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角色转型
——10种生存能力:
(1)学习能力; (2)交往能力; (3)管理能力; (4)表达能力; (5)适应能力; (6)竞争能力; (7)决策能力; (8)沟通能力; (9)自救能力。 (10)创新能力;
——10项传统美德:
(1)忠——尽己报国的责任; (2)孝——生生不息的爱心; (3)诚——求真务实的品质; (4)信——立身兴业的基点; (5)俭——持家度日的良策; (6)礼——人际文明的规范; (7)义——人间正道的向导; (8)廉——清白正气的根基; (9)耻——人之为人的底线; (10)公——集体主义的典范。
作为一线教师,应当具备 “三种专业素养”:
专业精神====责任心和爱心; 专业素质====文化底蕴、学科专业素质、 教育专业素质等; 专业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全面落实“三个10”:
——10个良好习惯:
Βιβλιοθήκη (1)倾听思考习惯; (2)质疑问难习惯; (3)动手操作习惯; (4)按时作业习惯; (5)自主读书习惯; (6)爱护环境习惯; (7)守时惜时习惯; (8)遵守秩序习惯; (9)锻炼身体习惯; (10)讲究卫生习惯。
“瓶颈”在哪里
教师观念深度转型 教师角色深度转型
“瓶颈”在 哪里?
教学行为深度转型
提纲
一、继续抓好统一认识,聚焦课堂 二、强力抓好均衡推进,全面深入 三、深入抓好细化研究,逐项突破 四、切实抓好过程到位,确保质量 五、精心抓好共建共享,放大效果
(2)从“依靠教”向“依靠学”转型
自我导学型课堂 问题导学型课堂 教师导学型课堂 教师传递型课堂
对幸福的认识和理解:
对幸福的认识和理解:
——幸福就是做快乐而有意义的事
工作目标:
办人民满意学校 建幸福教育家园
这是一条通往未来的路……
第二、教学科研工作
落实教学科研任务,打造质量校园。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向观念要质量; 想学——会学——好学——博学 2、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向科学要质量; 知识层——情感层——智慧层 3、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向过程要质量: 备课、上课、批改、辅导、预习单、导学案的开发 监测、考试、总结、反馈、规范的作业要求的落实
小结
一、继续抓好统一认识,聚焦课堂 二、强力抓好均衡推进,全面深入 三、切实抓好细化研究,逐项突破 四、深入抓好过程到位,确保质量 五、精心抓好共建共享,放大效果
成立“讲师团” 举办“培训班” 召开“研讨会” 推行“视导制” 组织“研究群” 开通“教研网” 坚持“跑课制” 用好“评价表” 征集“精品课” 共建“资源库”
(6)抓“两头”带“中间”。“两头”即 六年级和一年级,“中间”即二至五年级。
4、实施教师发展规划,向教师要质量
通过“培训、研讨、交流、反思、合作、科研” 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向教育家型教 师迈进。实施教师成长“4321规划”。 ——培训是最大的福利! ——成长是人生的成功!
各个单位 各个学术团体 各项活动 各级领导 各位老师
办学理念解读
博爱.——核 发展.——形 创新.——神
工作目标解读
(一)人民满意学校“8个基本特征”: 特征1: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特征2:教师专业水平较高; 特征3:办学理念目标清晰; 特征4:办学特色鲜明实效; 特征5:办学条件先进实用; 特征6:教育教学质量较高; 特征7:内部外部关系良好; 特征8:视野开阔技术先进。
实行教育家办学 1、“教育家办学”是人民对教育的新希望,是时代 对教育的新呼唤,是政府对教育的新要求。 2、什么是教育家? ——教育家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杰出人士。 有着德育、智育和美育相结合的思想,在行业中有影 响的成就者,教育思想及著作能为学子和后来人指路 架桥。 ——教育家应当具有使命精神、博爱情怀、职业素养、 专业水准、创新思想和执行能力。 我们虽然还不是教育家,但是我们在向教育家奋斗的 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