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单位:mg/L
序
号
标准值分类项目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
1 水温(℃)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
周平均最大温降≤2
2 PH值(无量纲)6-9
3 溶解氧≥饱和率
90%(或
7.5)
6 5 3 2
4 高锰酸盐指数≤ 2 4 6 10 15
5 化学需氧量(COD)≤15 15 20 30 40
6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3 3 4 6 10
7 氨氮(NH3-N)≤0.15 0.5 1.0 1.5 2.0
8 总磷(以P计)≤0.02(湖
、库
0.01)
0.1(湖、
库
0.025)
0.2(湖
、库
0.05)
0.3(
湖、库
0.1)
0.4(
湖、库
0.2)
9 总氮(湖、库,以N计)≤0.2 0.5 1.0 1.5 2.0
10 铜≤0.01 1.0 1.0 1.0 1.0
11 锌≤0.05 1.0 1.0 2.0 2.0
12 氟化物(以F-计)≤ 1.0 1.0 1.0 1.5 1.5
13 硒≤0.01 0.01 0.01 0.02 0.02
14 砷≤0.05 0.05 0.05 0.1 0.1
15 汞≤0.00005 0.00005 0.0001 0.001 0.001
16 镉≤0.001 0.005 0.005 0.005 0.01
17 铬(六价)≤0.01 0.05 0.05 0.05 0.1
18 铅≤0.01 0.01 0.05 0.05 0.1
19 氰化物≤0.005 0.05 0.2 0.2 0.2
20 挥发酚≤0.002 0.002 0.005 0.01 0.1
21 石油类≤0.05 0.05 0.05 0.5 1.0
2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 0.2 0.2 0.3 0.3
23 硫化物≤0.05 0.1 0.2 0.5 1.0
24 粪大肠菌群(个/L)≤200 2000 10000 20000 40000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基本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单位mg/L表1
序号基本控制项目
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
A 标准
B 标准
1 化学需氧量(COD)50 60 100 120①
2 生化需氧量(BOD5)10 20 30 60①
3 悬浮物(SS)10 20 30 50
4 动植物油 1 3
5 20
5 石油类 1 3 5 15
6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5 1 2 5
7 总氮(以N 计)15 20 --
8 氨氮(以N 计)②5(8)8(15)25(30)-
9 总磷
(以P
计)
2005年12月31日前建设
的
1 1.5 3 5
2006年1月1日起建设的0.5 1 3 5
10 色度(稀释倍数)30 30 40 50
11 pH 6-9
12 粪大肠菌群数(个/L)103104104-
注:①下列情况下按去除率指标执行:当进水COD 大于350mg/L 时,去除率应大于60%;BOD大于160mg/L 时,去除率应大于50%。
②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0℃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0℃时的控制指标。
部分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单位mg/L表2序号项目标准值
1 总汞0.001
2 烷基汞不得检出
3 总镉0.01
4 总铬0.1
5 六价铬0.05
6 总砷0.1
7 总铅0.1 4.1.3.2 选择控制项目按表3的规定执行。
选择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单位mg/L 表3 序
号选择控制项目标准值
序
号
选择控制项目标准值
1 总镍0.05 23 三氯乙烯0.3
2 总铍0.002 24 四氯乙稀0.1
3 总银0.1 25 苯0.1
4 总铜0.
5 2
6 甲苯0.1
5 总锌 1.0 27 邻—二甲苯0.4
6 总锰 2.0 28 对—二甲苯0.4
7 总硒0.1 29 间—二甲苯0.4
8 苯并(a)芘0.00003 30 乙苯0.4
9 挥发酚0.5 31 氯苯0.3
10 总氰化物0.5 32 1,4-二氯苯0.4
11 硫化物 1.0 33 1,2-二氯苯 1.0
12 甲醛 1.0 34 对硝基氯苯0.5
13 苯胺类0.5 35 2,4-二硝基氯苯0.5
14 总硝基化合物 2.0 36 苯酚0.3
15 有机磷农药(以P 计)0.5 37 间-甲酚0.1
16 马拉硫磷 1.0 38 2,4-二氯酚0.6
17 乐果0.5 39 2,4,6 –三氯酚0.6
18 对硫磷0.05 40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1
19 甲基对硫磷0.2 41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0.1
20 五氯酚0.5 42 丙烯腈 2.0
可吸附有机卤化物
21 三氯甲烷0.3 43
1.0
(AOX 以CL 计)
22 四氯化碳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