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保护二修缮PPT课件
⑶ 一些历史悠久的建筑物,最初建成时的原状在后来已有 改动、重修、重建,改动的时间也较早,重建部分的价 值也很大,原状则按照各个鉴定时代的原状去恢复。 (保存现状)
第二章 古建筑修缮
§1 古建筑修缮的原则
三、保存现状
保存一座建筑物现存的面貌。现存历经各个历史时 期修缮的过程中,改变或增加的部分,都是历史的记录, 是各个历史时期留下的痕迹,都应加以尊重,都应同等 的重视。
§1 古建筑修缮的原则
一、三种观点
2。恢复原状: 认为每座古建筑的维修,都应把后代改变或增加的
部分完全取掉,然后按照原来最初建造时的面貌予以恢 复。主张不管后代修缮中改变或增加的是好是坏,维修 时都应一律取消。
3。折衷派: 认为前两种观点折衷。取其所长,古建筑修缮的原则
“水泥是古建筑维修工作中的大敌。”
4。保存原来的工艺技术。 应继承传统工艺技术,而不要改革和创新。
第二章 古建筑修缮
§2 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
一、新材料的使用
新材料的使用不是替换原材料,而仅仅是为了补强 或加固原材料结构。
1。环氧树脂 (1)木构建筑维修:灌注、充填木柱,粘结木料,拼镶 原来构件的残缺。
二、恢复原状
1。原状的含义: ⑴ 两个观点:
一是最早建筑时代的面貌。二是以现存实物的鉴定 年代为准,不论它的历史情况如何。
⑵ 正确定义: 原状,是指一座建筑物原来建造时的原状,不一定
是最早历史年代的式样应以实物的鉴定年代为准。 目前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古建筑的年代也是这
样确定的。
第二章 古建筑修缮
§1 古建筑修缮的原则
二、恢复原状
2。恢复原状: ⑴ 单个建筑或规模不大的建筑群,恢复原状即是恢复最初
创建时的原状。
⑵ 较长时间形成的古建筑群,在总体布局上以鼎盛时期为 主要原状,单个建筑以建成时期面貌为原状。 如承德避暑山庄、明十三陵。
第二章 古建筑修缮
§1 古建筑修缮的原则
二、恢复原状
2。恢复原状:
第二章 古建筑修缮
§2 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
一、新材料的使用
1。环氧树脂 (2)砖石建筑维修:石窟崖壁的加固,溶洞缝隙填充。 如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崖体加固, 溶洞缝隙填充工程效果良好。
○ 环氧树脂缺点:一经用上难以改正。老化问题。
第二章 古建筑修缮
§2 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
一、新材料的使用
第二章 古建筑修缮
§1 古建筑修缮的原则
一、三种观点
1。坚决保存现状: 总之是保存一座建筑物现存的面貌。现存历经各个
历史时期修缮的过程中,改变或增加的部分,都是历史 的记录,是各个历史时期留下的痕迹,都应加以尊重, 都应同等的重视。维修不是为了把最初的面貌露出来, 坚决主张保存现状。
第二章 古建筑修缮
第二章 古建筑修缮
§1 古建筑修缮的原则
四、“四保存”内容
1。保存原来的建筑形制; 包括布局、造型、艺术风格。
2。保持原来的建筑结构; 如佛光寺大殿人字叉手(唐)、佛光寺文殊殿复梁
(金)等特殊价值的结构,在维修中坚决不能改变。
第二章 古建筑修缮
§1 古建筑修缮的原则
四、“四保存”内容
3。保存原来的建筑材料; 原来是木材,就用木材,原来是砖石,就用砖石。
2。钢、铁、铜、锡等金属材料 (1)木结构加固:
梁柱壁裂加固的铁箍,梁柱拔榫加固的铁扒锯,梁头 榫卯加固的铁托垫等。
(2)砂石建筑加固: 铁拉杆、钢箍等。
如隋代赵州桥应用腰铁、铁拉杆等加固。
第二章 古建筑修缮
§2 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
一、新材料的使用
2。钢、铁、铜、锡等金属材料
○ 优点:不改变原来材料的本质,而只是作为附加的东 西。也不改变原结构的性能,只是起辅助加强的作用。 若由于其他原因需要去掉进也较容易拆除。
大殿柱子大部分被白蚁蛀蚀,修缮方法如下: a. 换水泥。绝不可取,否则大大降低古建筑价值。 b. 新木材代替。虽保存了木结构的本质,但原来柱子九百
多年的经历一扫而光,况且与原来那些柱子质地相同的 木料也不容易找到。 c. 环氧树脂配剂予以灌注、充填。既保住了九百多年的大 殿主要构件,又解决了柱子的加固问题。
第二章 古建筑修缮
§2 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
一、新材料的使用
2。钢、铁、铜、锡等金属材料
○ 与环氧树脂结合使用效果更好: 如木构梁柱的加固,除用钢箍、钢钉、暗榫等外,
再用环氧树脂粘结就更坚固。 又如砖石建筑和岩壁加固,除用环氧树脂配剂粘结、
必须保存一座建筑物现存的健康面貌,而不是现存 的残破状况。如某些部分残毁发生力的不平衡,从而影 响建筑物的局部或整体安全时,就必须加以修理才能维 持它本身的安全。那种残毁的面貌是不能长久保持的, 是维反科学原理的。
第二章 古建筑修缮
§1 古建筑修缮的原则
案例分析:
如一座宋代建筑物,梁架、斗拱仍为宋代原建,但 屋顶瓦兽件为明代更换,门窗格扇、地面砖为清代更换。
如浙江宁波保国寺大殿,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建造,距今 将近一千年,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的早期木构建筑之一。 是浙江地区现存最古木建筑。20世纪50年代发现,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章 古建筑修缮
§2 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
一、新材料的使用
1。环氧树脂 (1)木构建筑维修:浙江宁波保国寺大殿维修
方案一,要求按保存现状的原则维修。则维修时仍 按它现存情况进行,梁架斗拱残毁的按宋式更换,瓦兽 件残缺的按明式补配,门扇、地面砖残缺的按清式补修。
方案二,由于后代修缮部分的年代较近,修缮部分 的价值也不大,要求按恢复原状的原则维修。则维修时 梁架、斗拱、瓦兽件、门窗格扇、地面砖全部按宋代最 初建成时的情况修复。
2010年10月
第二章 古建筑修缮
§1 古建筑修缮的原则
一、三种观点
1。坚决保存现状: 应把现存状况保存下来,哪怕是一座废墟的古建筑。
废墟也好,比恢复完整的建筑要好。所有的保护工作不 是去恢复到最初建成时的式样,而是防止它进一步损坏。
还强调在维修过程中,处理前要对现状进行科学记 录;后代改动或增添的部分,作为历史的证据,不得改 掉;任何处理、加工、修复,都要尽可能的少到最低程 度;维修过程必须尊重建筑物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同时 要将维修过程所用技术方法、材料等做好详细记录,以 备后人了解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