其领土主权施加的特殊限制, 这种对领土主权的限制合法与否,主要取决于据 以产生的条约是否合法。属于此类特殊限制的形 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共管
(二)、租借
(三)、国际地役
界和标界。 二、边境制度 边境:是指边界线两边的一定宽度的区域。 (一)、界标的维护 (二)、界水的利用和保护 (三)、边境土地及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四)、边民生活的照顾
(五)、边境争端的处理 三、中国的领土与边界问题 (一)、中印边界问题 (二)、南海诸岛 (三)、钓鱼岛
(四)、势力范围
第三节、国界与边境
一、国家的边界 国家边界:是确定国家领土范围的界限,是划分
一国领土与他国领土、一国领土与专属经济区或 公海以及一国领空与外层空间的界限。 (一)、边界的形成 1、因传统习惯形成的边界 2、因条约形成的边界 3、因继承形成的边界 (二)、划界的方法
1、自然划界法 2、几何学划界法 3、天文学划界法 (三)、划界的程序 通过双边条约划定边界通常经过两个阶段,即定
权、处分权、支配权和管辖权。 三、领土的构成部分 1、领陆 2、领水 3、领空 4、底土 四、内陆水 (一)、河流 1、国内河流 2、界河 3、多国河流 4、国际河流
(二)、运河 1、苏伊士运河 2、巴拿马运河 3、基尔运河 (三)、湖泊
第二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内的区域,主要部分是北 冰洋。北冰洋面积为150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 70%的洋面常年冰封,冬季冰冻面积可达90%。
一、传统国际法上的领土取得方式 (一)、先占 先占行为合法有效,必须具备以下要素: 1、先占的主体必须是国家,并且以国家的名义进行。 2、先占的客体只限于“无主土地”,即不属于任何国家
的土地。 3、先占在主观上必须有先占的意图,并作出一定的意思
表示。 4、先占在客观上必须是实行有效的占领,即国家在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