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专业培养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通信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掌握光波、无线、多媒体等通信技术;3、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分析和设计方法;4、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5、了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6、了解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学、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现代通信原理、信息论与编码理论、现代交换原理、计算机通信网、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六)主要专业实验本专业还开设以下主要非单列实验课程,学分与理论课统一计算,此处不单列:(七)修业年限及学分要求1、学制:四年,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2、学分要求:修业期间至少需修完170学分。
其中包括实践性教学项目19学分,公共选修课(含必读书目8个)16学分。
3、学分及比例:公共必修课,共47学分,(包括社会实践2学分、军训2学分),占总学分27.6%;专业必修课,共73学分(包括专业见习1学分,生产实习6学分,毕业设计8学分),占总学分42.9%;专业选修课,需修满34学分,占总学分20%;公共选修课,需修满16学分(包括必读书目8学分),占总学分9.4%。
4、公共选修课课程及学分按《延安大学本科学分制公共选修课实施办法》执行。
5、必读书目考核及学分按《延安大学本科生必读书目成绩考核办法》执行。
(八)授予学位和学位课程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课程:(九)教学计划总表(十)教学时间分配及进度表(十一)课程信息表课程中文名称:高等数学(上)课程英文名称: High Mathematics(上)1、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 XXZB0121课程学分: 5面向专业:通信工程课程性质:专业必修开课学院:计算机学院使用教材:主教材:名称高等数学作者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 5 版出版年:2002辅助教材:名称高等数学作者南京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 2 版出版年:2008参考教材:名称高等数学习题全解指南作者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 4 版出版年:2004先修课程:初等数学2、课程简介高等数学是理科(非数学)本科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理论课,它是为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专门人才服务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1、函数与极限;2、一元函数微积分学;3、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4、多元函数微积分学;5、无穷级数(包括傅立叶级数);6、微分方程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获取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自学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选课建议:本课程是高校理工科所有专业的基础课,被确定为通信工程专业的学位课。
第一、二学期开设。
课程英文名称 Fundamentals of Circuit Analysis1、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XXZB0060课程学分 3面向专业通信工程课程性质专业必修开课学院信息学院使用教材:主教材:名称电路分析基础作者李翰荪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 3 版出版年:2003辅助教材:名称电路分析基础作者张永瑞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第 3 版出版年:2006参考教材:名称电路基本理论作者C.A.狄苏尔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第 1 版出版年:1979年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XXZB0121;大学物理,XXZB00202、课程简介电路分析是电路的基础理论课程,阐述电路中运动遵循的一般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及分析计算方法,为学习通信工程专业的后续电类课程准备必要的理论基础。
课程内容分为电阻电路分析、动态电路分析、正弦稳态分析,包含集总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运用独立电流、电压变量的分析方法,分解方法及单口网络,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一节电路,二节电路,交流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的能量和功率,三相电路,频率响应,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双口网络等。
3、选课建议: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学位课,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的基本知识。
第二学期开设。
课程英文名称 Signal and System1、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XXZB0380课程学分 4面向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课程性质专业必修开课学院信息学院使用教材:主教材:名称信号与系统作者郑君里等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 3 版出版年:2003辅助教材:名称信号与系统作者张小虹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第 1 版出版年:2004参考教材:名称信号与系统学习指导作者张小虹等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第 1 版出版年:2004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XXZB0121;电路分析XXZB00602、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电子信息与电气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它主要讨论信号、线性非时变系统的分析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向学生介绍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付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滤波、调制与抽样,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z变换、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等。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信号处理、网络分析综合、通信理论、控制理论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选课建议: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学位课,要求学生必须先修电路分析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课程。
课程中文名称: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英文名称: Electric Circuits of Communication1、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XXZB0300课程学分: 3面向专业:通信工程课程性质:专业必修开课学院:信息学院使用教材:主教材:名称通信电子线路作者高如云等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第 2 版出版年:2005辅助教材:名称高频电子线路作者曾兴文等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 4 版出版年:2006参考教材:名称通信电子线路学习指导作者张启文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第 2 版出版年:2004先修课程:电路分析,XXZB0060;;模拟电子技术,XXZB02302、课程简介通信电子电路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它是通信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高频电路及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无线电广播调幅发射机和超外差接收机,各种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功率、效率和电路,振荡器工作原理、电路和频率稳定问题,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电路组成、晶体管工作的内部物理机制、高频参数、高频等效电路、参数等效电路及参数计算方法,调制/解调理论与电路,变频原理和电路等。
3、选课建议: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电路基础课、学位课,要求学生必须先修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等课程。
课程中文名称:现代通信原理课程英文名称: Principles of Communication1、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XXZB0350课程学分: 4面向专业:通信工程课程性质:专业必修开课学院:信息学院使用教材:主教材:名称通信原理作者樊昌信等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第 5 版出版年:2002辅助教材:名称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作者张辉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第 2 版出版年:2008参考教材:名称现代通信原理作者曹志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第 1 版出版年:1992先修课程:随机信号分析,XXZB0290;通信电子线路,XXZB0300;信号与系统,XXZB03802、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通信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是所有后续通信课程的基础,是通信专业的学位课之一。
主要讲授三部分知识:第一部分,主要讲授通信基本知识和模拟通信原理,第二部分主要讲授数字通信、模拟信号数字化和数字信号最佳接收原理,第三部分主要讲授数字通信中的编码和同步等技术。
整个课程包括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但侧重数字通信。
其中,数字通信,包括数字基带传输、数字频带传输、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差错控制编码、同步技术等事该课程的重点。
3、选课建议:本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理论基础课、学位课,要求学生必须先修随机信号分析、通信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三门课程。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