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一段位测试题一、测试题第一套题1.在一局乒乓球比赛中,先得12分的一方为胜方。
()2.在单打比赛中,第1局甲方先发球,乙先接球,第4局应由乙方先发球。
()3.在乒乓球比赛决胜局中,一方先得4分时,双方应交换方位。
()4.一场比赛由奇数局组成。
()5.在获得每2分后,接发球方即成为发球方,依此类推直至该局比赛结束。
()6.在局与局之间,有不超过2分钟的休息时间。
()7.在一局乒乓球比赛中,10:10以后先得2分的一方为胜方。
()8.拍型垂直应该与台面为90°。
()9.乒乓球拍一般可分为横拍和直拍。
()10.乒乓球我拍方法一般可分为长握和短握。
()第二套题1.乒乓球比赛用球的颜色应为白色。
()2.比赛台面分为左右半区。
又称为左右1/2区。
()3.乒乓球运动是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
()4.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连续三次发球檫网,裁判员应判接发球运动员得1分。
()5.乒乓球比赛中,在对手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运动员A就发球,此时裁判员应判重发球。
()6.在双打中,球应触及发球员还有接发球员的右半区。
()7.双打时,对方运动员击球次序错误,另一方运动员不失分。
()8.在乒乓球比赛的决胜局中,一方先得5分时,双方应交换方位。
()9.直板反手推挡技术,应该由放在拍肩上的食指向下用力,压住球拍。
()10.乒乓球直板运动员为了正手发更好的力,球拍后面的中指、无名指、小拇指可以分开顶住球拍。
()第三套题1.反胶、防弧、生胶胶皮都属于颗粒向内的胶皮。
()2.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使用的球拍必须一面为鲜红色,另一面为黑色。
()3.乒乓球球拍的大小、形状和重量不限,但底板应平整、坚硬。
()4.上升前期是球刚从球台弹起的瞬间。
()5.在准备击球前,运动员首先要进行步法移动。
()6.拍型垂直应该与台面为90°。
()7.乒乓球运动员横板反手攻球技术,主要是运用前臂进行发力。
()8.乒乓球运动于19世纪末起源于美国。
()9.乒乓球项目的英文解释为+able +ennis。
()10.乒乓球传到亚洲首先是由中国最先普及这项运动。
()第四套题1.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项目一共设有3块金牌。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是容国团。
()3.乒乓球项目正式进入奥运会是在1984年。
()4.中国历史上乒乓球第一个女子世界冠军是邱钟惠。
()5.现任国际乒联主席为徐寅生。
()6.乒乓球世界锦标赛共有7项比赛项目。
()7.乒乓球运动由网球运动派生而来。
()8.现在乒乓球比赛,每局为11分制。
()9.1988年乒乓球第一次进入奥运会,中国获得了女子单打、男子双打两块金牌。
()10.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是最早的、规模最大的世界性乒乓球比赛。
()第五套题1. 1988年乒乓球第一次进入奥运会,中国获得了女子单打、男子双打两块金牌。
()2.徐寅生(中国)曾任国际乒联第五任主席。
()3.乒乓球比赛项目1988年首次进入奥运会。
()4.从2000年起乒乓球的球体直径从38毫米增至40毫米。
()5.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队包揽了乒乓项目的所有金牌。
()6.击球点是指球拍面触球的点。
()7.乒乓球的重量为2.07克,颜色为白色一种。
()8.比赛台面分为左右半区。
又称为左右1/2区。
()9.与执拍手同侧为正手,相反一侧为反手。
()10.正手快攻的特点是站位近、动作小、速度快、线路活、带有下旋。
()第六套题1.乒乓球击球路线分为右方斜线、中路直线和左方斜线三条基本球路。
()2击球的用力方向:来球比网低时,在向前用力时还要附加向下的力,使球不致于落网。
()3.拍型与台面的夹角大于90°,此拍型称作后仰。
()4.上升前期是球刚从球台弹起的瞬间。
()5.在准备击球前,运动员首先要进行步法移动。
()6.球的高点期是指球弹起达到最高点的阶段。
()7.乒乓球球台按远近可分为2个区。
()8.乒乓球比赛中,A运动员击球时出现连击,裁判员判对方运动员得一分。
()9.发球员在击球时,球应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
()10.在局于局之间,有不超过1分钟的休息时间。
()第七套题1.对方运动员或他穿戴的任何东两使球台移动,应判重发球。
()2.每局比赛中,只有决胜局交换方位时,可以用短暂的时间擦汗()3.比赛中对方运动员先用球拍击球,又用执拍手手腕以下部位击球,应判对方运动员失分()4.球一旦被抛起,发球员的不执拍手臂应立即从球和球网之间的空间移开。
()5.球发出后,在触及了球网装置后被接发球员阻挡,应判重发球。
()6.1局比赛中仅有1次暂停的机会。
()7.在一局比赛中,先得11分的一方为胜方,10平后,先多得2分的一方为胜方。
()8.乒乓球比赛时如果A选择“方位权”,那么A可自由选择方位,B只能先发球。
()9.发球时,接发球方未准备好,而球已发出,而且接发球员没有企图击球,此球应判重发()10.在一场比赛开始前2分钟,运动员有权在比赛球台上练习,正常间歇不能练习,只有裁判长有权延长特殊的练习时间。
()第八套题1.在一场比赛中,不允许更换球拍,除非球拍意外严重损坏到不能使用,得到裁判长的允()2.抽签选择发球权和方位次序时,当中签一方选择先发球,另一方就就要选择位。
()3.团体比赛,运动员可接受任何人的场外指导。
()4.乒乓球比赛双打决胜局中,当某一方先得6分时,接发球方应交换接发球次序。
()5.在乒乓球双打比赛中,先由甲1发球,乙1接发球,比分为4:4时,应该由乙1发球甲2接发球。
()6.在乒乓球比赛中,每得6分后,或决胜局交换方位时,有短暂的时间擦汗.()7.发球时球在离开不执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8.发球员须用手把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起,抛球时可以使球旋转。
()9.如果接发球员或接发球方未准备好时,球己发出,而且接发球员或接发球方没有企图击球。
应判发球员或发球方得分。
()10.一场比赛前,运动员可以在该球台练习,练习时间为2分钟,()第九套题1.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A将球发出时,接发球员未准备好并且没有企图击球,此球应重发球。
()2.在任何情况下,发现错误之前的所有得分均有效。
()3.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球时击球点明显在台面以下,此时裁判员应判重发球。
()4.乒乓球比赛对方回球时,无意中用执拍手的手背而不是球拍将球碰了过来,本方回球失误,本方应判失分。
()5.单淘汰比赛1号种子应该排在1号位。
()6.单淘汰比赛有31人参加,应该有1场轮空。
()7.循环赛中若运动员弃权,应在原来得分基础上减1分。
()8.在乒乓球比赛中,由于要纠正发球,接发球次序或方位错位时,裁判员应立即暂停比赛()9.循环赛两个人积分相同时,应该两个人胜者的名次在前。
()10.来球靠运动员本身用力挥拍击回的球叫发力击球。
()第十套题1.跨步步法主要运用于范围较大的来球。
()2.与执拍手同侧为反手,相反一侧为正手。
()3.球拍拍形是指拍面角度。
()4.击球时间具体可分为上升期、高点期、下降期3个时期。
()5.乒乓球正手近台快攻技术主要是靠大臂来进行发力。
()6.直板运动员正手近台快攻技术,应该由放在拍肩上的拇指向下用力,压住球拍。
()7.提高挥拍速是加快球速的重要因素。
()8.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使用的球拍必须一面为鲜红色,另一面为黑色。
()9.球拍的大小、形状和重量不限,但底板应平整、坚硬。
()10.球台的“端线”,包括端线两端的无线延长线。
()二、答案第一套题1.(-)(11分);2.(+);3.(-)(5分);4.(+);5.(+);6.(-)(1分钟);7.(+)8.(+);9.(+);10.(-)(直握和横握)第二套题1.(-)(白色或橙色);2.(+);3.(+);4.(-)(应判重发球);5.(+);6.(+);7.(+);8.(+);9.(+);10.(-)(不应分开,应越靠拢并紧越好) 第三套题1.(-)(生胶胶皮不属于);2.(+);3.(+);4.(+);5.(-)(要进行对来球的判断);6.(+);7.(+);8.(-)(英国);9.(+);10.(-)(日本) 第四套题1.(-)(4块);2.(+);3.(-)(1988年);4.(+);5.(-)(沙拉拉);6.(+);7.(+);8.(+);9.(+);10.(+)第五套题1.(+);2.(+);3.(+);4.(+);5.(-)(少男子单打);6.(-)(球拍触球所处于的空间位置);7.(-) (重量为2.7克,白色和橙色两种);8.(+);9.(+);10.(-)(带有上旋)第六套题1.(-)(还有右方直线、左方直线,共五条基本球路);2(-)(附加向上的力);3.(+);4.(+);5.(-)(先进行对来球的判断);6.(+);7(-)(3个);8(+);9。
(+);10(+)第七套题1.(-)(本方运动员得一分);2.(-)(或每打完6分球后);3.(+);4.(+);5(+);6.(-)(1场比赛);7(+);8(-)(B选择“发球权”可以决定是由自己先发球还是让A先发球);9.(+);10.(+)第八套题1.(+);2.(+);3.(+);4.(-)(5分);5(-)(应该由先由甲1发球,乙1接发球);6.(+);7.(+);8.(-)(不得使球旋转);9. (-)(应判重发球);10.(+)第九套题1.(+);2.(+);3.(-)(应判失1分);4(-)(只要没有“连击”,就应算作合法还击。
按照规则,只要是执拍手手中的球拍或执拍手的手腕以下部位(含手背、手指等触球均可);5.(+);6(+);7.(-)(弃权得0分);8.(+);9.(+);10.(+)第十套题1.(+);2.(-)(同侧为正手,相反为反手);3.(-)(是指击球时拍面所处的角度和方向)4.(-)(分为上升初期,上升期,高点期,下降初期,下降期五个时期);5.(-)(靠收小臂进行发力);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