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7标段防台、防汛专项应急预案文件编号:文件标识:编制人:复核人:批准人:中铁工程局集团市域铁路S1线SG7标段目经理部二〇一四年八月目录1、编制目的 (3)2、危险性分析 (3)2.1项目概况 (3)2.2危险源情况 (4)3、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4)3.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职责 (4)3.2、应急小组下设机构及职责 (4)3.2.1抢险组 (4)3.2.2安全保卫组:组长由项目书记担任,成员由办公室、经警组成。
(5)3.2.3后勤保障部 (5)3.2.4医疗救护组 (5)3.2.5善后处理组 (5)3.2.6事故调查组 (5)4、预防与预警 (6)4.1、预防措施 (6)4.2、信息报告 (7)5、突发事故应急响应与指挥控制 (7)5.1.应急响应 (7)5.2指挥与控制: (7)5.2.1观测预警 (7)5.2.2施工报告 (7)5.2.3安全撤离 (8)5.2.4组织抢险 (8)5.2.5供电和照明 (8)5.2.6设备 (8)5.3、通讯 (8)5.4、警戒与治安 (9)5.5人群疏散与安置 (9)6、应急物资及装备 (9)7、预案管理 (10)7.1、培训 (10)7.2、演练 (10)8、预案修订与完善 (10)9、绿色通道 (10)防台、防汛专项应急预案1、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发生在本市的台风、暴雨、洪水灾害以及损害防汛设施等突发事件,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提高项目经理部防汛防台和整体抗风险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保障工程建设安全,特制定防汛防台专项应急预案。
2、危险性分析2.1 项目概况市域铁路S1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SG7标段起止里程围为:DK24+195~DK27+706(含长链5.68m),线路全长3516.68m。
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1) 龙湾隧道(全长732.33m)隧道设计为矿山法施工,围岩等级从Ⅱ到Ⅴ,其中Ⅴ级围岩长195m,其中明洞20m,Ⅳ级围岩段长40m、Ⅲ级围岩长145m、Ⅱ级围岩长349.33m;(2) 高架桥梁(西台特大桥、南洋大道特大桥)①西台特大桥起止里程为DK24+198.75~DK26+246.35,全桥桥长2047.6米。
②南洋大道特大桥起止里程为DK26+974.70~DK27+706.00,全桥桥长:731.30m。
(3) 车站(龙腾路站、大道站)①龙腾路站为高架二层站,车站主体长140m,宽33.2m,总建筑面积4460m2;②大道站为高架二层站,车站主体长140m,宽30.9m,总建筑面积4430m2。
设计主要容包括:主体建筑、站台雨棚、车站土方工程。
2.2危险源情况根据项目部工程特点,所承接的项目主要有机械设备、电气焊、等工程施工,可能发生和重大危险因素的生产安全事故有中毒事故、传染病突发事故、高空坠落事故、电焊伤害事故、乙炔和氧气爆炸事故、交通安全事故、机械伤害事故、环境污染事故、触电事故、隧道坍塌事故、深基坑坍塌、支架坍塌事故、塔吊倒塌事故、火灾事故、火工品爆炸事故、防汛、防台自然灾害事故、临近既有线施工安全事故等。
根据每个危险源单独编制要求,本文只编制防台、防汛专项应急预案。
项目工程所在地,台风一般在下半年的7~9月份,本地区台风最大为12级,风速34m/s ,基本风压0.35kN/m 2。
台风来临时,风力大,破坏面广,救援难度大,损失严重。
主要对临时设施加固不到位;基坑开挖;临时用电;施工机械设备;小型工器具、模板等在强风作用下造成施工作业、生活、办公区域、周围建筑物造成损害和人员伤害。
3、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3.1 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安监部长后勤保障组安全保卫组抢险组善后处理组医疗救护组事故调查组应急救援指挥组3.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 长:龙() 副组长:司()成 员:宁宁()、任迎()、洋()、曾凡伟()、许智勇() 项目经理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紧急情况处理的指挥工作。
副组长:负责相应事故救援组织工作的配合工作和事故调查的配合工作。
成员:成员分别由项目总工程师、总会、办公室主任、工程部长、物机部长。
配合好组长、副组长做好救援及事故调查工作。
3.3、应急小组下设机构及职责3.3.1抢险组组长:龙()成员:宁宁()、谭猛()、许智勇()、浩超()、曾凡伟()、迎春()主要职责是:组织实施抢险行动方案,协调有关部门的抢险行动;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抢险进展情况。
3.3.2安全保卫组组长:司()成员:洋()、马超()、晨()主要职责是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阻止非抢险救援人员进入现场,负责现场车辆疏通,维持治安秩序,负责保护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
3.3.3后勤保障组组长:司()成员:许智勇()、洋()、迎春()、王跃进()主要职责是:负责调集抢险器材、设备;负责解决全体参加抢险救援工作人员的食宿问题。
3.3.4医疗救护组组长:任迎()主要职责是:负责现场伤员的救护等工作。
3.3.5善后处理组组长:龙()成员:司()、宁宁()、任迎()、洋()主要职责是:负责做好对遇难或受伤者家属的安抚工作,协调落实遇难或受伤者家属抚恤金和受伤人员住院费问题;做好其他善后事宜。
3.3.6事故调查组组长:公司职能部门领导、龙成员:以及公司专家组、宁宁主要职责是:负责对事故现场的保护和图纸的测绘,查明事故原因,确定事件的性质,提出应对措施,如确定为事故,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4、预防与预警4.1、预防措施1)明确绿色逃生通道。
选取距离近、地势高、抗风能力强的建筑物作为绿色逃生通道,在台风、洪水到来时可有效延长等待救援的时间,增加逃生的几率。
我项目经理部附近已修建好的石坦隧道可作为最佳绿色逃生通道;本工地的应急避难场所是有色冶炼有限责任公司办公楼四楼会议室。
完全可以保障民工的基本生活。
2)准备充足的生活用品。
在等待救援期间,充足的食品、水等生活用品对保障人员顺利度险非常重要。
3)配备相应的防汛防台装备、器材,保证人员能够疏散逃生的通道、标识和应急照明、广播、通讯等。
4)组织开展防汛防台业务学习和相应的技能训练,提高逃生能力。
4.2、信息报告接到台风天气预警,应立即向组长(副组长)报告。
组长接到报警后,通知副组长、组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系统,根据事故类别向事故发生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包括事故发生时间、类别、地点和相关设施;5、突发事故应急响应与指挥控制5.1. 应急响应1)在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人员转移至应急避难场所。
情况紧急时,首选石坦隧道。
本工地的应急避难场所是有色冶炼有限责任公司办公楼四楼会议室。
完全可以保障民工的基本生活。
2)遇到6级以上的大风时,应做好防护措施,并停止施工作业;同时对施工临时用电的电线杆加强观察(若有需要时应立即停电);基坑施工的人员应急时撤离(必要时应进行基坑回填,避免塌方),另外备足水泵准备抽水。
由于台风的到来往往伴随着暴雨,还应做好防雨措施。
项目部实行24小时值班,确保措施及时,统一协调安排。
5.2指挥与控制:5.2.1观测预警由工程部技术干部和各工班指定人员加强日常观测、和当地气象部门保持联系,确保在第一时间确认台风来临,提前发出预警提示。
5.2.2施工报告在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后,施工工人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将抗风能力弱的设备进行加固,人员撤离应急避难场所,并及时汇报;5.2.3安全撤离在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后,由项目经理下令,立即通知值班室,组织所有现场施工人员将施工机械加以安置保护,安排全体员工有序转移至应急避难场所。
5.2.4组织抢险1)各班组及时清点人员,确认有无被困人员,并集结待命,不得私自外出;2)组织抢险突击队,由各工班抽调精壮工人组成,负责对台风造成的破坏进行恢复;3)卫生员做好准备,并视情提前与定点医院联系。
5.2.5供电和照明在台风来临时,应果断断电,防止个别线路漏电发生意外;台风过后,经检查确认安全后可恢复供电;5.2.6设备在台风来临时,如设备不能撤离到安全位置,应对设备进行加固和适当防护,防止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5.3、通讯各救援小组、气象部门、新闻媒体、医院、上级机关和外部救援机构,必须建立起畅通的通讯网络。
5.4、警戒与治安1)在台风后造成事故时,保安应加强事故区域巡视,隔离安全地带,禁止闲杂人员围观,禁止一切人员进入危险区域,禁止地方老百姓进入施工现场;2)加强施工现场看护,未经公司统一组织不得放入任何人员。
5.5人群疏散与安置疏散人员工作要有秩序的服从指挥人员的疏导要求进行疏散,做到不惊慌失措,勿混乱、拥挤,减少人员伤亡。
6、应急物资及装备主要应急机械设备和物资储备表设备材料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存放地点保管人联系序号名称挖掘装载ITC312 台 1 现场许智勇1机2 装载机Zl50c 台 1 现场许智勇机动翻斗3FC-1 辆 2 现场许智勇车液压汽车KY-25 辆 1 现场许智勇4吊5 电焊机BX500 台 2 现场许智勇6 卷扬机JJ2-0.5 台 2 现场许智勇移动式螺7SP522 台 2 现场许智勇杆空压机风动凿岩YT-28 台 4 现场许智勇8机7、预案管理7.1、培训根据受训人员和工作岗位的不同,选择培训容,制定培训计划。
培训容:鉴别异常情况并及时上报的能力与意识;如何正确处理各种事故;自救与互救能力;各种救援器材和工具使用知识;与上下级联系的方法和各种信号的含义;工作岗位存在哪些危险隐患;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防护用具;紧急状态下如何行动。
7.2、演练项目部按照假设的事故情景,防台防汛专项应急预案经理部在每年5月1号组织一次现场实际演练,将演练方案及经过记录在案。
记录格式见附表。
8、预案修订与完善1)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去,以及对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预案应进行及时更新,必要时重新编写。
2)对危险源和新增装置、人员变化进行定期检查,对预案及时更新。
3)在实践和演习中提高水平,对预案进一步合理化。
4)预案评审根据局“管理手册及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要求“:专项预案半年、综合预案一年评审一次。
9、绿色通道绿色通道如下:项目经理:龙项目经理部指定应急办公室:医疗急救: 07、02(市龙湾区第一人民医院)应急医院地址:省市龙湾区永中街道1号应急计划演练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