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模拟卷11 对照实验是生物科学探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之一,设置对照实验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下列关于对照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作为对照的常温组也要用卡诺氏液处理B.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C. “探究血浆维持PH相对稳定”的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都作为对照组D. 沃泰默探究狗胰液分泌调节的实验中,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能起对照作用【答案】B2 为了研究棉花光合作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棉花植株在黑暗中单位时间内氧气的消耗量以及光照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氧气的释放量,结果如右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测氧气释放量的实验中光照强度及初始C02浓度应保持一致B. 30℃时,棉花植株的总光合作用速率是呼吸作用速率的两倍C. 40℃时,棉花叶肉细胞仍需从环境中吸收CO:用于光合作用D. 20℃时,棉花叶肉细胞线粒体中合成ATP的量比叶绿体更多【答案】D3 预防接种是把人工处理的病菌、病毒等疫苗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的医学技术。
一次免疫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不会全部用完,因此检查血液中是否存在某种抗体,便可确定一个人是否进行过接种或受到某种病原体的侵袭。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预防接种不是人体获得针对某种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唯一途径B. 接种后受到相应病原体侵袭时,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C. 肺结核患者只通过抗体的作用就能迅速清除入侵的病原体,恢复健康D. 人体内存在着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它们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并且分泌【答案】A4. 细菌紫膜质是一种膜蛋白,ATP合成酶能将H+势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科学家分别将细菌紫膜质和ATP合成酶重组到脂质体(一种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人工膜)上,在光照条件下,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甲图中H+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 ATP合成酶不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C. ATP合成酶既具有催化作用也具有运输作用D. 破坏跨膜H+浓度梯度对ATP的合成无影响【答案】D5 下图为酶促反应曲线,Km表示反应速率为1/2Vmax时的底物浓度。
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性结合酶的活性部位;非竞争性抑制剂可与酶的非活性部位不可逆性结合,从而使酶的活性部位功能丧失。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Km值越大,酶与底物亲和力越高B. 加入竞争性抑制剂,Km值增大C. 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Vmax降低D. 非竞争性抑制剂破坏酶的空间结构【答案】A6 控制玉米植株颜色的基因G(紫色)和g(绿色)位于6号染色体上。
经X射线照射的纯种紫株玉米与绿株玉米杂交,F1出现极少数绿株。
为确定绿株的出现是由于G基因突变还是G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可行的研究方法是A. 用该绿株与纯合紫株杂交,观察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B. 用该绿株与杂合紫株杂交,观察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C. 选择该绿株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对染色体观察分析D. 提取该绿株的DNA,根据PCR能否扩增出g基因进行判断【答案】C7 相对野生型红眼果蝇而言,白眼、朱红眼、樱桃色眼均为隐性突变性状,基因均位于X 染色体上。
为判断三种影响眼色的突变是否为染色体同一位点的基因突变,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实验一:白眼♀蝇×樱桃色眼♂蝇→樱桃色眼♀蝇:白眼♂蝇=1:1实验二:白眼♀蝇×朱红眼♂蝇→红眼♀蝇:白眼♂蝇=1:1A. 白眼与樱桃色眼是同一基因的不同突变B. 由实验一可知樱桃色眼对白眼为隐性C. 控制四种眼色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D. 眼色基因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答案】A8 去甲肾上腺素既是肾上腺分泌的激素,也是某些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
这种递质可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也可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神经元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参与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B. 神经元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C. 去甲肾上腺素抑制神经元继续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属于反馈调节D. 去甲肾上腺素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中作为信息分子发挥作用【答案】B6. 下列各项实验中所用的试剂,作用相同的是A. “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蒸馏水的作用B.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酒精的作用C.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中,CuSO4的作用D.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盐酸的作用【答案】D8.(【全国百强校】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油料种子萌发时,脂肪水解生成脂肪酸和甘油,然后在多种酶的催化下形成葡萄糖,最后转变成蔗糖,并转运至胚轴供给胚生长和发育(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由脂肪储存能量不利于胚的生长和发育B. 琥珀酸在线粒体内转变为苹果酸的过程形成了大量ATPC. 油料种子萌发初期(真叶长出之前),干重先增加,后减少D. 1分子蔗糖由2分子葡萄糖组成【答案】C5.美国白蛾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对农作物、果树等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科学家利用核型多角体病毒(NPV)防治该害虫。
下列有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a→b年间美国白蛾种群增长率逐渐增大B.美国白蛾的引入会使当地生物多样性增加C.c年后,美国白蛾种群的基因库组成与b年时相同D.从进化的角度看,c年后美国白蛾和NPV发生了共同进化解析:选D7. 光照强度对阴生植物芒萁的叶绿素含量具有一定影响。
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弱,叶绿素含量越高。
(1)叶绿素存在于芒萁细胞的具体部位是_____________,弱光下芒萁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高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色素含量基本一致的芒萁,光合作用强度却有较大差异,说明_______________。
(3)若要研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你的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
【答案】(1). 类囊体薄膜(2). 提高对光的吸收和转化能力(提高光合速率),以适应弱光(阴生)环境(3). 光合作用强度受多种因素影响(4). 选择长势相同的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进行测定9 美国三位遗传学家因为发现了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而获得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正常的昼夜节律行为有利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褪黑素是参与动物节律行为调节的重要激素之一,在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由松果体合成分泌,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回答下列问题:(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____调节网络是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褪黑素的合成分泌与日照周期同步。
实验发现持续光照可造成小鼠松果体重量减轻,细胞缩小,而人为致盲小鼠的松果体细胞内的褪黑素合成酶的活性增强。
请推测一昼夜中,人体内的褪黑素分泌量变化规律是________。
(3)正常情况下,婴儿每天的睡眠时间长于老年人,睡眠质量也高于老年人。
可见,人体内的褪黑素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____(填“增多”、“减少”或“保持不变”)。
(4)通过实验发现,切除雌鼠松果体后,卵巢会增生变肥大,而注射褪黑素则会使卵巢重量减轻,据此可以判断褪黑素能____(填“促进”或“抑制”)性腺发育,原因可能是褪黑素作用于下丘脑,进而引起垂体分泌的____激素减少所致。
【答案】(1). 神经—体液—免疫(2). 白天分泌较少,夜间分泌较多(3). 减少(4). 抑制(5). 促性腺10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着一类以甾类化合物为骨架的激素—一油菜素内酯(BR)。
BR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BR之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五大类植物激素,如能促进种子萌发的____(激素名称)。
(2)用BR处理油菜幼茎节间,引起该部位显著伸长且细胞数目增多,节间膨大甚至开裂,这说明BR具有________的功能。
(3)为研究BR在不同器官向性生长中的作用,科研人员用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的油菜幼苗进行实验,三组幼苗均水平放置,其中一组野生型幼苗施加外源BR,另外两组不施加,测定0—14 h内三组幼苗胚轴和主根的弯曲度,结果如右图所示。
分析实验结果可知,主根和胚轴弯曲的方向____(填“相同”或“相反”)。
施加外源BR的野生型幼苗的胚轴、主根在____h时就可达到最大弯曲度,而BR合成缺陷突变体的最大弯曲度形成的时间较其他两组延迟,说明________。
【答案】(1). 赤霉素(2). 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3). 相反(4). 4 (5). BR 促进胚轴和主根的向性(弯曲)生长11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称为伴性遗传;常染色体的基因受到性激素的影响,在不同性别中表达不同,称为从性遗传。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l)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X。
Y染色体既有同源区段(基因同时存在于X。
Y染色体上),也有非同源区段(基因只存在于X或Y染色体上)。
果蝇的刚毛(A)对截毛(a)为显性。
若实验室有纯合的刚毛与截毛雌雄果蝇(XAY。
XaY均视为纯合),请设计一次杂交实验,判断A。
a这对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还是位于X。
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
____。
(2)鹌鹑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羽毛颜色栗色(B)对白色(b)为显性。
一只白羽雄鹌鹑与一只纯合栗羽雌鹌鹑交配,产生的F1中雄性全为栗羽,雌性全为白羽。
有人认为这是伴性遗传,B。
b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是从性遗传,基因型为Bb的个体雄性表现为栗羽,雌性表现为白羽。
请利用F1设计最简便的杂交实验予以证明,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
________。
【答案】(1). 用纯合的截毛雌果蝇与刚毛雄果蝇杂交,观察并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
如果子代雌雄果蝇都是刚毛,则A、a这对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如果子代雌果蝇都是刚毛,雄果蝇都是截毛,则A、a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2). 用F1的雌雄鹌鹑相互交配,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若子代(无论雌雄)都表现为栗羽︰白羽=1︰1,则证明A、a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若子代雄鹌鹑表现为栗羽︰白羽=3︰1,雌鹌鹑表现为栗羽︰白羽=1︰3(或“子代表现为栗羽雄鹌鹑︰白羽雄鹌鹑︰栗羽雌鹌鹑︰白羽雌鹌鹑=3︰1︰1︰3”),则证明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3.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CryIAC基因编码一种蛋白质,该蛋白可杀死鳞翅目昆虫。