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近代中国科技落后之我见
中国曾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中国古代有不少影响深远的科学著作,有灿如群星的科学家,有令现代人叹为观止的工艺精品,更有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科技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为什么近代科技诞生在欧洲,而不是中国?为什么明末以后中国科技急剧地从先进变成落后?我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是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等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近代科技经济落后,归根结底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方面,闭关锁国政策与封建专制制度束缚科技继续发展
清朝后期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为了维护封建的统治制度防止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在政治上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闭关锁国的政策一方面遏制了西方资产阶级势力的入侵,保证了统治的稳定;另一方面压抑了先进科学技术的传入和先进思想的传播,造成了社会与统治的落后。

从根源上说,我国封建专制制度一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这种以农为本,限制商品经济发展的政策极大地阻碍了我国近代资本主义萌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而西欧各国都或主动、或被动地顺应历史潮流,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发展工商业,既增加了财富又大大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二经济方面,腐朽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科技的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

这种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形态,满足于一时的风调雨顺,自给自足,安于现状,绝少有改变传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精神,对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没有迫切的需求,因而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失去了最根本的原动力,只能在日益没落腐朽的封建制度的轨道上蹒跚而行。

三文化教育方面,儒家文化和封建奴化教育阻滞科技的发展
我国封建教育偏重于政治与伦理道德,轻自然科学。

封建教育是替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一种奴化教育,鄙视技艺。

“八股取士”的选官制度,其考试命题范围是以儒学为主的“四书五经”,培养、选拔出来的是“只读圣贤书,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奴才,而不是科学人材。

在这种氛围下也就根本不能产生有气魄创立新学说和新理论的科学家,科技发展也就失去了文化基础。

思想文化上的儒家文化氛围也束缚了科学的发展。

西方科学的发展往往都有一个较好的文化氛围,如文艺复兴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增加了理性和科学的意识,也就大大增强了这种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良好氛围,几次科技革命则更是科技史上的辉煌。

而中国是一个封建专制思想文化特别浓厚的国家,儒家文化氛围笼罩着一切,支配着一切,理学的唯心主义,使人们放弃科学的头脑,经学的独断像紧箍咒一样,造成了人们非科学的心态,形成了阻滞科学发展的巨大历史惰性。

四社会价值观导向方面,反功利主义的传统价值观制约着中国近代科技发展
科学界一般认为,功利主义是近代科学技术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必要社会条件。

中国的功利思想表现为对利禄、社会地位的追求,因而文人都热衷于人文、政治制度。

而西方人追求的是通过自身努力寻求个人发展、个人利益及与此相关的物质、精神价值,因而热衷于生产技术和科学。

我国的这种反功利主义思想与西方的功利思想反映了东西方两种价值观的巨大差异,影响着各自国家个人和社会价值取向与国家政策的制定,也就直接间接制约着自然科学家群体的发展壮大。

我国的这种传统价值观与社会环境形成了一种封闭的自我适应的系统,使科学技术在中国受到了窒息。

五社会动荡不安,方案了先进技术的进步
当代中国是指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也就是1840年到1949年,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
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清朝复辟等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在这一时期追求的是在政界可以取得社会地位而投身到政界。

而另一部分学者则选择去西方学习深造,因为西方不仅有稳定的社会秩序还有浓厚的技术氛围,适合先进的技术研究。

综合以上这几点,所以在近代中国的技术落后于西方,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状况有了极大地改善,我国涌现出一批先进人士,如“三钱”、诺贝尔理论物理学获得者华裔杨振明博士等。

世界上的很多人都相信,新的科技革命的中心不在欧洲不在美国硅谷而是在中国!21世纪中国将是世界科技的领头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