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磨煤机润滑油站使用说明

磨煤机润滑油站使用说明

1.用途XYZ250-L立式稀油润滑站是为ZGM113G型中速辊式磨煤机用SXJ160型立式螺伞-行星减速机配套的专用润滑装置,用于润滑减速机中的齿轮和轴承,起到润滑、冷却和清洗的作用。

2.工作原理稀油站在正常工作时,电机螺杆泵将润滑油从磨煤机减速机下箱内吸出,送入加热器,经管路进入双室过滤器的一个滤筒,再沿管路进入冷却器,然后被送到各个润滑点,润滑油经过润滑部位后汇集于减速机下箱,再经电机螺杆泵吸出,如此循环往复,使润滑油在系统中循环,确保系统各部位的正常润滑。

3.结构特点XYZ250-L立式稀油站由电机螺杆泵、电加热器、双室过滤器、冷却器以及阀门、管道、仪表和底座等组成。

所有零部件均安装在底座上组成整体式结构,稀油站无自带油箱,减速机下箱体就作为稀油站的油箱。

各部分的结构特征如下:3.1电机三螺杆泵:立式,配双速电机,带安全阀。

驱动采用YD160M-8/4 V1型双速电动机,其功率为5.0/7.5kW,对应转速为720/1450 r/min。

若稀油站启动时油温<25℃时,先令电机720r/min运转,直到油温达到28℃时,再改用1450r/min运转。

油泵上装有对油泵和系统起过载保护作用的安全阀,阀的调节压力为0.63MPa,可保证安全运行。

3.2电加热器:带纵向折流。

纵向折流板将加热管分隔为三个区间,油和加热管间的相对流速增加,可避免因油流死角导致的油温过高区;加热管温度均衡减少了结炭现象;同时采用了能放尽空气的放气结构,保证油加热管温度最高的上部能浸入油液中;这些都提高了加热效率和延长了加热管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减少了顶罩部分的温升,并且油液不易氧化变质,延长了油液的使用寿命。

3.3双室过滤器:采用纵向导流和上下磁过滤结构,带三位六通换向阀。

油液由换向阀进入过滤器中部后,由导向套引入下部,先均匀地经过下部磁过滤装置并由下而上均衡地通过滤网,再同样均衡地流过上部磁过滤装置,最后经换向阀进入下一个循环装置。

这一循环过程中,各过滤装置均能均匀地受载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一面有利于提高通导能力,并增强各部分特别是高精度滤芯的滤油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滤芯的均匀阻污作用,使得在同样使用条件下可有效减少过滤器的压降,延长了过滤器的使用寿命。

在过滤筒滤网的下部和上部均有磁过滤装置,以吸附油液中的钢铁粉末,延缓高精度滤网的堵塞。

其换向阀可实现油液在双室过滤器中的左通、右通或双通。

在正常循环下,一个滤筒工作,另一个备用,当达到了规定的压差,即表明工作着的滤筒滤网堵塞了,此刻搬动换向阀手柄使油流改向,流往备用滤筒,可在不影响稀油站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清洗堵塞滤网以备用。

当换向阀手柄搬到中间“双通”位置,双筒同时工作,而且手柄在切换过程中可以不中断供油。

3.4冷却器:2管程列管式冷却器,浮头式结构,立式安装。

冷却介质为水时,应选用洁净淡水,选用海水或其他介质应在订货时说明。

开始工作时,应注意放尽冷却器和系统中的空气,先通入冷介质,再逐渐通入热介质,以达到热平衡,避免“过热现象”和热应力。

定期(一年左右)对冷却器进行清洗,去除油水垢,保证密封件完好,并进行密封性试验,1.8MPa 油压试验30min无泄漏。

3.5仪表:仪表直接安装于管道上,显示直观,连接管道短,反映系统参数灵敏且较准确。

4.技术参数工作介质:N320硫磷型极压工业齿轮油4.1双速电动机转速:720/1450 r/min额定功率:5.0/7.5 kW额定电压:380 V4.2油泵形式:立式三螺杆泵型号:SNS280R43UHJ92W21 公称流量:245±5 L/min工作油温:28~50 ℃安全阀额定工作压力:0.63 MPa在油温45℃下的轴功率:4.38 kW 4.3电加热器型号:JRQ-10/380额定功率;10 kW电压:380 V表面负荷:1.2 W/cm24.4双室过滤器型号:SLQ 05x25公称压力:1.0 MPa允许压差:0.1 MPa网孔距:0.037 mm过滤精度:0.025 mm4.5油冷却器冷却面积:12 m2油侧压力:1.0 MPa入口水温;20℃~33℃出口水温:24℃~37℃入口油温:50℃出口油温:≤45℃油流量:250 L/min水流量:250 L/min散热功率:≥57 kJ/Sec 5.控制数据5.1油温≤25℃时的操作,见下表:5.2油温>25℃时,操作方式为主控室进行自动程序控制。

循环方法为正常循环。

螺杆泵(≥28℃转速为1450r/min)将润滑油从磨煤机减速机下箱体中吸出,输入到电加热器;此时若温度≥30℃,电加热器不必加热,油经管道进入双室过滤器的一个滤筒,经过滤后再沿管道进入冷却器;若温度≥50℃,需打开冷却器的进出水阀门,对油液进行冷却;若油温≤40℃,可关闭冷却水。

油经过冷却器后被送入减速机各润滑点,然后汇集于减速机下箱体内,再经螺杆泵吸出,如此循环往复地连续工作。

5.3 当减速机下箱油温≤25℃时,低速开泵;当减速机下箱油温≥28℃时,高速开泵;当减速机下箱油温≤30℃时,开电加热器;当减速机下箱油温≥35℃时,关电加热器;当减速机下箱油温≥50℃时,开冷却水;当减速机下箱油温≤40℃时,关冷却水;当减速机推力瓦油池油温≤50℃时,启磨;当减速机推力瓦油池油温≥60℃时,报警;当减速机推力瓦油池油温≥70℃时,停减速机;当减速机进口油压≥0.130MPa时,启磨;当减速机进口油压≤0.105 0.11 MPa时,报警;当减速机进口油压≤0.100MPa时,停减速机;当过滤器前后压差≥0.1MPa时,报警;6.安装调试稀油站的调试应根据减速机润滑冷却要求的各种参数进行。

6.1 XYZ250-L型稀油站为整体式结构,其底座应平放于地面上,于基础之间用膨胀螺栓连接即可。

6.2所有管路和连接处必须紧固,尤其进油管要上紧,以防止空气进入油系统,有问题及时补救。

6.3该稀油站在制造厂已进行过性能试验,在现场安装时,只要将进出油口和进出水口的管道接通,再将螺杆泵和加热器的电源接上,并可靠接地,同时将电控系统的线路接好。

6.4螺杆泵随机配备的安全阀,只起偶然事故中短时间内保护泵本体不损坏,不能当作系统中的溢流阀或安全阀使用。

其开启压力出厂实验时已经确定,绝对不允许用户擅自调节。

6.5螺杆泵禁止干运转。

初次启动前应在泵体内注满要输送的油液。

6.6启动前打开所有进、出口管道上的阀。

6.7点动,检查电动机的旋转方向。

稀油站运转时,螺杆泵不允许反转。

6.8达到正常压力后,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有渗漏现象。

6.9稀油站开始启动时,若油温≤25℃时,应按照第五部分第1条的要求进行操作。

油温>25℃时,应按照第五部分第2条的要求进行操作。

6.10加热器必须在充满油时才能通电加热,以防加热管烧毁。

6.11若达到正常温度,先用手动按钮点动起动,同时打开过滤器、加热器和冷却器上部的放气阀,待放气阀出气后再流出油时,便拧紧放气阀。

6.12以上操作程序完成,稀油站即可投入试运转。

6.13若油温≥50℃时,先打开冷却水的排水阀,再逐渐开启冷却水的进水阀(切忌很快打开进水阀,以免大量水的流入使换热管表面产生一层导热性很差的“过冷层”,从而影响换热效果),冷却水开始流动,然后调整进排水阀的开启度,即通过调整水流量使出油温度维持在正常工作状态。

6.14注意冷却器油侧压力应大于水侧压力。

6.15过滤器前后管道上接有差压表和差压控制器。

当油温>10℃,操作进入自动程序控制,压差达到0.1MPa时,应转动换向阀手柄,使另一备用滤筒投入工作,及时将已工作过的滤筒内的滤网取出清洗,再回装,以备下次使用。

6.16在运行数据满足减速机启动要求之前,稀油站必须跑合至少15分钟,以保证所有的油室都注满油。

6.17在减速机停机之后,稀油站必须坚持运行,直到关键零部件都停下来为止。

7.维护保养7.1稀油站安装前应作好防潮、防热、防雨工作。

7.2安装时应轻放,以免损坏设备。

7.3稀油站正常运行时,应有专人管理、专人操作,严禁无关人员随意拧动手柄、手轮和揿压按钮等,以免发生事故。

7.4稀油站运行时应注意定时记录仪表上反映的温度、压力、压差等指示值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随后应及时处理和检修,并记录。

7.5与稀油站相关的各种仪表,应定期进行校正,保持仪表指示数值的正确可靠。

7.6过滤器前后压差达到0.1MPa 时,及时切换过滤器,将堵塞的滤筒滤网拆下,并及时清洗后回装。

清洗时将滤网放入清洗筒内,用清洗枪喷射,清洗液的流向应与滤网工作时的油液流向相反,同时打开清洗滤筒底部的旋塞,放尽积存在筒底的污油。

(推荐使用:上海浦东车辆厂生产的SP-1清洗机和湖南科技大学精细颗粒厂生产的CD-1清洗液,用户自备。

)7.7若发现系统压力与正常值相差较大时,应及时检查系统有无堵塞或其他故障,并及时排除故障。

7.8若油温超出正常工作油温时,应检查水量、进出水管道有无堵塞,冷却器是否结垢过厚,针对问题及时处理。

7.9只有符合要求的油才可以使用,不同生产厂家的混合油及新旧混合油均禁止使用。

7.10应定期化验润滑油的油质,如水分过多应检查冷却器是否内漏,使水压小于油压,或者重新胀管。

当油质老化时,应及时更换新油。

7.11冷却水最好使用软化水,以免结垢过快造成冷却水管堵塞,冷却器性能下降。

7.12稀油站的运行必须与主机联锁,只有当稀油站正常运行且供油压力和温度符合要求时,主机才能投入运行;若稀油站需停止运行,应先让主机停车,以免零件干摩擦造成设备损坏。

7.13若稀油站暂时不工作时,应始终注满油,每4个星期必须运行1小时。

7.14稀油站其他主要部件的维护保养详见有关使用说明书。

8.故障分析指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