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中药配方颗粒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2017年中药配方颗粒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2017年中药配方颗粒行业专题研究报告投资要点:●中药配方颗粒为饮片创新品种,引领中药产业现代化中药配方颗粒,俗称“免煎中药”,传承了中医传统的君、臣、佐、使和辨证论治、灵活加减的特点,符合传统中医学理论。

疗效上,大多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无明显差异,疗效确切可靠;制备过程中,配方颗粒生产标准化、监管全面化,产品质量稳定,是中药现代化发展趋势。

●创新品种+政策红利,市场参与者多方受益从消费者角度看,使用灵活、携带方便且易于服用,符合现代生活节奏;从医院/医生角度看,保留药品加成、不计入药占比,且销售费用率(20%-40%)高于传统饮片(5%-10%),医生更具开处方动力;从生产企业角度看,中药配方颗粒有助于饮片企业搭建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产业链越长,盈利能力越强。

以红日药业为例,配方颗粒业务毛利率78%左右,远高于中药饮片行业25%-35%的毛利率水平。

政策放开下,传统饮片替代进程有望加速,行业未来5年有望维持40%增速。

●需求端放开+医保推广,2020年市场有望突破400亿元我国配方颗粒市场呈现规模小、增速快的特点。

2016年国内市场规模104亿元左右,同比增速约30%,但在饮片市场的份额仅为6%,其主要原因是需求端受限于二级以上的中医院和未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医保覆盖。

相比日韩和台湾等地,配方颗粒市场占比约60%且均实现医保覆盖,我国配方颗粒市场提升空间巨大。

未来政策放开下,医保也将在全国逐步推进,预计2020年饮片市场占有率超10%,市场规模将超400亿元。

●政策放开是趋势,市场将呈现垄断竞争格局《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放开政策限制是必然趋势。

经过多年技术积累,试点企业生产配方颗粒工艺已成熟,品种储备均在500种以上。

相比生产工艺已趋成熟,大多试点企业市场仅覆盖少数省市地区,市场仍处拓展期,所以大多试点企业仍积极拓建产能,在政策逐步放开过程中,巩固市场地位。

此外,多家上市药企已开始布局中药配方颗粒,等待行业准入政策放开。

预计政策放开的同时行业门槛会提升,预计政策的放开不会导致大批企业涌入,提前布局,有产品储备和上下游布局的中药饮片企业有望获批准入资格,抢占政策先机。

●投资建议中药配方颗粒行业放开逐步推进,未来五年行业有望维持40%复合增速。

我们看好行业龙头企业红日药业(300026)、华润三九(000999)受益市场扩容,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看好已获批省内试点的康美药业(600518)和华通医药(002758),产品有望迅速占领省内市场,成长为区域性中药配方颗粒龙头;此外,看好积极布局中药配方颗粒的饮片企业香雪制药(300147),政策放开后,配方颗粒产品借助原有的中药饮片渠道实现快速放量。

风险提示:政策放开不达预期;医保推进不及预期;竞争加剧产品盈利下降。

目录1.中药配方颗粒创新品种,引领中药产业现代化 (6)1.1传承中医特色,弥补传统汤剂不足 (6)1.2中药配方颗粒生产标准化、监管全面化 (7)1.3组分与传统饮片无明显差异,临床疗效确切可靠 (7)2.海外传统市场趋稳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9)2.1日本为代表的传统市场趋于稳定 (9)2.2津村制药:加大中药现代化研究,积极备战欧美市场 (10)3.参与者多方受益,国内市场增速有望达40% (12)3.1创新品种+政策红利,市场参与者多方受益 (13)3.1.1医院/医生:保留药品加成+不计入药占比,增加医院收入 (13)3.1.2消费者:使用灵活+携带便利,适合现代生活节奏 (14)3.1.3生产企业:产业链延伸,提升盈利能力 (15)3.2需求端放开+医保推广,2020年400亿市场可期 (15)3.2.1生产和需求试点制度,行业处于萌芽期 (15)3.2.2 需求放开+医保范围扩大,2020年市场有望达400亿 (16)4.配方颗粒放开是趋势,市场将呈垄断竞争格局 (19)4.1政策由限制向质量监管转变,试点资质放开在即 (19)4.2试点企业加速圈地,后来者秣马厉兵 (20)5.投资策略与推荐标的 (23)5.1投资思路 (23)5.2重点推荐标的 (23)图目录图1:中药配方颗粒制备流程 (6)图2: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过程中严格的质量控制 (7)图3:菊花水煎与菊花配方颗粒红外指纹图谱对比 (8)图4:枸杞子水煎与枸杞子配方颗粒红外指纹图谱对比 (8)图5: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饮片临床疗效比较 (8)图6:四君子汤“单共煎”差异测量 (9)图7:四君子汤中各药味组方差异性研究 (9)图8:康仁堂全成分工艺流程 (9)图9:2006-2016年日本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及增速 (10)图10:日本国内配方颗粒市场集中度高 (10)图11:津村制药部分复方配方颗粒产品 (10)图12:近年来津村制药配方颗粒销售额及增速 (10)图13:津村制药销售额排名前十的配方颗粒产品种类 (11)图14:近年来中药材涨价导致成本上升 (11)图15:近年来中药材涨价导致成本上升 (11)图16:公司计划提高中药材原材料自给比例 (12)图17:针对医院市场、门诊和社区医院市场的销售策略不同 (12)图18:大建中汤(TU-100)美国临床试验进展 (12)图19:中药配方颗粒产品 (13)图20:配方颗粒市场参与者多方受益 (13)图21:药品在各个环节中的利润分配 (13)图22:我国门诊病人均次医药费用及药费占比 (14)图23:我国住院病人均医药费用及药费占比 (14)图24:中药配方颗粒使用便捷、易于携带,可媲美速溶咖啡 (14)图25:2015年部分上市公司中药饮片业务和配方颗粒业务毛利率比较 (15)图26:2011-2016年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及增速 (16)图27: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在饮片市场比重逐年增加 (16)图28:我国具备中医科室的医疗机构数量 (17)图29:配方颗粒陆续进入地方医保目录 (17)图30:中药饮片市场规模及增速 (18)图31:中成药市场规模及增速 (18)图32:配方颗粒市场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21)图33: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试点六大企业 (21)图34:2015年国内中药配方颗粒市场竞争格局 (21)表目录表1:传统饮片和配方颗粒比较 (6)表2:中药配方颗粒使用范围相关政策 (16)表3: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发展历程,政策逐步放开 (19)表4:六大中药配方颗粒试点企业布局 (22)表5:中药配方颗粒省级试点企业 (22)表6:国内部分A股市场企业积极布局中药配方颗粒 (23)表7:推荐公司盈利预测及评级 (26)1.中药配方颗粒创新品种,引领中药产业现代化1.1传承中医特色,弥补传统汤剂不足中药配方颗粒,俗称“免煎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优质中药饮片为原料,经过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粒、包装等生产工艺,加工制成的一种统一规格、统一剂量、统一质量标准的新型配方用药,目前已有700多个单味中药品种。

图1:中药配方颗粒制备流程资料来源:广东一方,渤海证券研究所中药饮片煎成汤剂费时,且煎煮过程需要掌握加水量、火候以及煎煮时间,不然容易出现糊药,有效成分不能充分煎取等现象。

此外由于服用量大,外出用药不方便;而中药配方颗粒不需煎煮、携带方便、服用安全,且有效成分含量可得到检测,更能适应现代生活节奏和临床需求。

此外,配方颗粒传承了中医传统的君、臣、佐、使和辨证论治、灵活加减的特点,符合传统中医学理论。

表1:传统饮片和配方颗粒比较对比指标传统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煎煮方法患者自己煎药,过程控制不规范有效成分最大化提取工艺质量控制药材的产地、种植、生产不规范,导致质量不稳定从源头起,严格检验,GMP规范生产,标准统一,质量稳定临床疗效常有药方疗效不灵现象大量临床验证及药理实验证实,大多疗效等于或优于传统饮片携带存储所占空间大,携带不便,易变质体积小,易携带,质量稳定服用方法自行煎煮后分次服用便于服用,即冲即服资料来源:渤海证券研究所整理1.2中药配方颗粒生产标准化、监管全面化相比传统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涉及整个生产环节,包括源头控制、过程控制以及最终产品质量检测。

上游原材料:原材料质量与产地、采收季节、加工方法和存储密切相关,配方颗粒生产企业通过分析产地对原材料质量的影响情况,最终确定药材的产地,直接规模化采购。

炮制控制:中药饮片加工企业众多,多采用地方炮制方法且不规范;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严格按照《中国药典》的方法规范炮制,确保饮片品质和疗效。

生产监控:企业按照GMP要求建立严格的质量体系,每种药品建立标准的生产工艺,同时加强生产过程监控,从而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均一和有效。

质量检查:产品进入市场之前,对产品水分、卫生学、杂质、性状等多个项目检查,包括重金属、微生物、农药残余等,完全保证药品质量安全。

企业对不同批次原材料和产品留样,保证药品质量具有可追溯性。

图2: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过程中严格的质量控制资料来源:天江药业,渤海证券研究所1.3组分与传统饮片无明显差异,临床疗效确切可靠从溶出成分上分析,单方中药配方颗粒的溶出组分与水煎溶出组分相似,无明显差别。

以康仁堂的菊花配方颗粒和枸杞子配方颗粒为例,红外指纹图谱数据显示,两种配方颗粒与其相应的中药饮片水煎溶出成分的相似度分别达到了94.84%和93.80%,说明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的有效成分无明显差异。

而相比传统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具备标准化,流程化,因此有效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更稳定,质量更可靠。

图3:菊花水煎与菊花配方颗粒红外指纹图谱对比图4:枸杞子水煎与枸杞子配方颗粒红外指纹图谱对比资料来源:康仁堂,渤海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康仁堂,渤海证券研究所从疗效上看,大多数的中药配方颗粒与饮片合煎的汤剂无明显差异或者优于传统汤药。

天江药业对银翘散颗粒治疗感冒的研究结果表明银翘散颗粒的临床疗效优于银翘散传统汤药,良附丸颗粒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与传统汤药疗效无明显差异。

图5: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饮片临床疗效比较资料来源:天江药业,渤海证券研究所近年来单煎与合煎的异同性研究成为行业关注的核心问题。

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单煎与合煎在指标成分上无明显差异,单煎与合煎的疗效基本一致,但少部分处方中合煎组分高于单煎组分。

康仁堂研究发现茯苓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导致“单共煎”差异问题。

汤剂共煎时候茯苓的溶媒是其他三味药的浸出液,而单煎的时候茯苓的溶媒是水,由于煎煮环境条件不一致,导致煎煮溶出物质不一样。

图6:四君子汤“单共煎”差异测量图7:四君子汤中各药味组方差异性研究资料来源:康仁堂,渤海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康仁堂,渤海证券研究所康仁堂通过开发全成分提取工艺,研究茯苓共煎环境,寻找和汤剂最接近的溶出环境,从而制得和汤剂最接近的配方颗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