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生活方式干预的方法
慢调生活,事半功倍
生活方式的综合干预对于血压控制究竟有多重要?专
家指出,积极有效的非药物治疗可通过多种途径干扰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有助于减少靶器官损害的发率非药物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
如果从以下这些生活方式入手放慢生活步调,或许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血压控制效果。
良好心态是砝码
不良情绪可对血压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均可不同程度的升高血压。
生活节奏过快、压力过大也是血压升高的常见诱因。
此外,不良心境还常使患者产生嗜烟酒倾向,间接影响血压水平。
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努力保持宽松、平和、乐观的健康心态。
对待疾病既要予足够的重视,又不要过于焦虑和恐慌。
体重增长悠着点
如果高血压患者合并肥胖、糖尿病,则应限使体重控制在合适水平。
有数据表明,体重每减少5.1公斤,平均收缩
压和舒张压会分别下降4.4毫米汞柱和3.6毫米汞柱。
膳食的原则是减少总热量,强调低盐低脂饮食重要的是,在减重过程中还需积极纠正其他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绝烟酒等。
适量运动益处多
高血压患者通过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使血压有某种程
度的下降,并减少某些并发症的发生。
运动方案(包括运动种类、强度、频度和持续运动时间)应当因人而异,须根据血压升高水平、靶器官损害和其他临床情况、年龄、气候条件而定。
运动频度一般要求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即可。
生活节奏宜放慢
高血压者用药过程中坐起、站起时动作尽量缓慢。
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
通过适当休息来消除过度紧张。
此外,建议不穿紧身衣裤。
这是因为领口或领带过紧,容易压迫颈静脉窦,使血压升高。
同时,高血压者还要谨防便秘。
屏气大便可使腹压升高,会引起血压骤升,必要时服用泻剂。
降压是一场持久战,只有打造“主动健康”空间,才能赢得健康战果。
别小看一些看似细微的日常生活细节,它们往往会左右你的血压控制效果。
将预防战线前移就是从日常生活方式入手,通过采用综合干预手段,将血压控制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良好的心态、适当的运动、慢调的生活、正确的血压测量方式……这些综合干预细节,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