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培训内容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有关规定
一、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指:
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 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紧急避险及压风自救系统的有关规定:
第三节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有关规定
2、突出危险区域掘进工作面:自巷道回风口开始,每隔50米设 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自救袋个数不少于五个,靠近工作面 25—40m范围内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自救袋个数不少于15个, 并且随工作面掘进及时往前移动。
第四节
避灾自救
护:就是因事故造成自己所在地点的有毒气体浓度增高, 可能危及我员生命安全时,要及时进行个我安全防护或佩带使 用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案例:2005年11月27日, 黑龙江省龙煤集团公司东风煤矿发生了瓦斯爆炸事故,事后据 幸存矿工李某回忆,爆炸发生后,“有刺激性气味涌过来,四 肢开始感到酸软”,幸好身上带了毛巾,他急忙把毛巾弄湿, 捂住口鼻,冲出灾区,死里逃生。因为及时利用一条毛巾,避 免吸入有毒有害气体,挽救了自己的生命。
第四节
避灾自救
三、井下发生火灾事故时如何避灾自救? 在井下无论任何人员发现烟雾或明火,都必须向现场领导人报 告,立即组织抢救,并尽快判明事故性质、地点及火灾程度, 蔓延方向等情况,迅速向调度室报告。 抢救时,应事先切断灾区内的电源,并迅速通知或协助撤出受 灾变影响区域内的人员。
第四节
避灾自救
如果火势不大,应根据现场条件立即直接灭火。如果火势迅猛, 火灾范围大,现场人员无力抢救时,则应迅速撤出灾区人员。 在避灾自救撤离时,要佩戴好自救器,如果巷道内充满烟雾, 也决不要惊慌失措,四散乱跑,要迅速辩认出发火地区和风流 方向,然后沉着地俯身摸着铁道或管路有秩序地撤出灾区。如 果实在无法撤出,就要尽快地在附近峒室暂躲避,并把峒室入 口的门关闭,隔断风流,防止有毒有害气体侵入,并敲打呼救 信号。所有避灾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纪律,听从避灾领导人的 指挥。
第二节
应急救援有关规定
二、我公司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有: ⑴瓦斯、煤尘爆炸 ⑵触电事故 ⑶矿井火灾 ⑷矿井大范围停风 ⑸矿井提升运输 ⑹矿井大范围停电 ⑺矿井水灾 ⑻顶板事故
第二节
应急救援有关规定
三、应急组织体系: 为加强应急救援工作领导,提高应急救援队伍整体作战能力,矿建立 从上至下的严密应急组织体系。 1、以公司经理为组长,各线副经理为副组长的应急救援指挥部为应急 救援决策层,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2、以总工程师为组长,安全管理部主任工程师、各线副总为主要成员 的技术组,为应急救援指挥部提供技术支持,协助制定应急抢险救灾方案。 3、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应急工作需要,分别成立现场指挥组;应 急救护组;治安保障组;通讯与交通保障组;财力、物资保障组;医疗保 障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组等专业小组,明确各小组组长、副组长及 相关成员职责,全力以赴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第四节
避灾自救
如独头巷道起火,人员一旦被堵在工作面而无法撤退时,应在 保证安全的条件下迅速拆除引燃风筒,在不引起冒顶的前提下 拆除部分木架及其它可燃物,切断火源蔓延的通路。同时,要 根据火灾的大小、发生地点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地点,利用现 场的风筒、支架及其他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工具,迅速构筑 临时避难峒室,并严加封堵,防止烟雾及有害有毒气体侵入。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在独头工作面与火源之间,建立多道 内有压风墙,而且留做避难的空间越大越好。如果巷道内压风 管路,应打开压风管的阀门或拆开管路,放出压缩空气供呼吸 之用。如果有输水管路,可利用水管改善避难条件。
第二节
应急救援有关规定
四、 为加强对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公司成立生产安全事 故及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由公司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各战线副经理担任。成员 由各线副总工程师、调度室主任、各专业科室科长、机电科、 通风区、保卫科科长、物管科科长和医院院长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公司调度室。
第三节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有关规定
复习题:(1分钟) 1、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指那些? 2、压风自救的安装原则是什么? 本节小结: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学员们熟悉、掌握了煤矿 井下安全避险方面的有关规定,进而丰富了他们的业务知识。 (1分钟)
第四节
避灾自救
一、什么叫避灾自救?避灾自救应遵守哪些原则? 避灾自救,就是当井下发生意外灾变时,在灾区或受灾区 影响的区域内的每个工作我员进行避灾和保护自己的方法。 避灾自救应遵守“灭、护、撤、躲、报”五原则: 灭: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将事 故消灭在初期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 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第四节
避灾自救
3、报告内容: 要汇报事故的性质、发生点、事故影响范围、现场作业人 员伤亡情况以及抢救、撤离的措施和方法等。 4、报告方法: 要沉着冷静,不要慌乱,尽量把话说清楚。不要撒谎,要如 实报告灾情,不清楚的就报告说“不清楚”,回到现场了解清 楚后或按领导指令了解某一情况后,再次向矿调度室报告。
第三节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有关规定
一、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指:
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 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紧急避险及压风自救系统的有关规定:
第三节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有关规定
二、煤矿井下安全三级紧急避险系统分类 第一级:以个人防护为重点,配备自救器、便携式瓦检仪或 报警矿灯等防护装备,为灾变发生后人员快速脱离灾害影响范 围或到达安全避灾地点提供支持。 第二级:在工作面附近和局部区域设置可移动式避难舱或建 设临时避难硐室,配备一定数量的食物、饮水和供氧系统,使 遇险人员能就近快速进入安全环境紧急避险。
第一节
应急避险基本知识
二、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目的:为了预防和 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 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 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第一节
应急避险基本知识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有关规定 1 、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 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2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 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
第二节
应急救援有关规定
五、信息报告与处置
1、公司24小时应急值守接警电话 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24小时应急值守接警电话号码 为:23503 。
第二节
应急救援有关规定
2、处置措施 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突发事件,现场人员要立即开展自救和互救, 并立即向公司调度室(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调度室接到报 告后,立即通知公司值班人员和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到调度室报 到,研究制定抢险救援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由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决定启动公司一级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实施抢险救援,防止事故扩 大。同时向集团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总调度室)汇报。单位 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冀东 分局)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第四节
避灾自救
二、什么叫避灾路线?其特点是什么? 井下发生各类事故时的安全撤退路线叫避灾路线 根据《规程》规定,每一矿井都必须有“井下避灾路线图”, 并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在井下各巷道和巷道交叉口处都有 醒目的安全标志牌。 因发生的事故性质不同,其避灾路线也不同。 例如: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应逆风撤退到新鲜风流的巷 道中。发生水灾事故时,就要向高处出口的路线撤退。发生冒 顶事故时,应从冒顶处向两侧撤退等。
应急避险基本知识
一、突发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 应急处 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 社会安全事件。 (对此问题采用讲授法进行仔细讲解,直到学员听懂、听明白。另 外,提问:你所了解的突发事件有哪些?通过回答此问题,可以加 深对突发事件的理解。)
第三节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有关规定
3、突出危险区域采煤工作面:风巷距采面上出口25—40m范围 内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袋;机巷在采面下出口以外50—100m放炮 地点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袋,以上两处压风自救袋的数量分别按 工作面最多工作人数及公司相关要求确定。
第三节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有关规定
4、工作面回风巷道的皮带机头、绞车等固定的有人工作地点, 专用回风巷维修巷道施工地点,应安设压风自救装置。 5、压风自救袋的安装高度为1.4m -1.6m,开关位置便于操作, 便于现场人员自救应用。
应急救援培训教案
编制单位:应急管理办公室
应急救援培训内容
第一节 应急避险基本知识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应急救援有关规定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有关规定 避灾自救
第一节
应急避险基本知识
本节重点:《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有关规定
本节难点:什么是突发事件 教学目标:让学员熟悉、掌握应急避险方面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第四节
避灾自救
撤: 就是当灾区现场不具备抢救事故的条件,又危及人员生命 安全时,要以最快速度,选择最近的避灾路线撤离灾区,到达 安全地点或地面。在撤离时,要听从班组长或有经验的老工人 的指挥,禁止狂奔乱叫。 躲: 就是在短时间内无法安全撤离灾区时,要迅速进入躲避峒 室或其它安全地点,也可利用现场的设施和材料构筑临时避难 峒室,暂时躲避,等待救援。
第一节
应急避险基本知识
3、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 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 法承担民事责任。 4、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节
应急避险基本知识
5、事故分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 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 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板书)其中,特别重大事故应急 响应由国务院、国家安监总局或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省 应急救援指挥部启动本预案全力以赴组织和配合救援工作,并 及时向上级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 重大事故应急响应行动由 省政府和省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实施。较大及一般事故应急响应 行动由省辖市政府或省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