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


脑损害的病理生理
1.脑组织缺血缺氧 2.脑水肿 3.脑腺苷含量改变 4.急性期反应蛋白升高 5. 血液流变学改变
1.脑组织缺血缺氧:脑损害病人多有脑内血管及微循环障碍,造成脑组织缺血。 脑细胞功能正常维持需要足够能量保障,生理状况下脑组织代谢的能量供应 一小部分来自脑内的三磷酸腺苷(ATP),其余绝大部分依靠葡萄糖有氧代 谢产生。缺氧时能量产生不足,脑功能受损。人脑重量只占体重的2%,但耗 氧量占人体总需要量20%,同时人体对氧的储蓄能力很差,所以说脑组织是 体内最容易发生缺氧损害的组织
hyperbaric oxygen
什么是高压氧(HBO)?
• HBO(hyperbaric oxygen,HBO)
是机体处于高于一个大气压的环境里吸入 100%的氧治疗疾病的过程叫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与常压氧(普通氧)有什么区别?
正常情况下,我们把氧气吸入肺中,再由血中的红细胞将 氧气运至全身各部。当所有血红蛋白都携带氧后,再吸入 更多的氧,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那么, 如果此时病人仍然缺氧怎么办呢?可以用增加血中物理溶 解氧的方法解决病人缺氧问题。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 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加。在高压下(高压氧舱中)吸氧,可 以使病人血中氧的溶解含量明显增加。在一定压力下,如 果把病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统统去除,仅靠血液中的溶解氧, 就可以满足病人机体代谢的需要了。
高压氧治疗疾病的原理
• • • • 一、压力作用 二、血管收缩作用 三、抗菌作用 四、HBO增加某些抗生素的抗菌作 用 • 五、清除作用 • 六、增加机体的氧含量
一、压力作用:体内的气泡在压力升高时,利于气 泡溶解在血液中。 二、血管收缩作用:高压氧有α-肾上腺素样的作 用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的血容量,利于脑水肿, 烧伤或挤压伤后的水肿减轻。 需注意的是,虽然 局部的供血减少,但通过血液带入组织的氧量却 是增加的。 三、抗菌作用:氧本身就是一种广普抗生素,它不 仅抗厌氧菌,也抗需氧菌。
常压吸氧与高压吸氧有何不同?
• 基本上有三点不同:1)吸氧压力不同。常压下吸 氧是病人在一个大气压条件下,用鼻塞、鼻导管、 面罩、气管插管或人工呼吸机等方法吸氧。高压 下吸氧则要求病人在一个特制的高压氧舱内,在 高于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下吸高浓度的氧。2)吸氧 浓度不同。常压下吸氧,氧的浓度一般在25— 55﹪之间,高压氧下氧浓度在85—99﹪以上。3) 获得的疗效不同。高压下吸氧可使吸氧者的血氧 含量比常压下吸氧增加数倍以至数十倍,因此, 高压下吸氧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是常压下吸氧所 达不到的。
高压氧治疗的适应症
1、 各种中毒,如CO中毒、二氧化碳中毒、硫化氢中毒、氢化物中毒、氨气中毒、光气中 毒、农药中毒、化学药物中毒等。 2、 溺水、自缢、电击伤、麻醉意外以及其它原因引起的脑缺氧、脑水肿、减压病等。 3、 心血管系统: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 4、消化系统:胃、十二指肠溃疡、术后溃疡。 5、感染:气性坏疽、破伤风及其它厌氧菌感染,病毒性脑炎等。 6、 空气栓塞。 7、 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萎缩、脑供血不全、脑挫伤、脑外伤后综合症、骨髓炎、截 瘫、周围神经损伤、多发性神经炎。 8、 皮肤移植、断肢(指)再植术、脉管炎、顽固性溃疡、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术后伤口不 愈、动脉栓塞、骨愈合不良、放射性骨髓炎、挤压伤。 9、新生儿窒息、3岁之前的脑瘫等。 10、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视网膜动脉栓塞、突发性耳聋、牙周炎、口腔溃疡。 11、皮肤科疾病:玫瑰糠疹、寻常唑疮、结节性红斑、硬皮病、神经性或糖尿病皮炎等等。
高压氧治疗的副作用
1.氧中毒
2.气压伤
3.减压病
(一):氧中毒:指高压或常压下,吸入高浓度的氧达一定时程后,氧对机体产生的功能 性或器质性损害。氧中毒可分为中枢型、肺型、溶血型和眼型。无论发生哪一型氧中 毒,整个机体均同时受害。临床上,在高于0.3MPa压力下吸氧,常规治疗时随意延长 吸氧时间,常压下长时间吸入浓度高于50%的氧是氧中毒的常见原因。 其机理大致有三个方面: 1、 氧对中枢代谢的毒性作用; 2、 氧对酶的毒性作用; 3、 自由基的过量产生。 氧中毒一发生,立即停止吸氧,一般可以缓解症状。维生素E、C、K、镁离子制剂等可以 预防氧中毒。 (二)气压伤:常见的有中耳气压伤、副鼻窦气压伤和肺气压伤。另外,减压中气胸病人未 及时发现和处理,可使胸腔内气体过度膨胀,肺和心脏受压,纵膈摆动,可致病人突 然死亡。 (三)减压病:减压速度过快,幅度过大,使气体在组织中的溶解度降低,在血液和组织中 游离出形成气泡,造成血管气栓,组织受压的一种高危情况。所幸的是,这种情况多 发生在潜水作业中,在一般的HBO治疗中十分少见。
2.脑水肿:脑水肿多与脑缺血缺氧所致的血脑屏障破坏、细胞能量代谢障碍、 细胞毒性介质释放有关,脑水肿会引起颅内压增高,脑细胞水肿时,氧分子 不易穿透,进而加剧细胞缺氧从而导致“水肿—缺氧—水肿”的恶性循环。
3.脑腺苷含量改变:腺苷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重要保护性内源因子,可抑制 多种兴奋性介质释放,减低脑代谢率,提高脑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脑 损伤后细胞能量代谢紊乱,ATP生成减少,腺苷合成受限,影响了腺苷神经 保护作用。
并发症
1.血管并发症: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假性动脉瘤的形成和破 裂是很危机的情况。因此,对假性动脉瘤的形成可能性较 大的病人不宜高压氧治疗,防止动脉瘤破裂出血。 2.颅底骨折并发症:csf鼻漏、耳漏的存在是创伤性颅脑损伤 患者是高压氧治疗的禁忌症,通常是鼻漏、耳漏停止后1 周后开始高压氧治疗,并且要密切观察病情。另外,颅底 骨折病人行高压氧治疗可能导致气颅,对于高压氧治疗后 出现头痛等不适的病人,必要时行头颅CT检查以明确是 否有气颅。
1.提高血脑屏障的完整性 2.HBO抑制自由基对脑组织的损害 3.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脑损伤的存活率 4.促进损伤脑组织的修复 5.提高脑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6.减轻脑损伤后细胞凋亡
高压氧治疗时机的选择
• 由于对高压氧的疗效认识不足,致使一些适应症未能得到 及时治疗,造成终生遗憾。 • 如脑梗塞、脑外伤的早期均会发生脑水肿,颅压增高,脑 组织的修复从病后 5-6天开始,多持续2-3周,因此1周内 便可以开始治疗,1月内治疗者有效率可达96%以上。现 主张脑梗塞患者2-6小时内即应入舱治疗。颅脑手术后5-7 天,病情平稳即可治疗。 • 面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一旦确诊,治疗时机应为越早 越好。 • 高压氧治疗时机应该是——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越早越好。
四、HBO增加某些抗生素的抗菌作用: HBO可增加 血-脑屏障的通透性,HBO与某些抗生素合用,可 增强对颅内感染的疗效。 五、清除作用:体内大量的氧可以加速体内其他有 害气体的消除。如:CO、二氯甲烷、N2等。 六、增加机体的氧含量: 1、 血中的氧含量增加。高压氧下,由于压力的升 高,大量的氧气溶解在血液中,血液带入缺血组 织的氧量增加。 2、 组织中的氧含量增加。 3、 血氧弥散距离增加。在炎症、外伤、烧伤等情 况下,组织细胞水肿,细胞与毛细血管间距加大, 在常压下吸氧满足不了组织细胞的氧供,特定高 压氧的应用可使上述缺氧情况一扫而光。
4.急性期反比健康人高。血液 的粘滞性增高。因而循环阻力升高,脑循环障碍,导致脑缺血缺氧,脑水肿。
HBO治疗脑损伤的研究
脑组织缺血时,脑血流分布极不均匀,高血流与 低流量区共存。HBO治疗可提高组织的氧供(尤 其对缺血区),提高氧分压,收缩血管,减少脑 血流量,减轻脑水肿,使颅压下降。由于HBO下 颈动脉系统血流减少而椎动脉血供反而增加。网 状激活系统和脑干血流量增加,因此有利于昏迷 患者的苏醒和生命机能活动的维持,为此可用于 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昏迷和持续性植物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