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蔡泳《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1)
蔡泳《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1)
医学ppt
9
体温调节机构包括温度感受器 和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
医学ppt
10
目前生理学上多采用调定点 (set point)的学说来解释下丘脑 的体温调节中枢对体温调节的功 能活动。
此调定点的高低决定体温的 水平。
医学ppt
11
(二)致热源与发热的机制
致热源(Pyrogens)是一类 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 物质的总称,微量即可引起发热。
医学ppt
24
3、职业和旅游史
如屠宰场工作者可能比从事其他职 业的人更多接触布鲁病菌(brucella)。
医学ppt
25
一些疾病与是否进入疫区相关, 且发病的潜伏期不同。
伤寒热在病菌随进食侵入消化 道后1~2周就表现出来,而从流行 地区回来的旅行者患上阿米巴肝脓 肿则几个月才表现出临床症状。
医学ppt
医学ppt
6
原因不明发热
( FUO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
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多次 超过38.3℃,经过至少一周深入细 致的检查仍不能确诊的一组疾病。
医学ppt
7
一.发热的病理生理
医学ppt
8
(一)体温的调节
正常健康人的体温比较恒定, 一般保持在37℃上下的狭窄范围内 (36.2~37.2℃),不因地理区域 或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有所变异。
医学ppt
29
毒性症状包括心动过速、呼吸 急促、或是对所见的事物感到焦虑 或疑惑。
医学ppt
30
三. 不明原因发热
不明原因发热(或称发热待查, 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的 病因庞杂,常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及实验室发现而成为医学实践中极富 挑战性的问题。
医学ppt
病原体的传染源、病原体的来源、传
播途径等。
医学ppt
22
2、年龄
自然感染或免疫接种常使儿童 或青少年所患的疾病受到一定的限 制,如麻疹、风疹和水痘。
医学ppt
23
免疫力的下降可导致年轻人 发生百日咳以及年长者的结核再 次活动。
老年人因前列腺肥大,膀胱有 残余尿,或有会阴损伤可导致泌尿 道感染增加。
如社区获得性肺炎或肾盂肾炎。 大多数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和胃肠 炎,以及一些亚急性的细菌性心内 膜炎的发热均低于39℃。
许多感染并不一定有发热,如 莱姆病、骨髓炎、以及大多数性传 播疾病。
医学ppt
28
5、症状和体征
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热性疾病 常伴发局部的症状和体征。例如, 腿部红斑、疼痛、发热发生于足癣 或隐静脉植入切开的患者时,可以 立即诊断为链球菌蜂窝织炎。
医学ppt
14
但内毒素既能直接作用于下 丘脑,又能促使各种宿主细胞合成 内源性致热源。
医学ppt
15
内源性致热源(EP, endogenous pyrogens) 是从宿 主细胞内衍生的致热物质,其主 要来自大单核细胞和吞噬细胞。
目前认为有下列一些因子: 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 扰素等。
医学ppt
畏寒或许和表面血管收缩以升 高机体核心体温有关。
医学ppt
20
急性发热诊断思路环节
医学ppt
21
1、流行病学
感染性疾病与病原体、易感宿 主以及环境因素相关。许多感染经由 直接接触(手、污染物)、进食(食 物、水)、呼吸,或媒介载体(如蚊 子)在人群中传播。
对确诊或疑似感染的患者应该
对其状况进行评估,如是否是可传播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第九讲
授课老师:诸葛传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医学ppt
1
发热
医学ppt
2
内容提要
发热是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的 重要症状。
临床医师的基本功,应熟练区 别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发热,并判断 感染性发热的病因。
医学ppt
3
通常认为口温高于37.3℃,肛 温高于37.6℃,或一日体温变动超 过1.2℃时即称为发热,大多数情 况下,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
种病理生理反应。
医学ppt
4
热程在2周以内的发热称为 急性发热,急性发热病人病程 短,多伴有明显的伴随症状,大 部分急性发热性疾病都有感染 性的病因。
医学ppt
5
感染主要发生在机体与外界环 境易于直接接触的部位,如上、下 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以 及皮肤软组织。
大多数急性的呼吸道和胃肠道 的感染是病毒性的。
26
一些旅行者回到家后经过不同 的潜伏期出现发热,并常常伴随其 他的症状和体征。对这些患者首先 要考虑与旅行不相关的感染。
当除外这些常见的感染后,鉴 别诊断应该包括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相关的感染。。 如对进入疟疾流行区的发热患者应 尽力采血作疟原虫的鉴定。
医学ppt
27
4、热度的高低
较高的发热常与内脏感染有关。
长期以来一直是引起FUO最 主要的病因,以细菌引起的占多 数,病毒次之。
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约有 40%~50%的FUO由感染性疾病 引起,因此感染性疾病仍是发热 最常见的病因。
医学ppt
34
2、结缔组织-血管性疾病
该组疾病在发热待查中所占的比 例近年来有所上升,约占20~30%左 右,常见的病因有类风湿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still病、血管炎、 多发性肌炎、药物热、混合性结缔组 织病等。
16
(三)发热时人体功能的变化
体温超过42.5℃时,由于蛋白 质的变性和酶功能失常可导致脑细 胞不可逆的损害。
医学ppt
17
二.发热性感染病
医学ppt
18
在发热性疾病中,症状可有潜 在的疾病或发热本身产生。
医学ppt
19
许多发热患者可有因运用肌肉 收缩而产热导致的肌痛。
虽然背部和腿部的酸痛常常与 病毒血症有关,但是一些发热刺激 物也可产生该类症状。
31
引起发热待查的病因超过200种,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其疾病谱有所 不同。特殊人群的FUO病因构成也 有其特殊性,如HIV感染者多为感染 性疾病,结缔组织性疾病罕见。
医学ppt
32
大致来说可分为以下4大类: 1、感染性疾病 2、结缔组织-血管性疾病 3、肿瘤性疾病 4、其他
医学ppt
33
1、感染性疾病
致热源可概括为两类:外源 性致热源和内源性致热源。
医学ppt
12
外源性致热源有病毒、衣原 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细菌及其毒素、真菌、原虫、抗 原抗体复合物、致热类固醇(如 原胆脘醇酮,又名尿睾酮),炎 症的某些内源性因子、尿酸结晶、 博来霉素等。
医学ppt
13
这一类致热源的分子结构复杂, 不透过血脑屏障,不直接进入下丘 脑作用于体温中枢,而是通过宿主 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致热源再作用于 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