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营商环境调查问卷》

《营商环境调查问卷》

四川省房地产业协会营商环境调查问卷您好!非常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填写我们的调查问卷,此次问卷调查的目的是对四川省房地产行业营商环境进行调研,主要涉及企业(机构)投资经营中政策制订、政务服务、市场要素、法制保障和人文关怀等方面。

请您在认同的选项序号上涂黑或其他颜色(如果是纸质作答,打勾即可),感谢您的支持参与!注: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

对自愿署名的企业(机构)将严格保密。

第一部分企业(机构)概况1.贵公司(机构)所属行业:A.开发行业B.物业服务C.估价机构D.经纪机构2.贵公司(机构)创立时间:3.贵公司(机构)员工数量:A.50 人以下B.50-300C.300-1000D.1000-2000E.2000-10000F.10000 人以上4.贵公司(机构)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元人民币):5.贵公司(机构)近三年税收缴纳情况(元人民币):6.贵公司(机构)年近三年平均利润(元人民币)第二部分问卷内容一、政策环境1.您对政府政策透明度与稳定性方面的评价是:A.惠企政策发布渠道集中公开,通过政府相关网站等途径可以实时查询。

B.一些优惠政策透明度不高,政府引导不够。

C.政策透明度尚可,但连续性不够。

D.政策不够透明,政策在执行中难落实,效果打折扣。

2.政策出台时是否吸取企业意见:A.公布制订程序,召开企业座谈会等征询意见,并及时反馈。

B.通过行业协会、商会在企业中征求意见。

C.发布公告,征求意见。

D 没有通过任何方式征求意见。

3.您认为政府在重信守诺、依法履约方面做得如何?A.政府及相关部门能做到信守规则承诺。

B.一些政府部门为招商引资做出承诺,但引进后不兑现承诺或承诺打折扣。

C.轻视对引进企业和项目的后续服务,无法兑现招商引资时做出的承诺。

D.随领导变更或管理事项变化,任意改变做出承诺和协议。

4.政策发布过程中,政府或主管部门发布方式及解读情况:A.政府或主管部门及主流媒体多种渠道发布正文,并配套详细解读。

B.仅政府或部门网站发布,并配套解读。

C.仅公布文件,没有解读。

D.仅有文件主要内容摘要。

5.政策施行后意见收集和动态调整方面:A.政府或主管部门及时收集政策施行反馈,并适时修订。

B.政府或主管部门会收集政策施行反馈,并在一定时间后修订。

C.政府或主管部会收集政策施行反馈,但未见修订。

D.未见政府或主管部门及时收集政策施行反馈。

6.所在地对国家、省、市在扶持经济发展方面的财政扶持与资助政策落实情况(包括税收减免、产业发展资助、创新创业扶持、信贷风险补偿、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扶持等一系列政策)。

(1)如果您的企业从没有申请上述政策支持,原因是:A.不了解政策B.手续烦琐C.得益太少,对企业帮助不大D.其他(2)您的企业申请但没有得到支持的原因是:A.门槛高、企业条件不够B.有关部门没有明确答复C.信息渠道不畅,很难知悉具体内容D.资本市场发展不够完善E.其他。

(3)您是通过哪些渠道了解以上政策的:A.政府有关部门发布B.行业协会、商会等机构开会传达C.街道经济部门传达D.报刊电视介绍E.从政府网站查询F.从其他企业了解(4)您认为以上扶持企业政策在企业落实情况如何?A.好B.比较好C.一般D.不好二、政务环境1.近年来,您办理的各类许可经营(例如建设、规划、消防等许可证)效果如何?A.需盖章的环节减少,花费时间少。

B.需盖章的环节减少,但花费时间并没少。

C.拖延不办的情况增多。

D.没啥效果,还不如以前。

E.服务态度变好、服务质量提升。

2.您认为办理下列审批事项的便捷程度:(请您在认同的选项打勾或标识)3.您认为当地审批制度是否还存在下列现象?(可多选)A.当地审批部门工作人员业务不熟悉,政策拿不准、答复不清楚。

B.一些部门仍通过无上位法规定的备案等环节,强化部门职权。

C.政府部门间职责不清,对于当事人的申请相互推诿。

D.政务大厅功能流于受理形式,实质性办事环节仍要到各部门跑办。

E.行政审批还不能做到一次讲清告知,一次发清表格,一次收清材料,一次审清内容。

4.您认为当地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中心或便民服务中心)在方便企业(机构)办事创业方面的效果如何?A.效率提高,服务方便。

B.形式和程序上方便,效率提升不明显。

C.只是受理窗口,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前店后厂”管理模式,各项审批还要在职能部门逐级上报完成。

D.做到了制度上墙,但实际运行情况不尽人意,感觉变化不大,效果不明显。

5.您认为“行政审批权力取消和下放”的实际效果如何?A.非常好B.效果尚可C.有些效果D.没啥效果6.您获取政府投资信息的渠道和便捷程度如何?A.从政府部门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能够准确全面获取信息。

B.从政府网站等能够获取一些有用信息,但不便捷、不全面。

C.政府各部门网站众多,获取信息难度大,或申请信息公开时政府回应不顺畅。

D.各类申请、许可、减免、补贴等涉及企业利益的“有用”信息,还是得通过熟人关系或渠道等获取。

7.你认为当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可多选)A.采购审批程序和信息发布渠道不畅。

B.交易平台业务设施不齐备。

C.网上采购的实施运行效果一般。

D.招标文件对资质要求有些不合理。

E.采购过程中招标文件制作、专家评审、货物验收等环节需加强。

F.平台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态度一般。

8.您对服务型政府建设效果的认识:A.政府有服务意识,能够做到主动服务。

B.在一些方面有服务意识,但总体上还是重管控,轻服务。

C.服务意识差,服务素质不高,急需转变作风。

D.无任何服务意识。

9.您认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方面存在下列哪些问题:(可多选)A.依法行政意识不强、有法不依B.办事效率不高,少数执法人员素质偏低。

C.部分单位和人员利用职权吃拿卡要。

D.行政执法不公正、程序不规范。

E.一些执法机关专注罚款,存在以罚代管、只罚不管等现象。

F.执法中滥用自由裁量权。

三、市场环境1.自营改增之后,您所在企业的税费负担增加还是减少?A.税和费都有所降低。

B.税比以前少了,但行政事业性收费、社会保险、各类保证金名目繁多的费并没降低。

C.税比以前多了,费有所降低。

D.税和费都没有降低。

2.一年的税费占企业利润的大概比重:A.50%以上B.40-50%C.30-40%D.20-30%E.20%以下3.您所在企业在缴纳税费时的便利程度情况如何?A.操作简便,程序合理。

B.程序繁琐、耗时耗力,时间成本高。

C.存在吃拿卡要等现象。

D.服务意识和态度差。

4.您所在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A.国有银行B.地方性商业银行、信用社等C.民间借贷D.内部集资E.风险投资等F.证券融资5.您认为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可多选)A.银行的贷款手续太烦琐。

B.贷款利率和其他成本过高。

C.银行信用审查过严。

D.银行抵押品要求过高。

E.难以获得第三方担保。

F.融资渠道太狭窄。

G.缺乏民营中小银行。

H.直接上市融资条件不具备。

6.您认为企业人才型员工流失主要是哪些原因?A.工资待遇缺乏竞争力B.房价太高C.不能晋升职称,对职业前景有影响D.家属工作难解决E.企业管理不到位,不能做到人尽其才。

7.您认为企业在当地是否能够得到齐备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信息、能源等)保障?A.非常齐备。

B.比较齐备。

C.大部分是齐备的,有一些不齐备。

D.大部分不齐备。

8.您的企业是否有被强制下列行为或收费?(可多选)A.被强制购买指定商品、接受指定服务、指定工程单位。

B.被强制刊登广告和订购报刊、杂志、书籍、音像制品,或被强制接受有偿宣传。

C.被强制接受咨询、评估、检测等中介服务,并交纳费用。

D.被强制占用企业资金。

E.被强制为其他企业做担保。

F.被强制参加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团体,并交纳会费。

G.被强制参加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团体组织的会议、培训、展览、评比、表彰等活动,并交纳费用。

H.其他。

9.您认为四川省涉企收费存在下列哪些问题?(可多选)A.不了解涉企收费有目录清单。

B.缴纳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不在收费基金目录清单范围内。

C.不了解收费标准。

D.不了解收费程序。

E.收费但不提供正式票据。

10.您在接受当地中介机构服务过程中存在下列哪些问题?(可多选)A.必须要到执法部门指定的中介机构办理。

B.中介机构收费随意性大,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

C.中介机构业务开展不规范,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管和行业自律。

D.中介机构人员素质不高,职业操守比较差。

11.您认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如何加强?A.行业自律。

B.健全完善企业信用公示系统等信用公示平台建设。

C.完善失信人曝光和惩罚机制,让失信付出代价,并警示他人。

D.加强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社会氛围。

四、法制环境1.您认为当地在保护民营企业应该如何做?(可多选)A.制定保护知识产权的地方法规和各项政策。

B.健全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加快推进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

C.完善监管制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D.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增强企业知识产权意识。

2.您认为涉企收费项目较多、负担较重的因素突出集中在哪些环节?A.“五险一金”缴费基数大、费率高B.行政事业性收费多C.涉企政府性基金多D.行政审批前置服务项目收费多E.非法定资本金、保证金控管增大资金成本3.当企业(机构)权益受到侵害时,您向有关部门投诉的情况如何?A.投诉过,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

B.投诉过,受理了但没有得到解决,也没有给出解决时限。

C.投诉过,但未被受理。

D.未投诉过,不了解投诉渠道。

4.您与其他市场主体发生经济纠纷时的解决方式:A.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B.找相关领导出面解决。

C.向信访机关反映。

D.向新闻媒体反映。

E.自行解决。

F.通过熟人关系解决。

5.您认为在当地投资经营,合法权益是否能得到有效保护?A.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B.一般情况能够得到保护。

C.不太能够得到保护。

D.不能得到保护。

6.您认为我们社会距离“依法办企”的法治环境还有多远?A.各级政府及部门向社会公开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已营造出良好的法治环境。

B.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能够做到严格执纪监督,各种寻租行为得到有效扼制。

C.在办理项目审批、各类许可时经常要托人,那些规范和程序形同虚设。

D.比较悲观,还有比较远的距离。

五、人文环境1.请对当地政府营造“尊商、重商”的社会氛围进行评价:A.政府主导力量强,全社会协同度高,有良好的“尊商、重商”氛围。

B.政府有意愿,但其他各界对“尊商、重商”氛围的营造重视不够。

C.政府意愿和主导力量都不足,其他各界重视程度不一,整体氛围较差。

D.整个社会“尊商、重商”氛围尚待形成。

2.当地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待遇,是否得到党委、政府的充分信任?A.多数思想觉悟高、企业贡献大、社会责任感强、公众形象好的企业家有良好的政治待遇,并得到了充分信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