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如何抓好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

浅谈如何抓好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

浅谈如何抓好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
教育科研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实践经验,探索教育规律。

作为基层学校的领导,应努力增强科研意识,通过课题研究,带动学校的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同时要正确引导教师走科研强师之路,正如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诲校长们时讲到“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一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一、要拓宽教育视野,增强科研意识
1、学校领导应做教科研工作的有心人。

作为一所学校的领头人----校长,应开拓视野,增强科研意识,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

有人说:“一个校长,不抓德育不称职,不抓教学不到位。

”这是对的,但还得加现在上一句:“不抓科研不清醒”。

教育科研可以为教育决策服务,校长能亲自参加教育科研,深入到教育科研领域,就是深入教育教学,深入教师,深入学生。

从这个角度上说,校长首先必须是研究者,然后才可能成为合格的领导者。

此外,校长视野开阔,参与科研可以更好地鼓舞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带动学校科研的整体发展。

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形成广泛、持久的教育科研活动,校长必须带好头和领好路,做出榜样。

2、引导教师正确认识教师成长与教育科研的关系。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满足于“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对教育科研认识不到位,加上有的教师不懂也不会搞教育科研,自然会产生不少模糊的认识。

因此,有必要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教育科研在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体会到投身于教育科研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会促进自身素质提高。

让教师懂得在当今信息社会里:一个不研究学生心理和行为,不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不探索教育规律的教师,是一个不完美的教师。

二、要认准科研方向,确立科研课题
课题是加速学校发展的催化剂。

如果没有课题,从眼前看,学校科研往往容易成为一句空谈;从长
远来看,学校往往难以形成特色。

选择课题的原则是:(1)课题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符合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2)课题要针对教育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3)课题要有科学性、可行性、指导性。

1、引导教师把科研的重点定位于解决教育教学的问题。

求实是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生命线,教育科研容不得“浮夸”、“泡沫”等现象,可要求教师把最烦恼的问题作为课题。

例如,班主任角色如何正确定位、心理偏差学生如何教育、严格管理与民主管理的“度”如何把握、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如何处理、怎样教学生学会学习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教育教学第一线中常常遇到的,是最具实际意义的。

作为学校领导者要引导教师做有心人,从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然后围绕问题去学习理论,再进行筛选,建立起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展开研究,积累资料与体会,并进行反思总结和形成规律,最终力求上升到理论。

2、结合校情,确定研究课题。

教育工作的核心是育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一切为了学生”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即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校的软硬件建设完全应为学生着想,一切要为学生服务。

“为了一切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宗旨,只有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才能培育一大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建设者。

“为了学生一切”是学校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业,又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各种技能,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的人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个一切”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贯彻了这“三个一切”的思想,就是把素质教育落实到了实处。

基于上述所提出的指导思想,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课题,通过实实在在地教改试验,解决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探索规律,形成特色,方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要强化科研活动,让教师在教科研中学会教育科研
由于历史原因,当前大多数教师的教育科研的能力还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对教育科研
的课题的设计、科研方法的选择、教育论文的撰写等方面还缺乏必要的认识,所以产生一些畏难情绪。

正如会游泳者无不是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一样,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也只有通过参与形式多样的科研活动才有可能不断的提高。

因此,要组织教师开展多种教育科研活动。

从活动的形式来看,可以有以下几种:
1、常规性活动。

就是建立教育科研常规性活动的机制,使教育科研活动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活动之一,引导教师在常规性活动中锤炼自己,学会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

目前我校在教育科研常规性活动中,组织教师开展“八个一”活动: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读一本教育理论著作,独立承担或参与研究一个小课题,上一节反映课改思想的研讨课,展示一项教学技能,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撰写一篇教后感,讲述一个教育叙事,发表一篇教育教学论文,以而引导教师在科研活动中不断提高认识,提升科研能力。

2、合作性活动。

以备课组、教研组为核心开展课题攻坚,以群体带动个体,集思广益充分发挥群体智慧解决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

目前,我校各教研组都在积极有序地开展课题研究。

3、反思性活动。

教育科研是一种思辨性活动,经常对教育科研中的问题和现象进行思考、分析是很重要的。

反思包括对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分析,透过现象挖掘出其中的本质,从而形成独到的见解;包括对自己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电动做法联系起来,进行归纳和提炼,形成规律,及时纠正偏差,使科研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运作。

在反思中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改革教育科研的决策。

我校德育处和心理咨询室开展的课题《初中生自信心培养的实验研究》,在课题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年的研究,取得了研究成果,经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结题评估,顺利通过了,在结题评估会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们高度评价了我校教师在此课题研究中所取的成果,尤其对课题组教师在研究中所提炼出的48篇文章及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给予充分的肯定。

四、教科研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我校创办至今仅仅十五年,教师队伍中以年轻人为主。

近几年来,由于学校对教科研工作的重视,
促进了这支年轻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在参加各级教师业务比武中,我们年轻教师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吴明霞老师参加2006年全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说课大赛获二等奖;陈榆、林英华老师在厦门市第一届中学课堂创新大赛中分获一、二等奖;在厦门市第二届中学课堂创新大赛中,我校徐晶老师荣获二等奖,郭秋旺、郑宝燕、黄丽萍获三等奖。

在厦门市思明区首届中学课堂创新大赛中,我校教师王东民获二等奖,黄珺获三等奖;在厦门市思明区中学第二届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大赛中,我校教师再创佳绩:陈容珍老师在语文科中独占鳌头,荣获一等奖(全区仅一名),苏小燕、曾新毅老师获数学科三等奖。

近三年,我校教师撰写论文在CN刊物上发表的有12篇,有9篇论文参加全国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获二、三等奖。

对于我们这样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学校来说,取得这些佳绩实属不易,得到了厦门市思明区教育局的高度赞扬。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学校开展实实在在的教科研所带来的结果,是教科研让我们的教师得到了发展!五、结束语
在全国上下呈现课程改革热潮的今天,学校要应对来自各方面激烈的竞争,学校领导者在学校建设方针中,要牢固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新观念,必须把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的素质作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战略举措,努力建设一支善教育、精教学、能科研的教师队伍,使学校走上持续发展之路。

让教育科研成为教师快速成长的助推器,凝聚教师人心,调动教师积极性的胶合剂,以促使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迅速提高,办学层次不断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